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兵临平壤城,高句丽请降!

作品:《隋唐:凶戾太子,开局斩杀李渊!

    高句丽王突然的暴怒,让高句丽的文武大臣为之一怔。


    他们对于高句丽王还是了解的。


    这就是一个对权力很迷恋,但并没有什么魄力的大王。


    隋军直逼平壤城,大王定然会恐慌不已。


    可如今一反常态的暴怒,还是针对他们这些朝臣。


    这很不正常。


    “说话啊!”


    “辽东城破,乙支文德战死,隋军屠城。”


    “数十万精锐战士被隋军屠杀,平民死伤无数。”


    “隋军三路大军,攻城略地,直逼平壤城。”


    “大半疆土被隋军肆虐,眼看隋军就要兵临平壤城下。”


    “可平壤城内只有十几万老弱病残的将士,而隋军有数十万大军。”


    “亡国就在眼前。”


    “你们告诉孤如何应对,如何可以不亡国?”


    高句丽王看着沉默不语的朝臣们,于是面色凌厉,语气冰冷的吼道。


    这次他说的更加直白,就差说投降了。


    他话音落下之后。


    高句丽的文武百官瞬间就明白,大王这是要投降了啊!


    其实这些文武百官早就想投降了。


    隋军屠城,劫掠,四处抢夺,已经完全吓坏这些文武百官。


    可他们不知道高句丽王是什么想法,压根就不敢开口。


    这要是一个不好,都不用隋军来斩杀他们,高句丽王就把他们斩杀了。


    要知道如今平壤城唯一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就在高句丽王的控制之下。


    他们怎么敢随意开口说投降呢?


    现在好了,现在高句丽王已经有投降隋军的心思了。


    那他们这些文武百官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大王,老臣有罪啊!”


    “老臣原本认为大隋内部起义不断,大隋皇室,大隋世族,大隋勋贵有争斗不休。”


    “而且根据老臣得到的消息,大隋楚公杨玄感已然反叛杨广。”


    “老臣以为只要拖延一些时间,杨广迫于内部压力,定会召回大军。”


    “那时高句丽的灭国之危也就解了。”


    “可老臣没有想到杨广一点也没有召回大军的意思。”


    “而隋军又兵分三路,直逼平壤城。”


    “如今想要等大隋内部出现大问题,让杨广召回大军,已然不现实了。”


    “所以老臣恳请大王荣辱负重,诈降,拖延隋军进攻的脚步。”


    “或者请降,让杨广撤兵,等大隋内部出现大问题之后,在徐徐图之。”


    渊太祚和其他朝臣想的不一样。


    他虽然也赞同投降隋军,可他不是要真的投降,他就是想拖延时间。


    等待大隋内部出现大问题,在对抗大隋。


    他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可以投降大隋,但不能真的投降。


    投降大隋是为了让大隋撤兵。


    高句丽王闻言,眼睛一亮,他很喜欢渊太祚这个想法。


    他不愿意真的臣服大隋。


    假意投降,让大隋撤兵,静等大隋内部出现大问题。


    这个想法太好了。


    可还不但能他说话。


    就有朝臣站出来,大声说道。


    “大王不可!”


    “假意投降隋军,隋军会不会撤兵,臣不知。”


    “但是臣知晓,如果让大隋知晓,那么高句丽必然亡国。”


    “大隋的国力不是高句丽可比。”


    “去年大隋百万大军征伐高句丽,损失数十万兵马。”


    “可仅仅一年的时间,大隋再次数十万兵马征伐高句丽。”


    “而大隋内部还起义不断,贵族争斗不休的情况下。”


    “如今我高句丽损失数十万兵马,已然没有兵力对抗大隋。”


    “现在高句丽需要的是修生养息。”


    “十年内,高句丽是不能动兵刃的,所以臣认为不应假意投降大隋。”


    这位朝臣的意思也很简单。


    那就是说,高句丽不如大隋,再说高句丽这次损失数十万兵马,没有十年是恢复不了的。


    假意投降大隋,不行,这要是惹恼了大隋,就是灭国的下场。


    所以还不如真的投降修生养息呢!


    高句丽王闻言之后,沉默不语,他虽然不想真心臣服大隋。


    但高句丽已经被大隋打残,这是事实。


    想要恢复没有十几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


    一时间,高句丽王开始犹豫了。


    “大王,大隋内部起义不断,就连大隋大隋楚公杨玄感都反叛了。”


    “这说明杨广已经控制不住大隋内部了。”


    “这是我们高句丽崛起的机会,老臣愿意联系突厥,吐谷浑等国,共同对抗大隋。”


    渊太祚看见高句丽王有些犹豫不决,于是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他对大隋内部很是了解。


    所以他知晓大隋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强大。


    而且他已经和突厥人联系上了,所以他不能让高句丽真的臣服大隋。


    要知道真的臣服大隋和假意投降大隋有很大的区别的。


    真的臣服大隋。


    那么高句丽的一切都要对大隋开放,还需要年年上供。


    甚至高句丽的兵马都要归属大隋管。


    高句丽内部有什么变动,大隋随时可以知晓。


    而假意投降大隋。


    那就是处处防备着大隋,随时可以反叛大隋。


    高句丽的兵马大隋也不能调动一下。


    “诸位朝臣的意见呢?”


    高句丽王闻言之后,沉默一会,然后开口问道。


    他自己犹豫不决,所以想听听朝臣们的意见。


    可朝臣们也是建议不一样。


    有的附议渊太祚,有的附议礼部尚书。


    而就在朝臣们争论不休的时候。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寝宫外传来。


    “大王,大王!”


    唰!


    寝宫内的文武大臣闻言,目光都看向了小跑进来的太监。


    “大王,隋军兵临城下了。”


    太监一脸惊恐的下跪,随后大声的喊道。


    “什么?”


    “这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这么快?”


    ......


    一时间,在场的文武百官表情惊骇,惊恐,不由自主的喊道。


    快,太快了。


    按照他们的消息和想法,隋军起码还需要几天的时间。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


    他们的消息都是两天前的。


    这两天隋军四处击杀高句丽斥候,根本就没有消息能传到平壤城。


    “该死,隋军都兵临平壤城了。”


    “孤还不知道,孤要你们做什么?”


    高句丽王闻言,大怒的吼道,但他更多的是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