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徐涟亲帅中军

作品:《末世儿女情

    玄色龙袍常服衬得徐涟身姿愈发挺拔,他立于殿前,甲胄已齐。


    殿外,朝臣们垂首肃立,鸦雀无声,唯有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为这场静默的送别添上肃杀之音。


    明若款款上前,端起一盏温酒。


    “夫君,”她声音清越。


    “此去,盼你凯旋。”


    无论阶下群臣如何高呼万岁,在她眼中,他先是她的夫君,而后才是这一国之主。


    徐涟深情地望着她,接过酒杯时,指尖不经意拂过她微凉的手背。


    “嗯。”他低声回应,喉头微动,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烈酒入喉,灼烧感直抵肺腑,他转身而去。


    向前走了几步,又转身凝视着她:“娘子……万望珍重,更要……”他目光下移至她微微拢起的小腹,声音压得很低。“护好我们的孩儿。”


    此刻,八百里加急军报——明国大军压境,连日猛攻,边城烽火已燃!


    徐涟收起眼中温情,翻身上马。


    “传令中军!”


    “星夜兼程!告诉守将,死守三日——三日之内,孤必至!”


    马蹄踏碎宫砖,玄色披风迎风翻卷,顷刻间,君王的身影早已融入军阵,朝着烽烟弥漫的边境飞奔而去。


    海州城已在明国十万大军的重围下,整整苦熬了十五个昼夜。


    城墙内外,硝烟弥漫,厮杀声不绝于耳。


    海州刺史赵翔,身先士卒,领着城中寥寥可数的守军与自发抗敌的百姓,勉力支撑着摇摇欲坠的防线。


    每一次擂石滚下,每一次箭雨倾泻,都伴随着血肉横飞和无尽的悲鸣。


    早在明军围城之初,赵翔就已派出死士,几经周折将十万火急的求援战报送达了奚都。


    终于,他盼来了曙光:新登基的奚国国主徐涟,已亲自率领三万奚国精锐,星夜兼程,驰援海州!


    战报上只有一行字,却又重逾千斤—— “固守十五日日,援必至!”


    十五日!


    赵翔紧攥着这纸沾满血迹与汗渍的战报,思绪复杂。


    城上每一个疲惫不堪的面孔,每一块焦黑的墙砖,都压在他肩上。


    无论付出何等代价,哪怕玉石俱焚,他也必须在这明军的狂涛中,为那三万援军、为身后的一国子民、更是为了国君亲口下达的这道死令,守住海州三天三夜!


    然而,胜利的希望并非单向传递。


    明国散布在广阔疆土上的无数暗探、斥候,早已捕捉到了奚国大军紧急调动的动向。


    密报如雪片般飞入明军主帅营帐:那前来挑战的援军主帅,正是新晋的奚国国主,徐涟!


    明军帅帐之中,太子刘辉的面色阴沉得能滴下水来。


    他曾不止一次从父皇口中听到过这个名字——徐涟。


    “禹都!”这两个字深深扎在刘辉心底。


    那座至关重要的禹都,便是毁在眼前这个徐涟手中!


    父皇当年那痛惜又无奈的眼神,此刻清晰地浮现在刘辉眼前,点燃了熊熊的屈辱与怒火。


    “徐涟……” 刘辉的牙齿几乎要咬碎。


    好一个徐涟,的确是个硬茬!


    但这一次,就在这海州城下,他刘辉要亲手将这新仇旧恨一并清算!


    他要用徐涟的惨败,用奚军的鲜血,洗刷掉父辈失去禹都的耻辱,让徐涟这个新君的光环彻底熄灭!


    “传令!” 刘辉猛地拍案而起,声音冰冷刺骨,充满了孤注一掷的暴戾。


    “全营不惜一切代价,强攻!强攻!


    本太子要在徐涟的援军抵达之前,亲眼看到海州城破!看到赵翔的人头,挂在城楼之上!”


    明军的攻势骤然变得更加疯狂、密集,如同被激怒的困兽,抱着着对主将复仇意志的恐惧与亢奋,悍不畏死地扑向伤痕累累的海州城墙。


    徐涟大军营帐。


    徐涟深知长途奔袭凶险万分,敌军主将刘辉向来狡诈,绝不会坐视他大军直抵海州城下。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扫过帐下诸将。


    “冯闵何在?”


    “末将在!”一员魁梧将领应声出列。


    “命你为先锋!”


    徐涟的命令斩钉截铁,“率我中军两千精锐,轻装简从,多配骑卒、强弩与火油弹。即刻出发,走楚州官道旁的密径小路,昼夜兼程!


    记住,此行非为破敌,是为‘探敌’——务必将刘辉的注意力引向你们,更要探明他是否已分兵设伏!


    无论遭遇何等阻击,不可恋战,以保存实力为上,一旦发现敌踪,立刻示警!”


    “末将领命!”冯闵眼中燃烧着战意,抱拳而去。


    顷刻间,两千精兵尽出,卷起滚滚烟尘消失在官道之上。


    淮河南岸,楚州境内,一片被河汊纵横环绕、芦苇茂密如海的高岗。


    这里名唤“落马坡”,是驰援海州的必经之路。


    刘辉一身轻甲,带着亲卫悄然立于芦苇荡中,眺望着北方大道卷起的淡淡烟尘。一个脸上带着疤的斥候刚刚禀报完毕。


    “徐涟果然动了……”刘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冯闵?两千人?哼,倒是谨慎的试探。”


    他接过亲兵递来的水抿了一口,目光灼灼,“想试探我有没有在此设伏?正好!徐涟这老狐狸想来个反包围……我便送他份大礼!”


    他转向身旁副将:“传令!左卫营两千五步卒伏于坡东芦苇深处,多备引火之物、强弓劲弩;


    右卫营两千五百骑兵藏于西侧矮丘密林之后。


    待冯闵部前锋彻底进入伏击口袋,以三支响箭为号。


    左卫先用火矢、滚石招呼,待其阵脚稍乱,右卫铁骑立刻斜刺里杀出,务必将其拦腰切断,全歼于此!”


    他顿了顿,眼中闪动着狠戾与期待,“待我吃掉徐涟这条先锋,他主力必然震怒疾进,那时……”


    消息迅速传回徐涟大营。


    听着冯闵派出的快马使者描述落马坡遭遇的猛烈伏击与如雨箭矢,徐涟的脸上反而露出一丝预料之中的平静微笑,手指在楚州地图的“落马坡”位置画了一个沉甸甸的圈。


    “不出所料!刘辉果然在此布下了口袋阵。”


    他对帐下众将道,“他胃口不小,想一口吞掉冯闵,诱我自乱阵脚急赴死地。”


    他手指点向地图另一处稍北的山坳,声音沉稳有力:“冯闵部皆是精锐,依托地形结阵固守,刘辉急切间难以拿下。


    他派来设伏的,必是其主力一部,此刻已尽数暴露在落马坡!”


    徐涟眼中精光闪烁,下达了决断的军令:“中军主力听令!改变原定路线,立刻渡过淮河上游,取道楚州‘飞鸟涧’。


    全军偃旗息鼓,务必于明夜亥时前抵近落马坡北侧!


    传令冯闵,示敌以弱,徐徐后撤,诱刘辉伏兵倾巢而出追击至涧口开阔地!”


    传令赵梁,领两千人马,即刻星夜兼程,在飞鸟涧西侧等候。


    他走到帐边,望向南方夜色渐沉的天空:“一旦刘辉的伏兵被引至涧口,我们便三面合围,关门打狗!


    我要让落马坡变成他刘辉大军的葬身之地!”


    帐内诸将齐声应诺,声音洪亮,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徐涟的布局,比刘辉所想的“反包围”更加深远——这不仅是反制,更是要将计就计,一口吞掉刘辉投入陷阱的全部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