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雨水求职,情感小试探

作品:《四合院:满院禽兽?老子专治禽兽

    而这口锅,他已经背上了。


    院子外面,酒气还没散。


    有人在喊:“李主任真有本事!”


    也有人在骂:“吃两口就想当领导?”


    可李卫东这会儿坐在炕头上,一句话没说。


    他不是要当什么领导,他就是盯着那笔老黄拿走的账——那批煤,那批布料,那几个调拨单号。


    真有一张是假账,就不是谁想管仓库谁就能管的了。


    他要等的,是那笔账出岔子。


    等他们自己送上门来。


    第二天刚过早饭,李卫东还在调账,小赵急吼吼地进门,手里拿着一张“进人登记单”。


    “哥,街道那边刚递过来的,说是推荐一个人进厂,还是老黄之前签字留条的。”


    李卫东一听,皱了下眉头。


    “谁?”


    小赵嘴巴动了动,没敢直接说。


    “你快点说。”


    “雨水。”


    李卫东停了笔,抬了下头。


    “她不是前阵子刚到后厨帮工?咋又从街道挂进人名单了?”


    “街道口头解释说,老黄临走前留了三个人事空位,雨水这单,是市政系统留给‘亲属协助干部试岗’用的。”小赵翻了翻申请单,“她现在正式挂在厂务后勤待岗,意思是等你批。”


    李卫东盯着那张单子看了几秒,没吭声。


    雨水这人,他不讨厌。说句实话,能干、心细,厂饭堂那些老油条都怕她管账的法子。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


    她是傻柱的亲妹,住在四合院里,跟秦淮茹来往多。这个时候安排她进厂,谁都知道是奔着调度室来的。


    “这事你别回我。”李卫东说完,把单子收进本子里。


    中午前,雨水自己来了。


    她人没多话,穿了身干净的蓝布褂子,拎着一封推荐信,站在调度室门口。


    “我不是想走后门。”她站那说的很平,“我就是想有个正经工作,不用看人脸色吃饭。”


    李卫东没说话。


    “饭堂那边现在临时工吃饭都的抢,我一个姑娘家天天洗菜切肉,不出三个月手都剁没了。”她话不多,但咬的死。


    “你想干什么岗?”李卫东问。


    “你觉的我能干啥?”她反问。


    李卫东笑了:“这话你要是早几年说,我当你抬杠,现在嘛……我还真觉的你能干点正经事。”


    她低头没说话。


    “这样,”李卫东把登记表推回给她,“你不是说不想走后门么?那你自己写个岗位申请,写清楚你想去哪儿、能做什么、多久转正、谁考核你。”


    “自己写?”


    “你都不写字,谁知道你能干活?”


    她点了点头,拿着本子坐在调度室外头的小桌上,认真写了起来。


    张老头从屋里出来,看着她写东西,嘟囔一句:“这丫头眼里有货,不像那几个只知道蹭茶喝水的主儿。”


    不到十分钟,雨水把表交上来,工工整整写了三行:


    岗位意向:资料登记、仓库复核、流程协查。


    目标:三月内完成厂内流程对应物资调拨标准化记录。


    责任人:李卫东,考核方式可定岗前试训或模拟挂账。


    李卫东没看她,直接递给小赵:“安排她去资料组外调岗,挂在流程预审组,先练三天。”


    “资料组?”雨水顿了一下。


    “你以为一来就能进调度室?我们这不是菜市场。”


    她没再说话,拿着安排单转身就走。


    等她一走,张老头乐了:“你这是留着后招?”


    “留招个屁,我这是不想让她被院里那帮嘴碎人拿捏。”李卫东起身泡茶,“她要真有心,自己就熬出来了。”


    下午刚过两点,院子里就有风声传出来了。


    有人说雨水被李卫东带进调度室当小秘书了,有人说她直接拿上了小灶粮票,还有人传说晚上她要去李家吃饭。


    棒梗在墙角听了一耳朵,晚上回家小声说了这事。


    王秀兰一听差点把勺扔锅里:“他们真当你是开后门的?”


    李卫东没理她,继续记账。


    “你就不怕传出去?”


    “传呗,”李建国坐在炕上,“以前他们说咱家吃独食,现在说咱家吃姑娘,反正锅都是铁的,敲不坏。”


    王秀兰骂了两句,也没再追着说。


    晚上雨水没来。


    她回了食堂那边住,说是怕人说闲话。


    棒梗偷偷跟李卫东说:“她走的时候脸黑着呢。”


    李卫东只说了一句:“不是吃亏,是长记性。”


    那一晚,系统跳了条提示:


    【协同单位试用绑定完成:雨水】


    【属性:亲信候选、执行稳定、情绪波动中立】


    【是否使用正义值绑定辅助职能权限——资料协查+?】


    李卫东没点。他知道现在用早了,到时候院里人更有话说。


    他要等雨水自己“熬”出来,不靠他一句话。


    三天,不长也不短,够一个人证明点事。


    第二天早上,调度室外头有人贴了张纸,是仓库复核通知。


    最底下一行,资料预审小组协查——何雨水。


    有人开始闭嘴了。


    事情是从一个破铝锅开始的。


    前院的王大娘,家里那口用了七年的铝锅突然炸了底,说是烧饭烧的锅漏了,一锅白粥撒了一地,还把脚也烫了。


    王大娘先是跑卫生站,后来拄着拐杖就去了街道物资窗口。嘴里一句:“锅是厂里发的,厂出问题,咱老百姓遭罪。”这话一传十,十传百,传着传着就变了味儿。


    红星厂发的东西出事了,调度室要担责。


    第二天下午,前院一连来了三个老太太。


    王大娘打头,后头是刘婶和赵寡妇,一个说家里煤球不够烧,一个说上回分的食盐太潮,盐罐里都结块了。


    她们仨挤到厂门口,说是“联合上访”,非的见李卫东。


    “这孩子再忙也的给咱说句话吧?锅是你们厂发的,人也是你们厂的人,我们命不是命啊?”


    “我脚都烫了,还不算公伤?”


    “盐那东西吃进嘴里要死人咋办?”


    调度室这边,小赵愁的直挠头:“哥,这三位老太太现在就在门口,谁劝都劝不走,还说要贴大字报。”


    “贴就贴。”李卫东头也没抬。


    “你就不怕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