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突厥先锋军,兵临渔阳城下!

作品:《隋唐:凶戾太子,开局斩杀李渊!

    “将军,城中末将已经安排好了兵卒,不会有问题的。”


    “末将想要留在城墙上。”


    渔阳城副将听见渔阳城守将的话后,沉默了一会,然后开口说道。


    他明白守将的意思,也知晓守将担忧城中的安定。


    可他不愿意让那些将士看轻他。


    再说他太清楚军中的传闻会造成什么后果了。


    他苦心经营了数年的军中威望,可不是毁于一旦啊!


    这其实依旧是文人性格。


    虽然副将弃文从军,成为了武将,可他多多少少还有文人的性格。


    文人可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的。


    名声对文人来说就是一切,名声是高于他们的生命的。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本将让你留在城中是因为本将信任你,也只有你可以稳定城中的混乱。”


    “有你在城中,本将才可以放心抵御突厥人。”


    “而且哪怕本将战死,你也可以主持大局,不会让军心不稳啊!”


    渔阳城守将闻言,微微的皱了皱眉头说道。


    其实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次大战和以往不同。


    绝对是一场惨烈的战争。


    他都没有信心活下来,可不管他能不能活下来,渔阳城不能破。


    所以他才把副将留在城中。


    这样哪怕他战死了,渔阳城还有副将在,军心就不会乱。


    不要看那些将士们对副将议论纷纷。


    可副将的官位在哪里,而且渔阳城的将士都尊敬和敬佩副将。


    守将战死之后。


    副将绝对有能力,也有实力稳定军心。


    “将军,城中末将已经安排好了兵卒,不会有问题的。”


    “在说末将已经下令宵禁了。”


    “街道上根本就百姓,商人走动,哪怕真的有商人的护卫动乱,千人队的兵卒也足够镇压一切了。”


    说到这里。


    副将故意停顿了一下,随后看了看城外,继续说道。


    “将军,末将知晓将军抱着必死之心守城,可末将和将军一样。”


    “末将也是抱着必死之心守城。”


    “这次大战和以往不同,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突厥人破城之后绝对是鸡犬不留。”


    “所以将士们都会拼死抵挡的。”


    “哪怕将军你战死也影响不了军心,只是激发出将士们的仇恨。”


    副将其实明白守将的意思,也知晓守将在想什么。


    可他却不认同,这次大战不是以往的大战,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绝对不会只想劫掠幽州边城。


    而是想劫掠整个幽州,甚至是大隋。


    为了震慑幽州各城池,也为了震慑朝堂,突厥人绝对会屠城。


    在突厥人看来屠城才是最好震慑隋军的方式。


    而且副将几天前就开始在军中传播说突厥人破城之后会屠城。


    所以将士们绝对会死守城池。


    守将战死也不会影响到军心,反而会激发将士们的仇恨。


    再说将士们都知晓朝廷已经派来了大军,幽州刺史也派来了兵马支援渔阳城。


    他们只需要守城两三日就会有大军抵达渔阳城。


    有了希望,将士们怎么可能不拼命呢?


    “本将,说不过去,你想要留在城墙上就留在城墙上吧!”


    渔阳城的守将闻言,沉默了一会,开口说道。


    他被副将说服了,他担心的就是自己战死后会让守城将士军心不稳。


    如今没有这个担心,他也就不在乎副将是在城中,还是在城墙之上了。


    而就在话音落下之后。


    城墙上的一些兵卒就大喊着。


    “来了,突厥人来了。”


    “准备迎战,准备迎战。”


    ......


    “突厥人来了,你去城门处的城墙之上驻守,不能让突厥人靠近城门。”


    渔阳城守将闻言,看向城外,随后又转头看向身边的副将,急忙开口说道。


    城门处的城墙是看护城门的,那里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城墙。


    “是!”


    副将闻言,连忙拱手说道。


    随后又连忙跑去城门处的城墙。


    而在副将离开之后。


    守将一脸坚定的看向了城外。


    此刻城外北方,突厥十万铁骑自地平线尽头涌来。


    起初只是沙尘暴般翻涌的灰浪,那是马蹄碾碎枯草与砂石掀起的尘烟。


    隐约刚还可以听见,铁器碰撞的冷响,战马粗重的喘息,自城外北方席卷而来。


    待得近了,才看清那灰浪里翻涌的灰白色洪流。


    马背上的突厥人皆裹着羊皮袄子,手握弯刀,弯刀折射出冷冽的光芒。


    鬃被风撕扯成狂乱的旗,马鞍旁斜挂着弓箭,弓囊里的狼牙箭随着奔跑叮当作响,仿佛有千万把小锉刀在磨着空气。


    马蹄声起初是零星的闷响,像远雷碾过地脉,转瞬便成了连绵的轰鸣,似天倾时万钧巨石砸向大地。


    十几万匹战马的铁蹄同时踏碎土地,溅起的烟尘与碎石冲天而起,在骑兵阵前形成一道黄褐色的屏障。


    马蹄声震得城墙上的旗帜猎猎作响,连护城河里的水都泛起诡异的波纹,仿佛整座城池都在随着这节奏颤抖。


    有战马嘶鸣着昂首,铁嚼子碰撞出清脆的金属声,混着突厥人低沉的喊杀声。


    那声音从喉间滚出,带着血的腥气,在风里撕扯成碎片,又被更凶猛的马蹄声吞没。


    城墙上的守军握紧了弓弩,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守军们看见最前排的突厥人已然抽出弯刀,刀刃在暮色里泛着青白的冷光,像一片移动的钢铁森林。


    甚至有的突厥人搭箭引弦,箭簇反射着残阳,如密密麻麻的星子悬在头顶。


    当先的突厥人已冲至护城河外,马速却丝毫不减。


    突厥人在护城河外拐了一个大湾,把箭射向城墙,可距离太远并没有射到渔阳城的兵卒。


    突厥人也不在意,他们就是示威而已,并没有准备真正的攻城。


    也可以说是准备吓唬吓唬渔阳城的兵卒。


    当然他们这么做也是有目的的就是要看看渔阳城兵卒的战意。


    也试探一下渔阳城兵卒是否是精锐兵卒。


    因为战意强大,有是精锐兵卒的将士根本就不会被突厥人这种行为吓到。


    而被吓到的,要不是新兵,要不就是没有什么战意的兵卒。


    而这些兵卒的反应,突厥人会制定相对的攻城机会。


    可惜渔阳城的兵卒都是战意高扬的精锐兵卒,他们没有被突厥人这种把戏而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