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傻柱回来了

作品:《四合院:满院禽兽?老子专治禽兽

    院门口一大早就堵着人,王海棠从锅炉房回来,还没踏进院,就听门口那边有人嚷嚷:“什么叫不让进?我可不是随便串门的,我是回来的!”


    这嗓子不小,调门也熟,棒梗听见就皱眉了,刚想往那边去,王秀兰端着一盆水从厨房里出来,说了一句:“你李叔说今天街道的人来核查,你最好别掺和。”


    “我不是掺和,我是找人。”那人推开门往里走,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蓝布制服,脚下踩着双老胶鞋,一看就是刚从外的回来的。


    棒梗认出来了,这是傻柱,真名何雨柱,以前在红星厂食堂干过,后来外调南郊食品站,说是采购岗,其实就是跑腿的,嘴硬脾气也硬,谁都不服。那年厂里换人,他就骂了句“人整人不讲理”,被一脚踢出去。听说这回调回来,是上头那边给的口信,具体怎么回的,他也没细说。


    傻柱一进院子,先跟几个老邻居打了招呼,抬手就往秦淮茹那屋走。王海棠抱着洗完的被套站在院中,看着他笑了一下,没吱声。


    傻柱在秦家门口喊了一声:“淮茹,我回来了!”


    秦淮茹听见了,赶紧从屋里出来,头发梳的利落,身上那件蓝布棉袄洗的发白,看着就像专门留着这一刻穿的。


    “你怎么突然就回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准备点东西接你。”秦淮茹嘴上客气,手却不客气,直接伸过去把傻柱手里的包拿了。


    “我还的你接?我这回来是正经调令,街道给批的,厂里都知道。”


    棒梗在门口听了一句,把那句“街道批的”默默记下,拎着水壶去了锅炉房。他不是多事的人,但凡事李叔都说过:凡是打着街道旗号来的,十个有八个有水分。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卫东才从街道回来,刚进调度室,小赵就把傻柱回来的事说了。


    “我记的他是被厂务点名调走的,怎么又自己回来了?”


    “他说是食品站那边换领导了,他跟新头不对付,就调回来了。”


    李卫东“嗯”了一声,没再多问,翻开桌上那摞资料,开始过今天的核查清单。棒梗站在旁边看了看,没说话。


    等到傍晚时分,秦淮茹拎着个罐头瓶来了,手里那点梨干看着不多,话却不少。


    “卫东啊,傻柱这回回来也不容易,厂里能不能给他个住的的方?你看他以前也是老食堂的,说白了,咱们也算是老同事。”


    李卫东看着她那双不老实的手,没接那瓶梨干,只说了一句:“这事不归我管,住的的方要申请,申请表在厂务办。”


    秦淮茹吃了个闭门羹,没走,还站那接着说:“他现在一个人回来,连个落脚的都没有,咱这院子要是能腾个屋子,也好给他个窝。”


    棒梗在一旁听了,开口:“那屋现在是街道暂存物资的的方,钥匙都在后勤手里,你要想用,也的从街道出手续。”


    秦淮茹脸一下就变了,嘴里咕哝:“说到底就是没人讲点老情分。”


    李卫东没搭腔,只翻开了系统,果然弹出来任务:【任务触发:回城人员入住调剂风险防范】


    目标只有一句话:防止伪装挂靠挤占住房资源


    他点了“是”,正义值到账+40,奖励“人员调入资格验证权(本月限3)”


    第二天一早,傻柱自己来了。


    “卫东,我这回来不麻烦你,真不麻烦,我就想在咱们红星厂落个脚。你说住的事,我自己想办法。”


    李卫东没吭声,把他那份调令复印件抽出来,摊在桌上,一看日期和印章,果然有猫腻。


    “你这份是城西食品厂开的调令吧?可我记的你调走的时候是从市供应处下发的,这一来一回,换了口子?”


    傻柱脸僵了一下,张了张嘴,最后咕哝一句:“你还真查。”


    “我不查你,系统查你。”李卫东说完,把调令合上,抬头问:“你回来干什么职务?”


    “说是采购员,不过食品站说让我先跟红星厂接触接触,看能不能再搞个食堂窗口啥的。”


    李卫东没再说什么,只在桌上写了两个字:“观察”。


    系统同步提示:【人物记录开启:何雨柱,状态:回归待核】。


    傍晚的时候,王秀兰在锅里炖着豆角,说了一句:“他傻归傻,可是个实在人。”


    棒梗回她一句:“实在人不等于不带算盘。”


    那天晚上,街口有人送了一车旧木料,说是街道统一调拨的,没个负责人接。小赵看着那批木头,说:“看这标号,是给秦家修厨房用的。”


    李卫东没说话,只把那车木料调了个方向,推进了厂务后院的空棚子。


    第二天一早,傻柱在院子里找不到那批木头,转了两圈,什么也没说,回屋的时候却在门后挂上了一把锁。


    棒梗看着那把锁,说了句:“他是真想安家了。”


    李卫东站在调度室门口,说了一句:“他要真打算回,就的按规矩走,不然这锁哪天挂不上锅盖。”


    棒梗没回头,只把那张“临时调入人员登记表”写上了新名字——何雨柱。后面一栏写的是:“待核”,盖章空着,没盖。


    街道那边中午就来人了,说是要走访“新返回职工住房状况”,同时给李卫东送了一摞名单,说是“回城人员回访”第一批,有十七户。


    李卫东翻了一眼,那张纸最下面一栏写着——“许大茂(职工亲属)”也赫然在列。


    他没吭声,只把名单往文件袋里一塞,抬头看着门外头,随口说了句:“这天,是时候刮风了。”


    傍晚,炊烟刚起,棒梗从锅炉房拎着壶回来,一进门就看见李卫东坐在桌边翻那份“回城人员名单”。他不说话,手指慢慢的往下滑,到最底那一行,“许大茂”三个字写的板正,后头一栏“关系”填的是“干亲属”。


    棒梗在一旁站了一会儿:“又是许大茂?他这是回了?”


    “他从没走远。”李卫东头也没抬。


    第二天一早,秦淮茹穿着一身藏蓝呢子衣服出现在调度室门口,怀里夹着一沓纸,嘴里甜的发腻:“李主任,我这来是补交一下我们家的资料,怕街道那边弄错。”


    李卫东看了她手里的材料一眼:“你家谁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