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子夜烛无影,低语破鬼踪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慈云庵那张隐秘清单,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


    在工坊平静的表象下激起层层暗涌。


    徐文昭关于“楚王府旧印”的骇然低语,


    更让这张纸片重逾千钧。


    李烜指尖捻着清单边缘,


    粗糙的毛边纸仿佛带着旧日王府的血腥气。


    朱明月…这个寄居破庵的没落宗室女,


    她背后牵扯的,恐怕是足以将整个青崖镇碾碎的滔天巨浪!


    “东家!这单子…退了吧!”


    徐文昭脸色依旧发白,声音带着后怕。


    “楚王一脉当年可是因‘谋逆’大罪被连根拔起!


    沾上一点边,就是抄家灭族!


    慈云庵…怕是个幌子!


    这烛油,指不定是送去哪里,照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李烜沉默着。


    夕阳的余晖透过望棚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阴影。


    退?沈家的贡品刀悬颈侧,


    牛扒皮的余孽暗中窥伺,


    工坊看似红火,实则根基脆弱。


    慈云庵这笔“横财”,


    量大价优,更关键的是——它不受沈家那份吸血契约的约束!


    是撕开绞索的唯一利刃!


    但风险…徐文昭说得对,这是提着脑袋在刀尖上跳舞!


    识海中,《万象油藏录》幽光浮动。


    能量点悄然消耗,


    【油脂提纯】与【石蜡精炼】的图谱细节被层层放大、解析到极致。


    一丝明悟涌上心头——这单,或许能接!


    但交付的东西,必须超出清单要求!


    必须好到…让收货的人,


    挑不出任何瑕疵!


    好到…让他们只能闭嘴!


    “接!”


    李烜猛地抬眼,目光锐利如出鞘的刀。


    “不仅要接,还要做得比他们要求的更好!”


    “徐先生,清单要求的是‘上等明光烛’?


    我们给‘无影烛’的坯子!


    要求‘无影油’清亮无杂?


    我们用鬼见愁最好的原油,


    酸洗七遍!


    木炭粉吸附三次!


    最后用双层细棉布过滤!


    我要这油,清得能照见人影!


    点起来,一丝烟、半点味都不能有!”


    “含烟!”


    他转向闻讯赶来的少女。


    “蜡烛!五百支!


    全部按‘无影烛’的‘趁融吸附’核心工艺走!


    但蜡芯给我用新搓的细棉线,


    裹三层薄蜡预固定!


    蜡体冷凝时,模具内壁给我涂一层最薄的精炼油!


    我要这蜡烛,点燃后蜡泪均匀,烛身挺立到最后一刻,绝不弯折!


    更不许有半点‘流泪’(蜡泪流淌不匀)!”


    “另外,所有成品,单独存放!


    除我们三人,任何人不准靠近!


    包装用新油纸,外层裹厚麻布,遮光防震!”


    命令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徐文昭看着李烜眼中那近乎疯狂的精光,


    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重重一揖:


    “文昭…遵命!”


    他知道,东家这是在赌!


    赌这超乎寻常的品质,能堵住收货人的嘴,能换来一线生机!


    柳含烟小脸绷紧,用力点头,转身就跑,深蓝的身影带着风。


    接下来的日子,工坊核心区域的气氛凝重如铁。


    原料组运来的鬼见愁原油,


    被柳含烟亲自带着最信任的几位老匠人,


    反复进行着近乎苛刻的提纯。


    酸液的浓度、浸泡的时间、搅拌的力度、木炭粉的细度和吸附时长…


    每一个环节都精确到毫巅!


    最终得到的“无影油”,


    盛在粗陶罐里,澄澈得如同深山古潭的秋水,


    在油灯下泛着温润内敛的金黄色光晕,


    凑近了闻,只有一丝极淡、极纯粹的油脂清香。


    蜡烛的制作更是精益求精。


    熬蜡的大锅旁热气蒸腾,


    柳含烟如同最严苛的监工,


    盯着每一个“炭土袋”在滚烫蜡油里的翻滚吸附时间。


    冷凝的蜡块洁白无瑕,


    如同上等的羊脂白玉。


    搓制蜡芯、浇铸成型…


    每一个步骤都由她亲手挑选的匠人完成,屏息凝神,如同雕琢传世玉器。


    十日后,子时初刻。


    深秋的夜,寒气刺骨。


    弦月被厚重的云层吞没,大地一片漆黑,


    唯有凛冽的北风在镇西荒僻的山坳间呜咽,如同鬼哭。


    慈云庵那低矮破败的后墙,


    在浓墨般的夜色里只显出一个模糊的、蛰伏的轮廓。


    角门紧闭,如同怪兽的嘴。


    李烜亲自押车。


    一辆卸了铃铛、裹了蹄布的青骡板车,


    悄无声息地停在角门外的阴影里。


    车上,是五个用厚麻布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竹筐。


    陈石头和另外两个绝对心腹的匠人,


    穿着深色短打,手握藏在袖中的短棍,


    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死寂的黑暗,呼吸在寒气中凝成白雾。


    “笃…笃笃…笃。”


    三长两短的叩门声,轻微却清晰地响起,如同夜枭的低鸣。


    角门“吱呀”一声,


    拉开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门内,依旧是那个穿着洗白发旧靛蓝布褂的老妇人。


    她枯槁的脸在门缝透出的微弱油灯光线下,显得更加阴森。


    浑浊的目光扫过李烜和板车,


    没有任何寒暄,只微微侧身让开。


    “搬进去。”


    李烜低声道。


    陈石头三人立刻动手,


    动作麻利却无声,将五个沉重的竹筐迅速搬入门内。


    门内是一个狭小的、堆满柴草的荒芜小院,


    角落里孤零零地挂着一盏昏暗的油灯,灯焰在寒风中摇曳欲灭。


    老妇人示意将竹筐放在院中。


    她佝偂着背,走到第一个竹筐前,


    解开麻布,露出里面码放整齐、用新油纸包裹的一支支蜡烛。


    她枯瘦的手指,拿起一支,凑到那昏暗的油灯下。


    她的动作,瞬间让李烜瞳孔微缩!


    这绝不是简单的查验!


    只见老妇人粗糙的手指,


    极其缓慢、极其用力地捻过整根蜡烛!


    从烛顶到烛底,一寸寸地感受着蜡体的硬度、均匀度!


    指尖甚至带着一种内家功夫般的暗劲!


    仿佛在检查一柄剑的剑脊是否平直!


    接着,她又将蜡烛凑近油灯那微弱的火苗,


    屏住呼吸,死死盯着烛芯燃烧处!


    看那火焰是否稳定?


    看那烛泪滴落是否均匀?


    看那烛身…是否在高温下有一丝一毫的弯折迹象?!


    检查完几支蜡烛,


    老妇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讶异。


    这些蜡烛,比她要求的“上等明光烛”,


    好了不止一个档次!


    其挺直、其洁白、其燃烧的稳定性…堪比内库旧藏的贡烛!


    她默不作声,走向另一个竹筐,里面是几个封口严实的粗陶罐。


    她拍开一罐的泥封。


    一股纯净到极致的油脂清香瞬间逸散出来,


    压过了小院里的柴草霉味。


    老妇人眼中精光一闪!


    她竟从怀中摸出一方素白的手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