第3章 解惑

作品:《无限回档:从黑店开始修仙

    “无妨,你既然敢说实话,便是信得过老夫,现如今蟠龙寨已被边军端了,周边的匪患应至少会消停个几年,你俩以后谋个营生好好活着吧,千万别再干那生孩子没屁眼的事儿,否则迟早得送命。”


    周顺原先还想看看他能瞒到什么时候。


    要是走到住处他俩还不肯说实话,自己一定会抽刀杀人的,村子上下几百口人的安危可不是小事。


    现在他俩自己先承认了,这反倒让周顺觉得对方诚实,是真心想改过的,那股杀心便收了起来。


    “多谢周老爷子提醒。”秦寿嘴上敷衍一句,沉默片刻后继续说道:“不过,在下还有个问题,不知周老爷子可否为我解惑。”


    穿越大半天以来,他心里着实藏了不少疑问,必须找人问清楚。


    “你说吧。”


    “今日巳时,边军打上山寨,那为首的小将军单人单骑破寨门,宛如天神下凡一般,您以前在军中待过,可知这世间真有如此可怕的功夫?”


    “哈哈哈……”


    见秦寿一脸好奇,周顺不禁抚须大笑,就像看傻子似的。


    “呃,您为何发笑?”


    周顺笑了半天才收住笑意,随即解释道:“秦小哥,你有所不知,此次奉命剿匪的乃是镇南卫所边军,领头的小将是北地雍州大营副指挥使于横的第三子。”


    “名叫于铮,天赋上佳,年纪轻轻便已至练气九重,但他在军中可排不上号,我大吕朝南方地区一直以来都比较安定,战事不多,所以高手也不多。”


    “你要是真有机会去北方看看就知道了,尤其是在北地边军之中,高手如云,就拿他爹副指挥使于横来说,今年四十有三,已修至筑基九重大圆满,差一步便可入结丹境,一旦迈过那道坎,此人在战场上便真如那天神下凡一般……”


    随着周顺的叙述,这方世界的修炼体系也慢慢展现在秦寿面前。


    据他所说,这方世界的修炼体系与传统意义上的修仙差了很多。


    境界由下至上分为:练气、筑基、结丹、元婴、化神、大乘,还有大乘之上传说中的元仙境,加起来一共七个境界。


    只不过并没传统玄幻修仙世界所描述的高阶修行者能搬山填海那么离谱,也没什么灵石之类的东西,除了元仙境,大部分境界的能力其实都比较合理。


    而如今天下的修练者大致可分三类。


    一种是单纯的以武入道,如军中世家于横于家,便是家传内劲《大游龙诀》,到化神境都有明确修行路径,只要天赋足够,苦修上百年入化神不是不可能的事。


    另一种便是文武双修,先读书修身,淬炼气神,而炼精锻体次之。


    这种方式比武学入道更轻松,突破瓶颈却比以武入道难上不少,但胜在起步极快,加上大吕朝廷规定三品官员往上必须修行,修为至少得至练气六重才行,否则功劳再大,也不可担任一州主官,所以立志以文治天下的人都会选择这条路。


    而大吕朝每任皇帝,最少也是结丹境修士,不管皇帝是不是靠丹药和修炼捷径堆上去的,修为必须跨过结丹境,否则连继承皇位的资格都没有。


    还有最后一种,便是在野的修士,其中分为江湖人与隐士。


    江湖三教九流门派众多,人也多,但人员质量参差不齐,百年内能出个化神境都算烧高香了,与朝廷那样高端战力永远维持十位化神境,一两位大乘境的根本比不了一点。


    至于隐士,那更是稀罕物,他们大多出身世家大族,不爱凡俗纷争,因某些原因选择避世隐居。


    就如眼前这位周顺一般,他原本是北地三品九原卫指挥使,勋位定远将军,在与夷狄高手作战的过程中失手重伤,丹田气海被对方绞烂,一身筑基大圆满修为尽废,不得已从前线退下来,之后又因各种阴私纷争,搞得连祖宅都回不了,被迫跑到遥远的三衢县当个村官隐居。


    如今还有没有练气三重的实力都不太好说,更别提什么筑基大圆满了。


    而修炼功法,则分为内功,外功两大类。


    内功是一切的基础,类似真我教《金枪密录》、于家《大游龙诀》、周家《青华经》等等,都能让人修出真气,至于功法好坏,资质好坏,决定了修炼者的上下限。


    而外功类似招式,那就很多了,大吕朝基本不禁外功,反正普通人没内功打基础,外功招式再强,再厉害,也无法对筑基之上的高手产生威胁,金丹境以上甚至能凭借雄浑的真气短距离飞行,身若洪钟,金铁难伤,跟普通人完全就是两个物种。


    以上便是秦寿从周顺处所知整个大吕朝修炼体系的基本情况。


    不过以大吕朝五千多万的庞大人口来看,在册修士也仅有不到万人而已,即使加上各种不在册的,估计连五千分之一的不到,这里面甚至还包含了刚修出一丝真气的家伙,可见修行之道有多难,传承有多隐私。


    按大吕普通人的见识,基本一辈子都见不到一个修士,难怪在原主当土匪那七八年的记忆中,蟠龙寨里人来人往,没个一万也有七八千人了,这么庞大的土匪群中甚至连个能运气的家伙都没有。


    号称搬山仙君的山寨头目王衍也只是个寻常武夫罢了,甚至还不如徐尧呢。


    “……哎,往事不提也罢,老夫此生早已无怨无悔,只想在这地方颐养天年,顺带还能让莲花岙村民吃得上一口饱饭,那就足够了。”


    周顺神情颇为洒脱。


    他虽然把这一路的列刀光剑影说得颇为隐晦。


    但在秦寿看来,对方似乎是对如今的朝廷心灰意冷了。


    好在这一百一十两的赌博,已经超额换到了自己所需的基本信息。


    至于开局山贼,扯旗造反这种愚蠢的想法早已被他死死摁在了心底最深处。


    真想造反,那也得修到大乘境再说吧,要知道这大吕朝开国皇帝特么就是大乘境圆满……


    “呃,那您可曾听过至圣仙师和《金枪密录》……”


    “嗯?你是怎么知道的!?”


    秦寿还没说完便被周顺颇为严肃地打断了。


    “这事儿还得从几日前说起……大当家的便是死在了那女人手上。”


    秦寿见他这么认真,便把一切的情况事无巨细告诉了他。


    周顺皱了皱眉,冷哼道:“哼,什么狗屁至圣仙师,区区真我教余孽而已,不足为惧,而你所说的那本《金枪密录》,乃是真我教蛊惑人心所写的功法,大吕朝廷三百年多年前就禁了,只因这门功法的修行方式有违天和,你看那王衍不就因此命丧九泉了吗!?”


    “原来如此,好在大当家已经死了,他修的那本功法也下落不明,否则还真不知道要惹出多大的祸事来。”


    秦寿闻言点点头,顺着他的话说道。


    他已经获得了怀中功法的基本信息,这也算额外收获。


    说着三人便又来到了那间还算干净的民房中,床铺被褥齐全,桌上已经放了些地瓜粥咸菜之类的吃食,正冒着热气。


    “到了,今晚你俩就在这栋屋子里对付一晚吧,明天早些走。”


    这位名叫秦寿的年轻人让周顺有些许好感,虽然知道他俩是逃出来的土匪,但心里却并不在意。


    毕竟这年头走投无路被逼上山落草的人并不少,可不管怎么说,留人一晚也已经仁至义尽了。


    “没问题!我这有十两银子,您收好!”


    秦寿点点头,从怀中掏了块银子递过去。


    “不用了,粗茶淡饭,值不了几个钱。”


    周顺摆摆手。


    “那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秦寿见此只能把钱塞回怀中,然后感激地抱了抱拳。


    随后坐下拿起碗筷大快朵颐,他俩走了大半天山路确实饿极了,一大盆地瓜粥肉眼可见地消失在嘴里。


    周顺看这两人狼吞虎咽的样子,开口问道:“够不够吃?不够的话,我让人再做一些。”


    “够了够了!”


    有腌咸菜就地瓜粥下肚,秦寿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随即抹了抹嘴唇,站起身来一躬到底,看他行礼,身边的徐尧也夯夯地站起来行了个礼。


    “起来吧,左右不过一顿饭而已。”周顺笑着将两人扶起,开口问道:“对了,你们是三衢县本地人吗?”


    “并不是,我俩在山上待了六七年,估摸着原籍官府处的户籍都消了,怕是回不去了……”


    秦寿无奈道。


    “那便有些麻烦了,嗯……”周顺想了片刻,才开口说道:“老夫与三衢县典史王坤有些交情,今晚写封信,你俩带着,将来去县城找衙门买个户籍罢了,不过可能要些银钱疏通疏通。”


    “无妨,银钱的事我们自己解决便好,多谢周老爷子给我等指条明路!”


    两人再次作揖。


    “只要你俩改过自新,那便不枉老夫这番良苦用心,我年纪大了,今日唠叨颇多,早些休息吧,明天我会把书信送过来的。”


    周顺一拍大腿站了起来,便往门口走去。


    “我送您。”


    “呵呵,不必客气。”


    周顺摆摆手,走出屋子,离开之前,还从外面把门给锁上了。


    出了小院之后,他回头看了眼屋子,对门口的两位持木矛的年轻人低声吩咐道:“铁牛、二狗,你们俩一个盯上半夜,一个下半夜,如果那两人有不轨之处便立刻敲锣,咱小心些总没错。”


    “好,您放心。”


    两个年轻人沉声应道。


    “辛苦了。”


    周顺微微颔首,穿过小巷回到自家宅院。


    这一踏进居所,便看个到年仅十六七岁的绝色少女向自己飞奔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