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冰火两重天

作品:《四合院,父亲是元帅,我要躺平了

    需要稍微调整婴喜爱,这时候,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


    "进来。"他头也不抬地说道。


    门开了,李怀德那张圆脸上堆着谄笑:"聂厂长。"


    “小德啊,有事儿?没事就滚蛋,我忙着........”


    聂锋手中的铅笔一顿,抬眼看见军管会主任朱同正倚在门框上,手里晃着一份文件,笑得像个偷了鸡的黄鼠狼。


    "哟,同哥,什么风把您吹来了?"聂锋放下铅笔,故意拖长了音调,"该不会是来查我小金库的吧?"


    朱同大摇大摆地走进来,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查你?我还想多活两年呢!"他掏出包大前门,扔给聂锋一支,"给你看个好东西。"


    李怀德识趣地关上门退了出去。


    聂锋接过烟,顺手拿起桌上的Zippo打火机——这是他从美军俘虏那儿顺来的战利品。


    火苗窜起时,他瞥见朱同手里的文件上"黑市药价"几个刺眼的大字。


    "怎么?"聂锋吐了个烟圈,"你咋改行当药贩子了?"


    朱同冷笑一声,把文件拍在桌上:"你瞅瞅,盘尼西林黑市价涨了八倍!老百姓都快吃土了,有人却在发国难财!"


    聂锋翻开文件,眼神渐渐冷了下来。


    报表上清晰的箭头最终指向同一个名字——娄氏制药厂。


    "娄振华..."聂锋轻轻叩着桌面,"这老狐狸胆子不小啊。"


    窗外传来轧钢机的轰鸣声,聂锋走到窗前,望着厂区林立的烟囱。


    1950年底的华夏,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


    朝鲜战争爆发后,全国进入战时经济状态。


    物价飞涨,物资紧缺,特别是药品和粮食。


    上海等地的资本家趁机囤积居奇,一盒盘尼西林的价格能顶普通工人半年工资。


    更糟的是,联合国对华实施全面禁运,连医用酒精都成了管制物资。


    前线的伤员因为缺药,轻伤感染致死的案例比比皆是。


    聂锋掐灭烟头,转身问道:"同哥,你打算怎么办?直接查封?"


    朱同摇摇头:"娄振华背景复杂,跟不少民主人士有交情。贸然动手,影响不好。"他意味深长地看着聂锋,"所以我来找你参谋参谋。"


    聂锋突然笑了:"好家伙,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他走回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推到朱同面前:"巧了,我正打算找娄振华''谈谈心''。"


    朱同翻开一看,是份《娄氏制药厂公私合营方案》,连公章位置都预留好了。


    "你小子..."朱同哭笑不得,"早就盯上人家了吧?"


    聂锋耸耸肩:"我这是帮娄老板进步。你看啊——"他掰着手指数道,"第一,合营后国家控股,黑市买卖自然杜绝;第二,自主研发,将制药厂兼并,不依赖进口;第三..."他眨眨眼,"娄振华还能落个''爱国资本家''的好名声,多划算?"


    朱同哈哈大笑:"你他娘的就是个活土匪!"随即正色道,"不过这事儿得办漂亮了,娄振华可不是省油的灯。"


    "放心,"聂锋露出标志性的危险笑容,"我最擅长跟''进步人士''讲道理了。"


    聂锋拿出一张手绘的全国药品供应地图。


    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红蓝箭头和数字,像一张作战地图。


    "同哥,你知道现在全国一个月能生产多少支盘尼西林吗?"聂锋用铅笔敲了敲地图上的一个红点。


    朱同凑近看了看:"听说上海那边新建了个药厂..."


    "月产量不到五万支。"聂锋冷笑一声,"还不够一个野战医院用一周的。"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支装在玻璃管中的盘尼西林样品,在手中轻轻转动。透明的玻璃管里,淡黄色粉末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就这点玩意儿,黑市上能卖到两根金条一支。"聂锋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知道为什么吗?"


    朱同摇摇头,聂锋已经走到黑板前,用粉笔画了三个大圈。


    "第一,菌种。"聂锋在第一个圈里写下"青霉菌株","美国人把高产菌株当战略物资管控,我们现有的菌种产量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


    粉笔在第二个圈里写下"发酵技术":"第二,生产工艺。温度控制、培养基配方、无菌环境,每个环节都卡脖子。"


    最后一个圈里是"提纯工艺":"最要命的是这个。咱们现在用的还是酸碱萃取法,损耗率高达60%,而美国人已经用上离子交换树脂了。"


    粉笔"啪"地折断,聂锋转身时眼中带着少见的凝重:"同哥,这不是简单的商业问题,而是一扬科技战。"


    朱同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我听说香港那边..."


    "对,走私。"聂锋走回桌前,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叠照片,"这是上个月海关查获的。一船香蕉里藏着两百支盘尼西林,全是用过的空瓶重新灌装的假药。"


    照片上,发霉的香蕉堆里散落着破损的药瓶,几个海关人员正戴着口罩检查。


    "更恶心的是这个。"聂锋又扔出一份文件,"某些''爱国商人''从印度进口氯霉素,换个包装就当盘尼西林卖。知道氯霉素副作用多大吗?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朱同猛地拍桌:"这帮王八蛋!"


    聂锋却突然笑了,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小铁盒:"所以我才要拿下娄氏制药厂。你看这个——"


    铁盒里整齐排列着六支密封试管,标签上写着"P-51菌株"。


    "这是......?"


    "聂锦山从朝鲜战扬送回来的战利品。"聂锋压低声音,"美军野战医院的青霉菌种,产量是咱们现有菌株的五倍。"


    朱同倒吸一口凉气:"老聂,这......"


    "别激动,还有更好的。"聂锋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叠图纸,"这是美国默克公司的发酵罐设计图,虽然只是基础型号,但够我们消化一阵子了。"


    图纸上密密麻麻的英文标注旁,已经有人用红笔做了详细的中文批注。


    聂锋重新点起一支烟,烟雾中他的眼神锐利如刀:"同哥,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非要娄氏制药厂不可了吧?"


    他在烟灰缸里按灭烟头:"娄振华的厂子有现成的蒸汽灭菌设备和灌装线,只要改造发酵车间,三个月内我们就能实现月产二十万支。"


    朱同突然想起什么:"等等,提纯技术呢?你不是说......"


    "这个嘛......"聂锋神秘一笑,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些棕色颗粒,"离子交换树脂的替代品,咱们自己的土办法。虽然效率低点,但原料遍地都是——这是用花生壳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