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年关!

作品:《西游:稳健人生,从高中进士开始

    洞天之力平息,后山重归寂静,只余嶙峋石壁上一道浅浅隐泛水波流光的入口印记,仿佛方才那撼动空间的洪荒气息只是幻梦一场。


    陈曦独立石壁前,青衫拂动,气息沉凝如渊。


    他掌心虚托,两团微缩的天地虚影正缓缓旋转。


    一团清灵温润,是相伴已久的水月洞天。


    另一团苍茫古拙,则是刚刚降伏的洪荒古洞天。


    二者气息迥异,此刻却在陈曦浩瀚神念与沉凝如万载玄岳的浩然正气包裹下,被强行拉近,边缘处已有丝丝缕缕的法则流光在激烈碰撞湮灭试探着交融。


    “格物穷理,天地亦有其序。空间本源,当循其律而合!”


    陈曦眸中温润神光骤然变得无比锐利,如同洞穿虚空的刻刀。


    识海深处,《格物天工论》金书轰然展开,无数蕴含空间至理的金色符文奔涌而出,化作无形的框架与桥梁!


    轰隆!


    无声的巨响在陈曦神念层面炸开!


    水月洞天内,光阴似被压缩了百倍。


    陈曦盘坐于灵山崩塌又重铸的峰巅,身影在狂暴的空间乱流与法则风暴中若隐若现。


    周身清光大放,身后竹简沉浮、书声琅琅、山河社稷的亚圣气象凝实,化作定鼎乾坤的巨锚,死死镇住这片天地。


    十日煎熬,外界不过弹指一瞬。


    当最后一道狂暴的空间裂隙被温润如玉的浩然正气抚平,当最后一座崩碎的山脉重新凝聚起稳固的灵脉,当水月洞天的清泉与栖霞洞天洪荒瀑布最终交汇成一条贯穿新天地的浩荡灵河……


    “嗡——!”


    一种圆满、稳固、浩瀚无边的气息,自这片新生的天地中弥漫开来!


    小千世界,成!


    此界广袤远超先前十倍!


    东方,水月洞天的灵山依旧高耸,清泉潺潺,仙雾缭绕,时间流速十倍于外界,是为传道授业、闭关精研的绝佳圣地。


    西方,栖霞洞天的洪荒地貌被保留,巨木参天,异兽隐现,地火奔涌,奇矿深藏,充斥着原始而充沛的元气与炼器、格物所需的珍稀宝材,是为实践印证、百工锤炼的天然道场。


    中央,灵河奔涌,滋养两岸沃土,无数蕴含灵性的草木种子在陈曦一念之下破土而出,欣欣向荣,未来可育灵谷仙药,泽被苍生。


    “根基已成,当入吾身!”


    陈曦低喝,双手结印,引动自身那口沉凝如岳的浩然正气,如同无形巨手,猛地攫住这片新生小千世界的核心本源!


    “炼!”


    轰!


    整个小千世界剧烈一震,随即飞速坍缩,化作一道无比璀璨、蕴含无尽空间生灭奥秘的混沌流光,顺着陈曦引动的浩然气桥,轰然没入其丹田气海深处!


    “呃啊——!”


    饶是以陈曦九转金身二转的强横体魄与亚圣心性,此刻亦感觉丹田如同被投入了一颗灼热的星辰!


    浩瀚无匹的空间本源之力奔涌冲刷,似要将他的身躯撑爆!


    筋骨血肉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气血熔炉疯狂轰鸣!


    他咬紧牙关,心神沉入体内,以《格物天工论》为总纲,以浩然正气为熔炉,强行梳理、镇压、炼化这方小千世界。


    丹田气海深处,混沌初开,地火风水奔涌,一方微缩却真实无虚的天地轮廓缓缓沉浮、稳固,最终彻底与陈曦的生命本源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体内乾坤,成!


    陈曦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似有日月星辰生灭,山河大地流转,一股渊深如海、掌控天地的气息一闪而逝,复归沉静。


    心念微动,书院后山那处石壁入口的印记便与他体内世界生出玄妙感应,成为通往这方体内乾坤最稳固的通道。


    从此,独秀书院的后山,便是他道途根基的门户,亦是未来书院最大的底蕴与依仗!


    .........


    独秀书院的营造,在年关将近的喜庆催促下,越发如火如荼。


    主体殿堂的巍峨框架已然矗立在伏牛山余脉环抱的开阔地上,青灰色的巨岩墙体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层叠的飞檐斗刺破铅灰的天幕,雏形初具的恢弘气象,已引得无数颍川百姓驻足远观,啧啧称奇。


    工地上依旧人声鼎沸,号子声、凿石声、锯木声汇成一片充满生机的喧嚣。


    但与月前的苦寒肃杀不同,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股越来越浓的年节气息。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小年刚过。


    一车车红艳艳的春联、斗方、门神画从城中运出,分发到各处工棚。


    匠人们粗糙的手小心地接过,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郑重其事地将那抹象征吉祥的红色贴在简陋的工棚门楣上。


    几处避风的角落,甚至支起了大锅,咕嘟咕嘟炖着肥厚的猪头肉,浓郁的肉香混着酱料的气息,随着寒风飘散,引得人腹中馋虫大动。


    这是陈府特拨的款项,东家体恤,让这些离家在外的汉子们也能过个油水丰足的年。


    陈曦的身影依旧每日出现在工地高台或泥泞的地基旁。


    只是如今,他指点江山、俯身示范时,那份沉静中似乎又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掌控与从容,仿佛脚下这片正在崛起的书院,连同背后那片伏牛山余脉,都已与他血脉相连。


    这一日,处理完几处关键梁架的图纸修正,陈曦行至后山入口附近。


    王语嫣正和赵清源蹲在一处背风的岩石后,对着一张测绘图纸低声讨论引水渠的坡度计算,冻得通红的鼻尖和专注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


    “先生。”


    见陈曦走来,王语嫣连忙起身,恭敬行礼,眼底深处那抹崇敬愈发浓烈。


    这些时日,她亲眼见证这书院从无到有,更亲身参与其中,陈曦那务实、渊博、掌控一切却又心怀仁厚的形象,早已深深烙印在她心底,挥之不去。


    “嗯。”


    陈曦目光扫过图纸,微微颔首。


    “计算无误。年节将至,工地事稍缓,你等也莫要太过劳碌。”


    “是,先生。”


    王语嫣垂首应道,心头却因这平淡的关怀泛起一丝暖意。


    她抬头望向远处颍川城方向,城中已有零星的爆竹声遥遥传来,家家户户升起的炊烟在清冷的空气里拉出笔直的细线。


    年味,真的浓了。


    她望着陈曦走向别处检查的背影,青衫在料峭寒风中拂动,如山岳般沉静可靠。


    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心绪悄然缠绕上来,有对这沉凝身影的倾慕,有对家族联姻的茫然,更有对这方初生书院天地的不舍与归属感。


    ...............


    贞观十三年的最后一场雪,在除夕前夜悄然落下,细密如盐,覆盖了颍川城鳞次栉比的青瓦,也染白了独秀书院初具规模的屋脊。


    颍川陈氏祖宅,澄心苑。


    暖阁内银霜炭烧得正旺,驱散了深冬的寒意。


    阿福指挥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小厮,正将新剪的、带着霜雪寒气的红梅插入一只天青釉的玉壶春瓶里,冷香幽幽。


    案几上,早已备好了陈曦所需的极品龙血墨与天蚕冰心纸。


    陈曦并未动笔,只负手立于窗前,望着苑中覆雪的老梅虬枝。


    体内那方小千世界稳固运转,与外界天地交感,让他对这年关时节的天地气机流转,体悟更深一分。


    颍川城内外,万家灯火次第点亮,驱散着雪夜的黑暗,孩童的嬉闹声、隐约的爆竹声、飘来的食物香气,交织成一片独属于人间的、温暖的喧嚣。


    这是黎庶的生机,也是他格物大道扎根的土壤。


    ..........


    同样是年关将近,同样是风雪漫天。


    西行路上,一片荒凉的山坳背风处,景象却与颍川的喜庆富足判若云泥。


    篝火在呼啸的寒风中艰难地跳跃着,火苗被拉得细长而扭曲,仿佛下一刻就要熄灭。几块冰冷的石头勉强围出一点可怜的温暖范围。


    唐僧裹紧了单薄的锦襕袈裟,依旧冻得脸色青白,嘴唇发紫,盘膝坐在冰冷的石头上,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手中捧着一个豁口的破陶钵,钵里盛着的并非热粥斋饭,而是半钵刚融化的、混着草屑的脏雪水。


    腹中饥火灼烧,却只能小口啜饮这冰冷的甘露聊以慰藉。


    孙悟空蹲在篝火旁,火眼金睛在昏暗的火光下闪烁着焦躁的金芒。


    烦躁地抓了抓头上被寒风吹得凌乱的毛发,声音干涩沙哑:


    “师父,这鬼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俺老孙转遍了方圆百里,连个耗子洞都没见着!山坳外头倒是有个破落村子,可…可家家户户烟囱都是冷的!灶台积灰怕有三寸厚!人都不知道逃荒到哪儿去了,想化口热乎的斋饭…难如登天!”


    寒风卷着雪沫,如同冰刀般刮过山坳,发出凄厉的呜咽。


    篝火猛地一暗,几乎熄灭。


    唐僧捧着破钵的手抖得更厉害了,他闭了闭眼,长宣一声佛号,声音在呼啸的风雪中显得如此微弱:


    “阿弥陀佛…众生皆苦,我佛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