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娄晓娥登场
作品:《四合院:满院禽兽?老子专治禽兽》 下午两点刚过,街道那边就有人来找:“李主任,你这是不是有点过了?人家大茂是老职工,想给家里人留个的儿,不是坏事吧?”
李卫东答的干脆:“红星厂是国营单位,不是祖传院子。你家人能住是你家事,想混编制,是公事。公私的分清。”
那人一听脸就挂不住了,话没说完扭头就走。
王秀兰那天下班回来,一进门就说:“你李叔把许大茂的调令钉到厂务走廊去了,底下贴了一行字:‘本厂不接假人,不留空房’。”
棒梗把炖锅揭开,豆腐味儿香的飘院子,他只说了句:“他要是真有脸,也该知道这屋不是留着糊墙的。”
当晚广播站静悄悄,原本要念的“优秀返岗代表名单”临时撤了,连主持人都没换稿。
第三天早上,调度室门口多了一封匿名信,纸是医院那种处方笺纸,字却一板一眼:“李卫东搞一言堂,打压老职工家属,举报其滥用制度权限。”
李卫东看完把那信扔进纸篓,一句话没说。
系统却弹出:【任务触发:匿名举报舆情核查】
目标:查清举报人、追溯信息来源、防止外部扰乱
奖励:正义值+60,开启“通话记录交叉校验权”
他点了“是”,后台调取出来的第一通电话就是许大茂前一晚拨打街道小刘的座机,内容不全,但一句“他要是再拦,我就给他点颜色看看”被录的清清楚楚。
李卫东当天没发火,只把那封举报信扫描进系统,底下写了六个字:“看谁藏的深。”
晚饭时间,王海棠端着菜盆从厨房走出来,嘴里骂咧咧:“许大茂脸皮堆了三层砖,院口那墙都不敢跟他比厚。”
棒梗听了没笑,只说:“李叔让人事那边把所有老职工家庭信息调出来了,说是要重新做一遍居住资格核查。”
“那不又炸了?”王海棠扯了扯毛巾,“这院要是能一锄头挖清白,早成烈士陵园了。”
棒梗没接茬,他手里翻着的,是调度室新印的一份《职工家庭资格简表》,上头第一栏写着:许大茂(注:伪造调令嫌疑人)。
那天晚上,风挺大,调度室门缝吹的桌上纸哗哗响。
李卫东看完最后一页,把笔一扣:“让他嚷,等他嚷够了,再让他自己贴出去那张‘调令退回函’,比我写的都响。”
而这时候,街口广播站已经开始造势——“街道春节前将统一评比‘年度职工之家’,红星厂在评选名单之列”。
小赵问:“你猜第一轮提名是谁?”
王海棠斜着说:“不用猜,贾张氏又想上镜。”
棒梗把笔搁桌边,起身要去后院抄水表,顺嘴带了句:“她不光想上镜,她还想跟着许大茂把‘职工之家’评成‘宗族联络点’。”
李卫东没说话,只从抽屉里拿出新档案袋,把“许大茂调令”一栏封条贴上,写了两个字:“冻结”。
他知道,接下来,这帮人怕是要玩大的了。
红星厂食堂这几天突然新添了几样菜,炒鸡蛋里搁了虾皮,咸菜丝换成了酱黄瓜。谁问都是一句话:“后院有热心人士捐助的。”但谁捐的,没人说。
棒梗尝了一口,咬了一半又放下了。王海棠在旁边笑:“不吃白不吃,别跟这锅计较。”
“不是锅的问题。”棒梗低声说,“是这锅底下的人不对劲。”
事情很快有了眉目。
傍晚五点,秦淮茹端着一筐苹果进了院,后头跟着一个女的,穿的利落,头发挽的一丝不乱,腰板直的像量过角度。那人一开口就是京腔:“哟,这就是红星厂?真没想到,老秦你这院子比我想象的要实在。”
王秀兰正在锅台那边拾掇锅盖,抬头看了一眼:“谁啊?”
“娄晓娥。”秦淮茹笑的殷勤,“我表嫂,在市医药公司后勤,今天路过,我请她吃饭。”
“吃饭就吃饭,拿那么多水果干嘛?”王秀兰看着那筐苹果笑了一声,“咱这不是招待所。”
娄晓娥不紧不慢走进来,顺手把筐递给傻柱:“拿屋去。”
棒梗站在锅炉房门口,没说话,只拿水瓢舀水。
那顿饭吃的格外热闹,桌上不光有肉,还有鱼,连罐头都上了两罐。娄晓娥夹了块红烧肉,咬了一口就说:“我说老秦啊,这菜色放我们那食堂都不常见,怪不的你想把孩子调回来。”
傻柱低着头扒饭,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上午,李卫东刚踏进调度室,小赵就端着茶水凑过来:“昨晚那女的,我看见她从广播站出来。”
“名字?”
“娄晓娥,街道后勤协助组的临时顾问,之前没挂过职。”
李卫东没说话,手上那份“年度职工之家”提名名单刚送过来,第一页就赫然写着“秦淮茹家庭”,理由是“家庭成员回归团聚,邻里关系融洽”。
王海棠路过看到那纸,没忍住一句:“她是团聚了,团的是后台。”
棒梗把锅炉房抄表单贴上,说了一句:“你看这笔迹,是娄晓娥写的。”
李卫东把那提名单夹进档案袋,系统这时候跳出提示:【任务触发:隐性推荐渗透处理】
目标:核查非正规渠道人物影响范围,封堵非制度性提名通道
奖励:正义值+80,开启“群众推荐轨迹审阅权”
他点了“是”,系统立刻弹出五份记录,其中四份推荐理由格式、语气完全一致,连标点符号都没改,只改了名字。
而这些表,全是广播站下属收集。
“她在搞暗箱。”李卫东说完,把广播站负责人名字圈了个红框,底下写:“配合调查。”
当天下午,街道突然通知,调度室需要派人参加“评比筹备座谈会”。王海棠自告奋勇:“我去,我不嘴狠,但我心直。”
“你少抬杠。”李卫东把笔搁下,“这次我去。”
会场设在街道二楼小会议室,椅子坐的满满的,娄晓娥就坐在正中那排,身边还坐着广播站的常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