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出结果
作品:《重生家破人亡前,他杀疯了》 "英杰啊,要回部队了?"岳父搓着手,语气亲热得像是换了个人,哪有前几天的凶神恶煞,"你放心,晓梅和孩子有我照顾呢!"
宋英杰心里冷笑。
前世每个月他往家寄五十块钱,张家就靠这笔钱过得滋润。现在看他升了职,更是盯上这块肥肉了。
"不用了。"宋英杰直截了当,"随军申请批下来了,等晓梅出了月子,就跟我去军区。"
岳父笑容一僵:"这、这怎么行?孩子还小……"
"军区有托儿所,比村里条件好。"宋英杰瞥见岳父像是猪肝一样的脸色,心里好笑。
闻言,岳父急了:"那以后孩子还要上学呢,咱户口在村里,不好办啊。"
"这不好办也得办啊。"宋英杰微微一笑,"这事儿等回去再说吧,还得看晓梅的意思。"
岳父脸色顿时像吞了只苍蝇,支吾半天憋出一句:"那……说的也有道理……光耀这几天实在是倒霉透了,所以对你说话有点不客气,你也是做长辈的,千万别放在心上啊。"
"行啊。"宋英杰似笑非笑,"做长辈的怎么能和小辈计较呢,你说是不是。"
说完大步流星地走了。
留下阅读在原地干瞪眼。
回到病房,张晓梅指挥洋洋给宋玉温奶。
小丫头蹬着腿,看着还挺有精神。
"谁的电话?"张晓梅头也不抬地问。
"老孟。"宋英杰蹲下来逗闺女,"部队要组织拉练,让我早点回去。"
张晓梅抬起眼:"英杰,我们可以早点出院,我身体很好,去哪儿养月子都一样,以你的工作为主。"
"别担心。"宋英杰握住媳妇的手,"随军手续都办妥了,事情也没那么着急,你且放下心,都有我呢。"
他压低声音,"刚才你爸又来找我了。"
张晓梅身子一僵:"他说什么了?"
"还能说什么?"宋英杰冷笑,"惦记我的津贴呗。不过我也没跟他费心周旋,直说了要搬走,他一肚子心思憋着,差点没憋坏了。"
张晓梅"扑哧"笑出声:"那我爸刚才的表情,肯定精彩极了!"
宋英杰也乐了:"那可不,跟吞了二斤黄连似的!"
第二天一早,宋浩洋揉着眼睛从陪护床上爬起来,看见爸爸正小心翼翼地给妹妹量体温,妈妈也皱着眉头坐在床边。
"爸爸,妹妹是不是不舒服呀?"
小家伙光着脚丫跑过来,趴在婴儿床边担忧地问。
张晓梅勉强挤出笑容:"没事,妹妹就是……"
"洋洋,"宋英杰不知为何,打断了妻子没说完的话,蹲下身平视儿子,"如果妹妹真的生病了,你说该怎么办?"
宋浩洋眨巴着大眼睛,皱了皱眉,小脸严肃起来:"那我就去捡废铁卖钱给妹妹治病!隔壁叔叔说废铁一斤能卖两毛钱呢!"
他伸出小胳膊比划着,"等我攒够钱,妹妹肯定就好了!"
宋英杰鼻子一酸,一把将儿子搂进怀里:"好儿子!真有主意!"
他转头看向眼眶发红的妻子,"瞧瞧,咱儿子都比咱们明事理。就算结果不乐观,能治就行,咱家又不是没钱。"
张晓梅抹了抹眼角,终于露出释然的笑容:"我都明白。"
正说着,护士在门口探头:"宋首长,主任请您过去一趟。"
宋英杰这才起身,对妻子点点头,马不停蹄的跟着护士去了。
主任办公室里,头发花白的老医生推了推眼镜:"幸亏你们发现得早。孩子患的是先天性镰刀性贫血,比普通孩子更虚弱,容易感染生病,生长发育也会受影响。"
宋英杰握紧的拳头微微发抖:"能治吗?"
"能!"老医生斩钉截铁,"现在开始补充维生素,按时接种疫苗,等孩子七八岁,身体情况稳定了之后,做个移植手术,八成能根治。"
说着又皱起眉头,"就是治疗费用……"
"钱不是问题!"宋英杰立刻表明身份,生怕医生不给他闺女用最好的药,"我是营级干部,月工资加补贴有一百二十多,还有存款,不管是什么,您都往效果最好的那一方面开药,别的不用考虑……"
老医生笑着摆摆手:"知道你们军人待遇好。这样,我先开一个月的药,等孩子满月再来复查。"
“哎,好!”
回到病房,张晓梅立刻看向他:"怎么样?"
宋英杰走到女儿床边,看着小娃娃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故意用轻松的语气说:"小问题,就是比别的孩子容易感冒。多吃维生素,打预防针,等长大点做个手术就好了。"
他逗弄着女儿的小手,"咱们小玉福大命大,以后肯定是个健健康康的小公主!"
宋浩洋立刻笑开了花,举手:"我给妹妹买糖吃!妹妹就不苦了!"
张晓梅噗嗤一笑,摸了摸女儿的小脸蛋:"听见没?哥哥要给你买糖呢。"
她望向丈夫,强忍哽咽,"其实医生说的我都猜到了……就是心疼孩子……"
宋英杰揽住妻子的肩膀:"放心,有我在呢。等去了军区,我就托人联系北京的大医院,等小玉年纪大点咱就去做手术,一定保证万无一失……"
正说着,病房门被推开。
岳父拎着个网兜站在门口,里面装着几个蔫了吧唧的苹果。他讪笑着走进来:"听儿媳妇说孩子病了?我特意买了点水果……"
宋英杰眼神一冷,还没开口,宋浩洋就站在不远处说:"外公!妹妹会好的!爸爸说要给妹妹吃维生素!"
岳父表情一僵,干笑道:"那、那得花不少钱吧?"
"不多,一个月也就二三十。"宋英杰故意说得轻描淡写,果然看见岳父眼睛一亮。
"英杰啊,"岳父搓着手凑过来,"你看孩子看病要紧,浩洋上学的事还不着急,小玉身体要紧,村里合作医疗能报销……"
宋英杰差点气笑出声。
前世就是这样,张家总是有各种理由,把孩子的户口攥在手里,结果一分钱没报下来,反倒每个月都要走他的津贴不说,终身大事也为别人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