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宴席
作品:《相亲失败,成为老登让精神小妹崩》 父母心里也犯嘀咕,儿子说开了奥迪,这也没有看到车,说车轮胎被扎破了送去修了,到底真的假的。
难道是为了消遣二老?
三人打车来到宁县最大的酒店,酒店一共五层。
一二层主要是办婚宴酒席用,上面都是住宿。
王超搀扶着母亲胡芳下了车,一起向酒店门口走去。
红色的拱门上面写着:恭喜王铮明同学被宁县一中录取。
当代人们就是这样,不管干个啥都要办酒席收礼,结婚办酒席无可厚非,生孩子满月,百岁,圆锁也得办。
过几年,估计离婚也能办酒席了。
现在考个好学校就要宴请四方宾客,为的是啥,大家心知肚明。
向亲戚炫耀自己家孩子有出息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是收礼。
王超跟着父母走到酒店门口,大伯和大哥正站在门口迎接宾客。
“大哥,恭喜啊!”王鹏举率先走过去祝贺道。
大伯王勇军正在招呼一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好像并没有听到王鹏举。
王鹏举觉得有些尴尬,便想着带着家人直接进去。
然而,王超如今系统傍身,在下车向这里走的时候,就迎上了大伯的目光,所以没有发现父亲王鹏举,怎么可能!
再说了大伯家的大哥,王林还站在身边的,他可是听到了,作为自己儿子的升学宴,他也这么无理?
王超知道,一直以来,大伯家的条件就比自己家好,当年县里钢铁厂裁员,一家只能留下一个,父亲牺牲了自己的名额,让给了大哥王勇军。
起初,王勇军为了感谢弟弟王鹏举来来回回还能照料一二,但是随着兄弟两个结婚生子,王勇军过的越来越好。
开始看不起弟弟王鹏举,甚至还会出言嘲讽。
王超当年也算是争气,是家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也算为父母争了一口气。
眼见着父亲王鹏举低头往里走,王超一把拉住父亲的胳膊。
“大伯,我们过来了!”王超声音之大,把和王勇军聊天的中山装男人也吓了一跳。
王勇军先是一惊,既而板着脸说道:“二弟过来了?”
王鹏举笑着点头,也不说啥。
那王勇军转头又和中山装男人寒暄了几句后,后者便在王林的带领下进了酒店。
“超,你怎么回来了?”王勇军这话说的,好像是王超不能回来一样。
“给爷爷过生日,我当然得回来。”王超也目的明确,今天过来本来也是捎带脚。
王勇军趾高气昂惯了,刚才有客人在,他不好意思发作,刚才见王超也没给他好脸色,现在有些生气,说话当然不客气了。
“一年回上来一趟,你可真是你爸妈的好儿子,亏还供你读了几年的大学!”
这话说的,好像大学是他供的一样。
“我大哥没考上大学,确实给大伯省了不少钱。”王超笑着说道。
王勇军脸挂黑线,“你大哥虽然没考上大学,但是现在孩子出息了,也一样。”
“是啊,大伯,可要管好孩子的学业,毕竟高中是个分水岭,如果不抓紧,大学还是会失之交臂。”
王超提醒着,不要以为考上高中就等于进大学无忧了。
有很多学习好的考上高中后,成绩开始一落千丈的比比皆是。
高中不等于上大学,还需要加把劲才是。
可是王勇军却认为是王超在诅咒他孙子考不上大学,脸憋的通红。
王鹏举见状,赶忙拍了王超一把。
“超,你少说几句,怎么说也是你侄儿的升学宴。”
王鹏举还是心软,也想着家人之间的和睦。
也正是因为顾忌他们的感受,为了和睦才让他们欺负。
王勇军强压着怒气,长叹一声,“超,你看你都快四十岁了,还没成家,大伯也是很担心,你说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父母考虑不是。”
“我和你爸虽然差5岁,你和你大哥也差不多有5岁,但是不要等到你侄儿大学毕业了,也等不到你结婚啊!”
王超虽然三十七了,但是也不是什么快到四十,而且后面的意思明显就是同样在诅咒王超结不了婚。
王鹏举当然听出了大哥的言外之意,平时欺负欺负自己也就罢了,为了家庭的和睦,他可以忍气吞声,但是这么说自己的儿子可不行。
“大哥,你这话说的可就过分了,超结不结婚,何时结婚都是我们当父母的操心,就不要大哥说三道四了。”
王勇军一听他这个弟弟突然说话硬气了,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二弟,我这也不是为了超好嘛?你看他大哥孩子都上高中了,他还单着,我也是担心他结不了婚。”
王勇军刻意把结不了婚说的很重。
王鹏举一摆手,“不用你管!”便向着酒店走去。
王超也没想到父亲会站在自己这边,还以为父亲会和在家里一样,和大伯一起讨伐自己。
自己家的孩子自己管,别人说破天也不会真的把你放心上,这个道理王鹏举自然懂得。
加上自己大哥是什么样的,王鹏举又不是不清楚。
见父亲径直向酒店门口走,王超也不能留下来继续和大伯斗嘴,搀扶着母亲就跟在父亲的后面。
期间还遇到了出来的王林,而这王林还是刚才那样,假装没有看到,就从王超他们身边走过。
王超知道大伯一家人都看不起他们,但是连最起码的尊重,他们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一家人。
王超父母也是无奈的摇头,都盼望着这一切早早结束,最主要的是,王超能赶紧成家立业。
王超带着父母,找到了宴会厅的位置,在二楼的右手边。
门口是宾客上礼的地方,而在登记宾客上礼的正是大伯家的女儿,也是王超的大姐王霜。
此刻大姑一家也围在那里,准备上礼。
礼单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证明已经有很多人上过礼入席了。
王超敏锐的在礼单上扫了一眼,并没有发现大姑的名字。
那她们一家站在那里干嘛?
亲朋好友之间,一般上礼也很讲究,为了统一,大家会私底下商量上多少钱的礼。
以免出现他家多,他家少的情况,上的多了,会让上的少的人没面子。
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商量,比如如果王超大姑家上礼500块,那么王超父亲也会上500分礼钱。
如果你不合时宜的上1000,那么这样反而让大姑家不好做人,也很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