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急需处理的问题,百姓的恐慌!

作品:《隋唐:凶戾太子,开局斩杀李渊!

    草原百万大军进攻幽州!


    这个消息李敏敢让幽州百姓知晓吗?


    他不敢的,因为幽州边军抵挡不住草原百万大军来袭。


    如果他把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的消息宣布出去,那么幽州百姓会立马陷入恐慌。


    幽州也会大乱,甚至会出现大量的百姓能南逃的局面。


    那个时候他怎么控制啊!


    所以他才对幽州百姓隐瞒了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的事情。


    如今幽州知晓草原百万大军来袭也就是幽州的官员,将领,以及幽州的贵族,豪商。


    幽州百姓,普通兵卒都是不知晓的。


    如今幽州百姓,普通兵卒还以为就是往年那种小规模的战争呢?


    “王爷,臣的确对幽州百姓隐瞒了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的事情。”


    “可臣这样做也只是想稳定幽州的局势。”


    “草原百万大军来袭,幽州边军是抵挡不住的,这个事情要是让幽州百姓知晓。”


    “幽州会立马陷入混乱之中的,百姓们也会大量南逃的。”


    说到这里。


    李敏故意停顿了一下,偷看了杨铭一眼,见杨铭没有什么表情,随后又继续说道。


    “王爷,臣知晓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的事情是瞒不了多久的,臣也没有准备一直隐瞒下去。”


    “臣是准备等朝廷的大军抵达幽州之后再出告示,告知幽州百姓的。”


    其实这件事情李敏没有做错,他这么做的确可以稳定幽州的局势。


    但他是把问题丢给了杨铭啊!


    如今杨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可这个问题很棘手。


    他要是此刻就把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的事情告知幽州百姓,那么幽州百姓绝对会陷入恐慌。


    毕竟这是百万大军啊!


    只要不是傻子都会认为幽州边军抵挡不住的。


    那么是朝廷大军抵达幽州了,可幽州百姓为了安全还是会南逃的。


    这样幽州就会陷入混乱。


    可突厥大军距离幽州只有一日路程了。


    一边要应对突厥,一边要安抚幽州百姓,这都是需要兵力的。


    原本兵力就不够,在这样分兵,兵力就更加不够了。


    “你们也都听见李刺史的话了,你们给本王说说,如何处理此事?”


    杨铭闻言,思考了一会,然后目光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随后开口问道。


    他的确没有什么好办法处理此事。


    可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的事情绝对不能在对幽州百姓隐瞒下去了。


    不然会有大麻烦的。


    想一想,如果隋军和突厥正在大战,可幽州内部开始混乱。


    隋军又抽不出兵力处理。


    那么会不会有人趁机浑水摸鱼呢?


    草原在幽州的密探。


    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在幽州的密探。


    大隋起义军在幽州的密探,世族,勋贵的人等等,这些势力绝对会趁机浑水摸鱼。


    不要说没有。


    如今全天下人的目光可都盯着幽州,盯着杨铭和突厥大战呢!


    “王爷,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的事情,不能在对幽州百姓隐瞒下去了。”


    “这件事情是隐瞒不住的,大战开启之后,百姓定然会知晓的。”


    “与其让百姓们胡思乱想,还不如直接发出告示,把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的事情告知百姓。”


    “百姓恐慌是绝对会恐慌的,但我们还有时间控制这种恐慌。”


    “毕竟如今草原各部落大军已然停止行军了,王爷手中有足够的兵马镇压一切。”


    一名被李敏推选给杨铭的文官闻言,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他的意思很简单。


    那就是立刻把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的事情,告知幽州百姓。


    百姓知晓会绝对会恐慌,可他们目前有兵马压制这种恐慌。


    必要的时候可以下达一些命令,防止百姓南逃。


    “王爷,臣反对。”


    “臣反对用大军来压制这种恐慌。”


    “如今我们和草原各部落大战在即,这个时候动用大军来压制百姓的恐慌,只会适得其反。”


    “而且草原各部落首领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臣认为百姓恐慌也罢,南逃也罢,我们不需要去理会。”


    “目前我们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抵挡草原百万大军来袭,如何打退草原各部落的进攻。”


    同样是李敏推选给杨铭的文官闻言,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他的意思也简单。


    那就是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的事情,应该告知幽州百姓了。


    百姓们恐慌也罢,南逃也罢都不去理会。


    专心抵挡草原各部落的进攻,等打退了草原各部落,百姓们也就没有什么恐慌了,也更加不会南逃了。


    随着这两人的话后。


    在场又有七八名幽州官员站出来,拱手说道。


    “王爷,臣亦是认为不去理会,如今大战在即,王爷应该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


    “王爷,臣不认同,臣以为幽州内部不能乱,如果幽州内部混乱,那么如何抵御草原百万大军来袭。”


    “王爷,臣认为应该向朝廷求援,让朝廷继续派遣大军来幽州。”


    “王爷,臣认为应该派遣一些有名望的人,来安抚百姓们的恐慌。”


    ......


    众官员都是同意把草原百万大军来袭的事情,告知幽州百姓的。


    只是在处理百姓恐慌的事情让发生了争执。


    而这种争执也就是最开始的那两种,一种是让大军来镇压百姓们的恐慌。


    另一种就是不去理会,百姓恐慌就恐慌了,百姓南逃就南逃了。


    只要把草原各部落大军抵挡住,那么百姓们就不会恐慌,也不会难逃了。


    这两种处理方法,杨铭都很不满意。


    可他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百姓们的恐慌。


    于是他把目光看向了还没有说话的李敏,高士廉,长孙无忌,宇文述等人。


    他想听听这几人的话,尤其是高士廉,长孙无忌两人。


    “李刺史,高士廉,长孙无忌,许国公,你们可有什么办法处理此事?”


    他虽然是对着李敏,高士廉,长孙无忌,宇文述四人说的,可他的眼睛却看向了高士廉,长孙无忌两人。


    很明显他更想听听高士廉,长孙无忌两人的话。


    高士廉,长孙无忌两人闻言互相看了看,他们知晓这是杨铭对他们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