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幽州求援,东突厥扣边!

作品:《隋唐:凶戾太子,开局斩杀李渊!

    杨广对杨铭的宠爱,再次刷新了众朝臣的认知。


    以前众朝臣只是知晓杨广异常宠爱杨铭,但怎么宠爱的他们是不知道的。


    可今日他们总算是看见了。


    这皇子就藩,从古至今都是皇帝,朝臣商议的。


    皇子哪里有谈条件的,可今日他们就看见了。


    “陛下,臣弹劾三殿下朝堂无礼,不知尊卑。”


    “陛下,臣弹劾三殿下嚣张跋扈,毫无皇家礼仪。”


    “陛下,臣弹劾三殿下不为人臣,咆哮朝堂。”


    “陛下,臣弹劾三殿下祸乱朝堂,不敬尊长。”


    ......


    一时间,众多朝臣纷纷站出来弹劾杨铭。


    这其中有世族官员,有勋贵官员,有齐王府的官员,甚至还有中立的官员,帝党的官员。


    这都是因为杨铭破坏了朝堂规则。


    其实在朝堂之上谈条件也是可以的,但不能那么直白。


    太过直白就是破坏了朝堂规则。


    当然这也不是关键。


    关键是众朝臣恐惧了,因为杨广对杨铭的宠爱,让众朝臣害怕了。


    在众朝臣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皇子,明明是太子啊!


    这样的皇子那个朝臣不害怕。


    尤其是杨铭狠辣的行事风格,毫无顾忌的性格,这都让众朝臣感到恐惧。


    他们害怕以后在杨铭面前一句话说不对,杨铭就会斩杀他们。


    他们需要有人约束杨铭。


    以前他们认为杨广可以约束杨铭。


    可如今看见杨广对杨铭的宠爱,他们知道杨广是不会约束杨铭的。


    那么他们就只能靠朝堂来约束杨铭了。


    众朝臣的反应,杨广和杨铭都是没有想到的,父子两人同时微微的皱了皱眉头,互相看了看。


    他们两人都知晓如今必须要安抚一下众朝臣,不然接下来还不知道众朝臣会做出什么。


    可就在杨广准备开口安抚众朝臣的时候。


    大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伴随着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下颚无须,脸色苍白的太监急匆匆的小跑了进来。


    “陛下,战报,幽州八百里加急战报!”


    唰!


    大殿上内的上百名朝臣一下子全都将目光投向了这名太监。


    ‘幽州战报?’


    ‘还是八百里加急战报?’


    这说明幽州有战事了,而且这战事还不小,不然不会上报朝廷,更加不会八百里加急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了杨铭。


    他可是刚刚被封为幽州王,封地就是幽州。


    “战报呢?”


    杨铭没有理会众朝臣的目光,而是走到太监面前,问道。


    “回殿下,幽州信使就在殿外。”


    太监闻言,连忙开口说道,他可是认识杨铭的,也知晓杨铭身份的。


    更加知晓杨广对杨铭的宠爱。


    所以杨铭询问,他才会毫不犹豫的回答。


    因为按宫里的规矩,这种八百里加急战报只能对杨广回报。


    “宣。”


    杨铭还没有说话,杨广就说道。


    杨广的声音不高,却如雷霆般在殿内回荡。


    “陛下,幽州八百里加急战报。”


    幽州信使踉跄闯入大殿,铠甲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封染血的军报。


    这一幕,让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有的只是幽州信使急促的喘息声。


    “呈上来。”


    杨广微微前倾身体,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说道。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福公公小跑到幽州信使面前,接过染血的军报,又小跑到杨广身边递上。


    “大胆!”


    杨广接过染血的军报,看了几眼就怒吼道。


    随后把染血的军报丢给了福公公,示意福公公宣读出来。


    福公公展开染血的军报,看了几眼,随后 声音颤抖而急促的宣读道。


    “渔阳城守将上报,启禀陛下,突厥大举南下,五十万铁骑已然出动。”


    “五日后兵临幽州。”


    “末将请求朝廷支援幽州。”


    随着福公公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突厥五十万人马大举南下?


    这绝对不是单纯的劫掠幽州,他们是想进攻大隋啊!


    突厥是没有步兵的,这五十万人马都是骑兵,五十万骑兵?


    幽州怎么抵挡?


    大隋怎么抵挡?


    这十几年突厥虽然年年劫掠幽州,可从来没有出动过这么多兵马。


    不说这十几年了。


    数十年突厥都没有出动这么多兵马进攻大隋了。


    这突厥算是举族之力进攻大隋了,要知道突厥人口也就几百万而已。


    而目前整个幽州也就是十几万兵马而已。


    “众爱卿,突厥进犯幽州,尔等有何良策?”


    杨广缓缓站起身来,龙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目光如炬,扫视群臣,问道。


    突厥突然大举南下,他是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


    此刻他也没有应对的办法,所以只能询问众权臣了。


    “陛下,突厥五十万铁骑大举南下,幽州兵马是挡不住的,臣请速调兵马支援幽州!”


    “定要把突厥挡在幽州。”


    兵部尚书闻言,立刻站出来,上前一步,拱手道。


    他身为兵部尚书了解各州的兵马情况,幽州有多少兵马他很清楚。


    他知道单靠幽州兵马是根本挡不住突厥五十万铁骑的,必须要派去支援幽州。


    而且速度一定要快。


    “陛下,老臣以为突厥来势汹汹,我们不可轻举妄动!”


    “当先派使者探明虚实,再做定夺。”


    太常卿高颎闻言,站出来,上前一步,拱手反对道。


    他倒是没有什私心,只是就事论事。


    他觉得突厥突然五十万铁骑南下,定然是有什么目的的,搞不明白这个目的。


    贸然派兵支援幽州,很可能会中计。


    目前幽州倒地是什么情况,他们是不知道的。


    所以还是稳妥一些的好。


    再说突厥虽然兵马众多,可都是骑兵,不擅长攻城,幽州兵马虽然不多也有十几万兵马。


    抵挡突厥一两个月还是可以的。


    至于说死伤多少,他是不在乎的。


    而随着兵部尚书,太常卿高颎的话后。


    朝堂之上的重臣也开始纷纷出声了,他们的意思和兵部尚书,太常卿高颎一样。


    一时间朝堂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就是兵部尚书的意见,速调兵马支援幽州。


    另一种就是太常卿高颎的意见,不可轻举妄动,当先派使者探明虚实,再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