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填鸭式教学

作品:《四合院,父亲是元帅,我要躺平了

    方才那架P2V侦察机俯冲时掀起的狂风,此刻仍在她的耳膜里嗡嗡作响。


    她下意识摸了摸脖子——那里还残留着被冲击波掀起的砂砾刮出的血痕。


    "娄同志,喝口水。"钟山岳不知何时站在面前,递来的搪瓷缸子里飘着几片粗茶叶。


    这个轧钢厂党委书记的军大衣领口还沾着炮火掀起的灰尘,脸上却带着逛菜市扬般的悠闲。


    "钟...钟书记..."娄晓锦的嗓音像被砂纸磨过,"刚才那门炮..."


    "哦,你说那个啊。"钟山岳嘬了口茶水,随意地指了指远处冒烟的炮位,"小聂搞的试验品,说是用了什么闭环控制理论..."他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我也不懂,反正能揍下美国飞机就是好炮!"


    娄晓锦的瞳孔猛地收缩。


    她哥伦比亚大学的导师曾断言:没有十年工业积累,中国连合格的高炮轴承都造不出来。可刚才那门炮的俯仰机构,分明达到了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水准!


    "您是说..."她一把抓住钟山岳的袖口,"聂锋,他,他........"


    "哎!怎么说话呢!"钟山岳佯怒地拍了下膝盖,却又忍不住得意地咧嘴,


    "不过那小子确实疯,他的107火炮和金陵37冲弄出来,把提前抵达大夏的苏联专家都吓尿了!


    这些专家原本是要进驻轧钢厂的,得了,这会连高层都把他们按下。"


    码头的探照灯突然亮起,照亮了娄晓锦惨白的脸。


    她突然想起那本德文手册里夹着的便签......聂锋狂草的字迹写着:"第37页公式有误,不适配大夏现有的工业基础,正确参数见背面。"当时她还嗤之以鼻...


    "娄工!"技术员突然跑来,手里举着个扭曲的金属片,"您看这个!"


    那是从坠机残骸飞来的弹片,上面清晰刻着两行小字:


    红星轧钢厂特殊车间


    公差±0.002mm


    娄晓锦的指尖抚过那些冰冷的刻痕,突然打了个寒颤。


    这种加工精度,连她参观过的克虏伯工厂都难以稳定实现。


    而聂锋,居然用大夏国那些老掉牙的机床做到了?


    "钟书记..."她猛地抬头,"聂厂长他...到底是什么人?"


    钟山岳摸出包"大前门"香烟,慢悠悠地点上:"要我说啊,他就是个..."话没说完,港口突然警报大作。


    四架F-86"佩刀"战斗机正从海平面呼啸而来,机翼下的火箭弹发射巢在火红色的日出下泛着冷光。


    "全体隐蔽!"警卫员扑过来要拉钟山岳。


    "慌什么?"钟山岳却掸了掸烟灰,眯眼望向天空,"咱们的''农机专家''不是还在验收设备吗?"


    仿佛回应他的话,远处山脊线上突然腾起六道火龙,


    那是部署在二线的改进型火箭炮,弹体上同样烙着"红星"钢印。


    美军机群像受惊的鸟群般四散爬升,其中一架的副油箱被直接命中,拖着火舌栽向远海。


    娄晓锦呆立在漫天火雨中,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甘愿交出家族产业。


    在这个钢铁与怒火交织的新世界里,聂锋这样的疯子,才是真正的..."Game ger"。


    .........


    红星轧钢厂,几辆高级别的吉普车驶入。


    如今的轧钢厂也是鸟枪换大炮了,以前的保卫科,全部纳入军方,原本退役的那些保卫科干部重新穿上了军装。


    宋远桥这个原来的保卫科长,也是原地起飞。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特殊车间。


    安保要有,级别也要有。


    当然这一切,聂锋都懒得搭理。


    昨晚渤海湾的炮响一夜。


    特殊车间门口,几位首长从车上下来。


    朱同负责接待,他站在一旁,“叶主任,荣司令。”


    两个人,一个是军管会主任,另一个既是四九城的市长,也是总参,还是华北军区司令。


    “呀朱同,听叶主任说,你昨晚去了那啥?”荣司令开玩笑的说道。


    朱同挠了挠头,即使是朱同这样的人,在他们的眼前也都不过是小弟。


    这两位的级别,实在是太高了。


    叶主任属于是他的直属上司,还好,但荣司令接触的确实不多。


    “去了,但是.......”


    叶主任推了推眼镜,严肃道,“但是什么?是因为看见他们的船进来,你无能为力,还是恨不得冲上去跟人肉搏?”


    朱同叹了口气,“我........”


    “你啊,就是胡闹!拿着鸡毛就当令箭,荣司令让你协防,不是让你冲锋陷阵。”叶主任指着朱同的鼻子。


    刚准备开喷呢,荣司令摆手道,“好了还了,特野出来的,就没怂货。”


    说着荣司令看着特殊车间的大门紧闭,却传来了机械还有钢铁击打的声音。


    “这小子,一晚上没休息?”


    朱同摇了摇头,“首长,是的。”


    .......


    轧钢厂特殊车间的大门缓缓开启,扑面而来的是刺鼻的化学药剂味和金属灼烧的气息。


    荣司令和叶主任站在门口,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


    车间尽头被改造成临时教室,三十多名大学生挤在长条木凳上,每个人面前都摊开着厚厚的笔记本。


    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化学方程式,左侧是关于抗生素发酵工艺的流程图,右侧则是三酸两碱的工业化生产步骤。


    聂锋背对着门口,正在黑板上奋笔疾书。


    他左手握粉笔,右手拿着根钢管当教鞭,敲打着反应釜示意图:"记住!接触法制硫酸的关键是钒催化剂,温度必须控制在400-420度——"钢管"铛"地戳在温度区间上,"差一度,产量掉三成!"


    叶主任弯腰捡起地上飘落的讲义,瞳孔骤然收缩。


    纸上印着《青霉素工业化生产二十问》,每个问题后面都用红笔标注着"操作要点"..........


    这根本不是理论教材,而是赤裸裸的生产手册!


    "同志们看这里。"聂锋突然转身,沾满粉笔灰的脸在灯光下泛着青白,


    "昨天有同学问,为什么我们的发酵罐要加装铜质冷却管?"


    他抓起讲台上的玻璃瓶,里面泡着段锈迹斑斑的钢管,


    "因为美国禁运不锈钢!但用铜管加聂氏缓蚀剂——"


    他晃了晃另一瓶蓝色液体,"寿命能延长八倍!"


    后排突然站起个戴眼镜的女生:"厂长,那缓蚀剂配方..."


    "每人发三份,丢了找保卫科补。"聂锋随手从讲台下拖出个木箱,里面整齐码着牛皮纸信封,


    "记住,到了地方厂先检查蒸馏水纯度,不达标的用第7页方法处理..."


    荣司令的指尖微微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