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吸引器!出血点!

作品:《急诊科医生:开局大师级心肺复苏

    掌心下的胎动像一尾小鱼轻啄,罗峰眼前闪过手术时那个完美避开子宫的分离动作。


    张建军突然掏出手机,屏保是他们夫妻在工地前的合影,阳光下笑得像两个单纯的孩子。


    “等娃出生,“


    他抹了把脸,水泥灰在脸上划出白道,


    “能跟您姓不?“


    罗峰失笑,顺手调整了输液速度:


    “叫张罗的话,听着像药材。“


    他指了指胎心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


    “这小家伙将来要当建筑师的,对吧?“


    走廊传来脚步声,安琪抱着查房记录本站在门口。


    她看见张建军正笨拙地给罗峰看工地图纸,而孕妇枕边摆着个用输液管编的爱心。


    是护士站姑娘们连夜做的。


    阳光斜斜照在“医者仁心“的锦旗上,那抹金红色比任何红包都鲜艳。


    外科主任陈教授的办公室


    陈教授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手术录像,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钢笔。


    画面中,罗峰的手法精准得近乎艺术


    47度角分离妊娠期阑尾系膜,电刀在狭窄的盆腔内游走如鱼,全程未触碰到膨大的子宫壁。


    “这不可能……”


    陈教授低声喃喃,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反复拖动进度条,将关键帧与约翰霍普金斯的最新论文对比。


    分毫不差,甚至更胜一筹。


    “二十二分钟……”


    他瞥向墙上的时钟,仿佛在确认时间流速是否正常。


    这种级别的妊娠期阑尾切除术,即便他自己主刀,至少也需要四十分钟。


    而罗峰,一个档案里连阑尾手术记录都没有的年轻医生。


    竟能打破行业极限?


    钢笔“咔”地一声被按回桌面。


    陈教授突然起身,从书柜深处抽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扉页上烫金的“天才培养计划”字样已有些褪色。


    这是他为寻觅真正的外科苗子准备的方案,尘封多年,从未启用。


    “罗峰……”


    他念出这个名字时,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发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拨通电话时,陈教授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急切:


    “安排明天的胆囊手术,6号术间,用达芬奇机器人。”


    他顿了顿,指尖轻叩桌面上罗峰的手术截图,


    “对,邀请滨海市人民医院的罗峰医生担任二助。


    就说……我想亲眼看看他的‘47度角’在腹腔镜下的表现。”


    挂断电话后,他重新播放视频,定格在罗峰反手打结的瞬间。


    窗外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屏幕上那道年轻的身影重叠。


    “冷风计划……终于等到你了。”


    罗峰刚查完房回到值班室,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他放下病历本,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号码。接通后,一个沉稳的男声传来:


    “是急诊科的罗峰医生吗?我是陈宁。“


    罗峰的手指微微一顿。


    陈宁。这个名字在医学界如雷贯耳,是国内腹腔镜手术的权威,


    他曾在《中华外科杂志》上读过陈教授关于微创技术的系列论文。


    那些创新的手术入路设计曾让他反复研读至深夜。


    “陈教授您好。“


    罗峰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轻,像学生面对敬仰的导师。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白大褂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


    “我看了你昨天那台妊娠期阑尾切除术的录像。“陈教授的语气带着外科医生特有的精准,


    “47度角分离系膜的手法,很精彩。“


    罗峰的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解剖图上,那上面标注的角度与他在手术中的判断分毫不差。


    他想起系统光幕上闪烁的【大师级阑尾炎】字样,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病历纸边缘。


    “明天有台复杂的胆囊手术,“陈教授继续道,


    “我想邀请你担任二助,用达芬奇机器人。“


    电话里传来钢笔轻叩桌面的声响,


    “6号术间,早上八点。“


    监护仪的滴答声从走廊飘进来,罗峰看着自己映在玻璃窗上的倒影。


    镜中的年轻医生与这个月前那个在县医院值夜班的住院医重叠在一起。


    那时他只能对着陈旧的手术录像反复揣摩陈教授的技术,而现在。


    “荣幸之至。“


    罗峰听见自己说,声音里有种久违的、近乎学徒般的雀跃。


    他瞥见桌上摊开的《腹腔镜手术精要》,书页正停在陈教授撰写的那一章,页边是他密密麻麻的批注。


    挂断电话后,罗峰拿起保温杯抿了一口。


    枸杞的甘甜在舌尖漫开。


    “距离伟大的医生更近了一步。”


    窗外,暮色中的医院灯火渐次亮起,像无数等待被点亮的术野灯。


    办公室。


    陆继明手中的钢笔“啪“地折断,墨汁溅在最新一期《中华外科杂志》的封面上。


    那本印着陈宁教授专访的特刊。


    墨水晕染开,将陈宁的面容一点点吞噬。


    “陈教授邀请他?“


    镜片后的瞳孔剧烈收缩,他抓起电话又狠狠砸回座机,


    “一个连规培档案都不全的县医院土包子?“


    杨青青鲜红的指甲按住他颤抖的手腕:


    “陆主任,您先别急...“


    她翻开手机相册,调出护士站偷拍的画面。


    罗峰正对着解剖图比划角度,桌上摊开的正是陈宁的经典著作《微创外科革命》,书页上密密麻麻全是批注。


    “不如...我们一起去看看?“


    她凑近陆继明耳边低语,香水味混着淡淡的消毒水气息,


    “达芬奇机器人...您不是一直想...“


    陆继明突然扯松领带,喉结上下滚动。


    墙上约翰霍普金斯的访问学者拒信在阳光下刺痛他的眼睛。


    那封他读了无数遍的拒绝函,此刻仿佛在嘲笑他。


    “备车。“


    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白大褂衣角带翻了那杯冷掉的咖啡。


    深褐液体慢慢浸透陈宁教授的封面照片,像一道丑陋的伤疤。


    罗峰靠在5号手术室的观察窗前,左手捧着那个掉漆的保温杯,右手食指有节奏地轻敲杯壁。


    枸杞在茶水中沉浮,映出他专注的侧脸。


    透过双层玻璃,他能清晰看见主刀医生手中的电刀划开患者腹壁。


    一缕轻烟升起时,他眼前半透明的系统面板自动展开:


    【观摩胆囊切除术:经验值+1】


    【当前胆囊解剖熟练度:Lv.3(业余)→Lv.4(入门)】


    “原来胆囊三角要这样暴露...“


    罗峰无声自语,目光锁定主刀医生分离胆囊管的动作。


    那双手在无影灯下稳如机械,钳尖与胆总管始终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保温杯里的水面突然泛起微波。


    系统光幕随着主刀变换角度而闪烁:


    【关键解剖点标注中...】【胆囊动脉变异分支(危险区)→标记完成】


    手术室里突然响起主刀的声音:


    “吸引器!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