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古道热肠
作品:《重生家破人亡前,他杀疯了》 吃完冰棍,宋英杰起身准备带儿子离开,却发现王铁柱还站在原地没动。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洋洋,去那边玩会儿。"
等儿子跑开后,宋英杰掏出烟盒,抽出一支烟点上。烟雾缭绕中,他淡淡地问:"还有事儿?"
王铁柱搓着手,支支吾吾道:"宋营长……其实我……我不是存心想当混混……"
宋英杰吐出一口烟圈,没说话。
"我妈病了,需要钱买药……"王铁柱低着头,"我……我也是没办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宋英杰弹了弹烟灰,"没必要强求对错,问心无愧就行。"
王铁柱沉默了很久,突然抬起头:"宋营长,我会帮您盯着张家人!他们要是敢使坏,我第一个不答应!"
说完,他转身就走,背影透着股倔强劲儿。
宋英杰望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
上辈子他根本没留意过村里有这么个人,更不知道王铁柱后来怎么样了。没想到一个混混,倒还有这样的古道热肠。
"爸爸!"宋浩洋跑过来,"我们去供销社吧!我听隔壁婶子说,妈妈现在很虚弱,我们得多买点好东西。"
宋英杰掐灭烟头:"走,去买东西。"
供销社里,宋英杰买了红糖、白糖,又称了两斤猪肉,还特意要了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最后还买了些鸡蛋和挂面,把网兜装得满满当当。
回到家,张晓梅正在院子里晾衣服。
看到丈夫买了这么多东西,惊讶道:"怎么买这么多?这得花多少钱啊!"
宋英杰把东西放在桌上:"这是给赵家二老买的,晚上咱们去看看他们。"
张晓梅手上的衣服"啪"地掉在地上,眼圈一下子红了:"你……你还记得……"
"当然记得。"宋英杰轻声道,"当年要不是赵叔赵婶接济,我现在都不一定能看到你和儿子了,这份恩情我记着。"
张晓梅还想说什么。
宋浩洋迫不及待地跑过来:"妈妈!今天在村委会可热闹了!外公外婆还想耍赖,结果来了好多叔叔阿姨帮爸爸说话!"
张晓梅听完儿子的描述,虽然脸上带着笑,眉头却微微皱起。宋英杰注意到妻子的异样,关切地问:"怎么了?"
"没事……"张晓梅摇摇头,转身去收拾买回来的东西,"就是……就是觉得有点不真实……"
宋英杰从背后抱住妻子,在她耳边轻声道:"以后都会好的。"
张晓梅靠在他怀里,轻轻"嗯"了一声。
但宋英杰能感觉到,妻子心里似乎还藏着什么事没说。不过他不急,来日方长,总有一天她会愿意说出来的。
夕阳西下,宋英杰一家三口提着大包小包往村西头走去。
这个点路上没几个人,正合他意。
要是让人看见赵家突然多了这么多好东西,保不齐会招来贼惦记。
"妈妈,赵爷爷家还有大花猫吗?"宋浩洋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
"有,去年又生了一窝小猫呢。"张晓梅笑着回答,转头对丈夫说,"赵婶最喜欢猫,院子里总养着三五只。"
拐过两个弯,眼前出现一座青砖小院。
院墙不高,爬满了牵牛花。隔着篱笆能看见里面整齐的菜畦,几株月季开得正艳。
宋浩洋跑上前敲门:"赵爷爷!赵奶奶!"
木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一张慈祥的脸。
赵宁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但梳得一丝不苟,身上的蓝布褂子洗得发白却干净整洁。
"哎哟!是英杰一家啊!"赵宁惊喜地推了推眼镜,朝屋里喊,"老伴儿!快来看谁来了!"
赵老太太宋慧闻声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显然是在和面。
她一见张晓梅就拉住手:"晓梅啊,身子可好?两个孩子怎么样?"
张晓梅红着脸点头:"都好,都好。"
宋英杰把东西递过去:"赵叔赵婶,一点心意。"
"这怎么行!"赵宁连连摆手,"我们老两口吃穿都够,哪用得着这些……"
"应该的。"宋英杰不由分说把东西塞进老人手里,"当年要不是您二老接济,我家老婆孩子早就饿死了。"
进了屋,宋慧忙着给客人倒茶。
屋子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书架上摆满了书。一只大花猫懒洋洋地趴在窗台上晒太阳。
"英杰现在可是出息了。"赵宁笑眯眯地说,"听说当上营长了?"
宋英杰谦虚地笑笑:"都是组织培养。"
"部队生活还习惯吗?"
赵宁给他续上茶,动作优雅,依稀还能看出当年大学教授的风采。
"挺好的,就是……"宋英杰顿了顿,"有时候想家。"
赵宁了然地点头:"保家卫国是大事,但家人也要照顾好。"
两人聊着家常,既不提敏感话题,也不刻意奉承,就像普通长辈关心晚辈一样自然。宋英杰心里暖融融的,这种纯粹的关怀对于他这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来说可不多见。
另一边,宋慧拉着张晓梅的手问长问短:"孩子,月子坐得好吗?可别落下病根。"
张晓梅轻声回答:"都按老规矩来的,英杰特意请了假照顾我。"
"那就好,那就好。"宋慧欣慰地点头,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这是我给两个孩子做的虎头鞋,针脚粗,别嫌弃。"
张晓梅接过鞋子,针脚细密整齐,哪里粗了?她眼眶发热:"赵婶……"
宋浩洋早就和几只小猫玩成了一团,咯咯的笑声充满了整个院子。
宋英杰望着这一幕,心里既感激又酸楚。
谁能想到,眼前这对慈祥的老人,曾经是省城赫赫有名的教授夫妇?
当年那场风波后,他们即使后来被平反,也没有再回到省城,反而在农村过了大半辈子,生育了四个孩子。
除了早早去世的大儿子,他们的亲生子女都在县城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却连回来看一眼都不愿意。
"英杰啊,"赵宁抿了口茶,压低声音,"听说你和张家闹得不愉快?"
宋英杰苦笑:"您老消息真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