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舆论发酵

作品:《急诊科医生:开局大师级心肺复苏

    手术室内,罗峰徒手完成显微血管缝合的录像被同步投放在大厅屏幕上。


    整个急诊科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后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


    “这……这怎么可能?!”


    朱非凡手中的止血钳“咣当”掉在地上,他盯着屏幕,脸色煞白。


    罗峰的操作完全违背医学常识——没有显微镜辅助,


    仅凭肉眼完成0.1毫米精度的缝合,这根本不是人类能做到的!


    高富贵站在角落,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阴鸷至极。


    他掏出手机拨通白晓晓的电话,语气强硬:


    “白记者,立刻停止直播罗峰的镜头!


    否则——”


    “你是谁?我们很熟吗?”


    白晓晓冷声打断,直接挂断电话。


    高富贵脸色瞬间铁青,手指捏得咯咯作响。


    他没想到,连一个小小的记者都敢当众打他的脸!


    直播间内,舆论正在疯狂发酵。


    陈宇原本得意洋洋地看着弹幕里刷屏的质疑——


    “肯定是摆拍!”


    “大专生会显微缝合?骗鬼呢!”


    然而,一条醒目的弹幕突然炸开:


    “老子这条命就是罗医生救的,你们算什么东西!”


    镜头猛地转向声音来源——陆非,那名曾被罗峰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矿工,


    此刻正举着康复的手臂,怒目圆睁地站在人群中。


    他身后,十几名被罗峰救治过的患者家属纷纷站出来,举着病历和检查报告高喊:


    “罗医生是清白的!”


    陈宇脸色骤变,急忙示意导播切画面,可已经来不及了。


    弹幕瞬间反转:


    “患者集体作证!黑子脸疼不疼?”


    “@卫健局查查谁在买水军!”


    震惊反转阶段(徒手缝合曝光)


    “卧槽!!!徒手缝0.1血管?!这手是Ai做的吧!“


    “医学狗跪了...这操作教科书都不敢这么写!“


    “朱非凡钳子都吓掉了哈哈哈哈!脸疼吗专家?“


    “建议查查罗医生是不是外星人!“


    更致命的是,白晓晓的备用镜头突然捕捉到陈宇西装口袋中滑落的红包,


    上面赫然印着高氏医疗的logo。


    画面被放大特写,直播间彻底炸锅——


    “实锤了!高家花钱黑罗峰!”


    “实锤了!!!高氏医疗logo的红包!截图了!“


    “陈宇西装里掉的是良心吧?收钱黑救命恩人?“


    “@纪委@反贪局这条产业链不查说不过去了!“


    “直播事故!年度打脸现场!高富贵脸都绿了!“


    “关掉直播!立刻!”


    高富贵对着对讲机怒吼,可保安已经冲进控制室,一把架起陈宇。


    “你们干什么!我是记者!我有权——”


    陈宇挣扎着,却被保安拽出镜头范围。


    白晓晓趁机夺过主控权,将镜头对准罗峰的手术录像,高声宣布:


    “各位观众,这才是真相!


    罗峰医生正在用实力挽救生命,而某些人却在用肮脏手段打压天才!”


    高富贵浑身发抖,眼睁睁看着自己精心布置的局被撕得粉碎。


    他猛地转身,却撞上黎洪斌冰冷的视线。


    “高主任,”


    黎洪斌缓缓开口,


    “医院会议室的监控,刚好拍到你‘修理电路’的精彩操作。”


    走廊尽头,罗峰脱下手套,对沸腾的舆论浑然不觉。


    王小贝红着眼眶递来毛巾:


    “罗医生,我们赢了……”


    罗峰擦了擦手上的血渍,目光平静地望向抢救室——


    那里还有三名危重矿工等待手术。


    “比赛还没结束。”


    他转身推开门,


    “救人要紧。”


    .......


    一个小时之后。


    手术室内,监护仪的警报声仍在尖锐鸣响,


    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已被罗峰那双仿佛被施了魔法的手牢牢攫住。


    王申君站在手术台旁,布满皱纹的手悬在半空,指尖微微颤抖。


    他亲眼看着罗峰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那例复杂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复位——


    这个他25年前创下30分钟纪录的术式,竟被一个年轻人以近乎羞辱的速度刷新。


    “这不可能......“


    王申君的声音嘶哑得像是砂纸摩擦。


    他下意识摸向自己白大褂内袋里的怀表,


    那是他当年破纪录时医院颁发的纪念品。


    “我用了三十年才......“


    手术灯刺眼的白光下,罗峰正用石膏绷带固定伤者手臂。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每个细节都精准得如同机器编程,却又带着医生特有的细腻——


    在包扎最后一道绷带时,他特意将边缘折成圆角,避免摩擦患者皮肤。


    “患者尺神经压迫已解除。“


    罗峰抬头看向监护仪,生命体征曲线平稳上升,


    “术后注意观察末梢血运。“


    手术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


    器械护士王小贝手中的托盘微微倾斜,消毒棉球滚落在地,发出轻微的“啪嗒“声。


    这个声音像是打破了某种魔咒,


    麻醉科主任韩军突然摘下眼镜,用力揉了揉眼睛。


    “15分23秒。“


    韩军看向墙上的计时器,声音发紧,


    “比王主任当年的纪录快了将近一倍......“


    走廊外,实时转播的大屏幕前已经聚集了上百人。


    当计时器定格的那一刻,不知是谁先拍了下手,紧接着掌声如潮水般席卷整个急诊大厅。


    有人开始跺脚,有人吹起口哨,几个年轻护士甚至红了眼眶。


    “牛逼!“


    一个穿着矿工服的壮汉振臂高呼,他手腕上还打着罗峰半小时前处理的夹板,


    “这才叫医生!“


    转播镜头扫过评委席——王申君的学生、


    现任骨科副主任张建军正艰难地吞咽着唾沫,手中的评分表被攥得皱皱巴巴。


    二十五年前,他亲眼见证老师创造那个传奇纪录时,


    曾以为那将是骨科领域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


    “骨折复位初级?“


    张建军喃喃自语,突然狠狠将评分表拍在桌上,


    “这特么叫初级?!“


    评委席最右侧,高富贵的金丝眼镜反射着冷光。


    他盯着屏幕上罗峰的特写镜头,看到年轻人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却在转身时悄悄用袖口擦去—


    这个细节被高清摄像机捕捉,在直播画面中格外清晰。


    “装模作样......“


    高富贵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却见直播弹幕突然爆发:


    “看到没!罗医生擦汗都背对患者!”


    “细节见人品啊!某些专家学着点!”


    “@国家卫健委这种医生不该评优?“


    手术室内,罗峰正在脱手套。乳胶手套剥离时发出轻微的“啪“声,露出他修长的手指——


    指腹上有几道新鲜的勒痕,是刚才复位时被骨折端刮伤的。


    “罗医生!“


    王小贝惊呼,急忙递来碘伏棉签。


    罗峰摇摇头,转身对巡回护士说:


    “准备下一台,3床是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需要立即清创。“


    他的声音平静得仿佛刚才只是完成了一次常规换药,


    而不是打破了一个延续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纪录。


    但当他经过王申君身边时,老人突然伸手拦住他。


    “你跟谁学的?“


    王申君的声音沙哑得可怕,


    “南方医科大的李教授?还是军医大的李教授?“


    罗峰停下脚步。


    无影灯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让人看不清表情。


    “《实用骨科学》第3版,第217页。“


    他轻声说,“您写的。“


    王申君如遭雷击般后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