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择吉日开店

作品:《穿越七零,三娃娇妻有点虎

    沃正阳的妹妹今年也上了高三。


    她撒娇地替爸爸揉着肩膀,也帮着妈妈做工作。


    “爸,不怕的,等我考上大学,很快就也工作了,一家四口人都能挣钱,难道还怕还不起贷款?”


    王艳平一拍大腿,豪情万丈地大力喊叫了一声。


    “哎呀!就是,我就不信,我的手艺招揽不到客人!老沃,小海都说了,你书画都会点,赶紧给我未来的美发厅做个宣传单——不,不,要做宣传画册!”


    她在小屋里激动得团团乱转。


    “这事可得尽快着呢,我这就去,去找最新的明星大头照,复印去!还有,男的女的都要,还要再想几句响亮点的广告词!”


    沃正阳挠挠头。


    “这样说,让我用巧手,点亮你的美——你看这样行不?”


    “得了,这什么啊?真是土气死了!”


    他妹妹直嚷嚷,“叫爸爸想啊,咱爸可是宣传科的!”


    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一会就传遍了整个大巷子。


    这不,一会儿,就有邻居们看着热闹,凑了过来。


    “老沃啊,听说你们家和小海家,今个儿去市中心,去看房子了?”


    隔壁的王婶犹豫着问,“那新修的高楼房,那么贵,可要把你们家底全花光了?”


    王艳平笑呵呵地答着。


    “对的,就是要全花了!小海说了,这物价啊,到时候会涨得厉害,几年就涨一倍,工资收入啊,都会跟着涨的。你们倒是想想,这钱啊,留着有啥用?几年后说不定,只能买到一半的东西了!”


    吴婶和隔壁的几个邻居一听都奇了,越聚越多,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那我们也候买房啊,钱不够咋办呢?”


    王艳平斩钉截铁地说。


    “不够就去借!借不到亲戚的,就借银行的。不瞒你们说啊,我今个儿问了,银行都愿意借钱给我们私人买房子,还说是新政策!”


    “哎呀,那可不行。”


    吴婶一听,就缩了缩脖子,叫了出来。


    “那可是国家的钱啊,怎么赶欠呢,我可不敢欠的!”


    王艳平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


    “瞧你,就那芝麻大点的胆子!平时声音叫得是最大的,临事儿上,就怕了。反正啊,大家要记住,这次拆迁拿到的钱,可别要留着,能买多大就买多大,还要借着钱买!小海说啊,那些流氓抢地皮,就是因为地皮以后值钱啊!借来的钱,不买白不买。”


    小海和邵胜听着窗外,邻居们隐约的笑语,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由衷的笑意。


    在此之前,整个棚户区居民的命运是完全不同的。


    两年前,大家就被王大全带着流氓吓走了,搬了家。


    以极低的价格贱卖了自己的房子,这些人都属于赤贫。


    被迫搬到了更加偏远的郊区,住在农村附近,而大院里邻居们也都作鸟兽散,彼此失散在城市里。


    怔怔的看着另一种不同的轨迹,小海心中潮起潮落,直到廖奶奶担忧地摸了摸他的头,才醒过了神。


    “总之就是这样了,我租了那里的一间门面,我想,在小区外面再开一个零售店。”


    小海刚刚已经和水花和廖奶奶说了房子的事。


    怕他们压力大,根本没敢说贷款一百万的事,只说租了一年而已。


    “不是那种小杂货,是正经的零售店,油盐酱醋、零食点心、牙膏肥皂,常见的所有日用品。”


    小海耐心解释,邵胜早就和他商量了一个适合他们做的营生。


    搬了新家,就不要起早贪黑的做吃食了。


    两个人一起看看店,他再帮忙进货,就轻松很多,应该是完全可行的。


    这时候,绝大多数零售店都是做的柜台生意,东西放在玻璃柜台里和货架上,顾客无法接触。


    过几年,摆在货架上,凭人自选的便利店和小型超市才开始流行。


    刚刚有人干的时候,可是格外时髦,而且店员也特别的轻松。


    但却极不被看好。


    外国片子里,大家倒是看过那些超市。


    还可以自己进去选的?


    可是,总有不法的人,东西被人偷了可怎么办呢?!


    “那里可是富人区,人员素质是好的,先试试开架售货,损失应该不会太大。”


    邵胜肯定地道,“客人少时,就她们自己看着。假如人流多了,就再雇佣营业员。”


    水花和廖奶奶懵懂地听着,只觉得完全不能置信。


    “租金……会不会很贵?买那么多货,会不会亏本?”


    廖奶奶心里发慌,手抖得厉害。


    “小海,要是亏了,能不能退掉房子,货能不能退?”


    “都可以的。”


    小海笑眯眯地抱住了奶奶,又拉着水花粗糙的手。


    “你们就放心吧,稳赚不赔的,万一真做不好,咱们再做吃食去,又不是没吃过苦。”


    水花好半天都没说话,忽然鼓足勇气。


    “不怕的!不会做不好的,你不要担心我们。你得好好上大学的。”


    “对,对。”


    小海心里酸涩,笑着说。


    “那你们两位到时候看看店,给家里赚点零花钱,给我交学费。”


    ……


    房产手续很快办好了。


    银行作为个人房贷的试点,和各房产公司都开通了快速贷款协议。


    没有那么繁复的手续,小海家和王艳平家,都以房产作做抵押,全额贷到了想要的数目。


    小海亲自跑了几天。


    还委托房产部的王经理做了便利店需要的简单装修,把两百平米的店面分成了两块,前面做开架的货架,后面暂时充当仓库。


    接着是去订定特定的货架,然后就是联系了日用品的本地代理商,将常见的日用品和食品类的进货渠道搞定。


    而隔壁不远处,王艳平家的美发厅也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


    王艳平的丈夫不愧在宣传科做了多年。


    你还别说,他还有几把刷子的。


    在亲自跑了全市的好几家大理发店,踩点学习了以后。


    店面的设计竟然做得的有模有样的。


    一分钱的设计费都没花,硬是把王艳平理想中的店面做了出来。


    窗明几净的门面,颜色鲜亮,不落俗套的招牌。


    门前竖立着,旋转着的三色灯柱。


    一排排崭新的理发椅、落地大镜子、洗头台,还有崭新的全套理发用具。


    展示的货架上,还有墙上,被放大印刷的明星大头照的画册,还有宣传手册,摆得满满当当。


    另一边,则是一罐罐五颜六色的染发剂和护发素等。


    一切都在一点点的充实着。


    两家新开张的店面,就等着某天鞭炮齐鸣,择吉日营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