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嫡庶之辨
作品:《穿越晚唐:从负债不良人开始》 “扁神医的救治之恩,阿古依没齿不忘,日后扁神医若有用得上的地方,阿古依万死不辞。”说着就要行深躬礼。
被扁六拦住,指指她的右膝,“小心膝盖,一个月内,不可磕碰;三个月内,不可用力。”
然后,转过头,对白术没好气道:“大成汤和接骨紫金丹总会配制吧?”
“会,会,师祖。”白术连连点头。
“你别喊我师祖。小蔺我认,认你,我嫌丢人。”扁六翻了个白眼。
白术脸面通红。
李真对阿古依道:“二统领,那我们就告辞了。你好好养伤。”
“你们还没用晚食吧?”阿古依拄着拐杖,问。
李真迟疑了一下,指指隔壁,“我带他俩到小院看看。”
阿古依登时会意,笑道:“那我让人准备晚食,一会儿让人送过去。宁真,这位姑娘你还没介绍呢?”
扁六用大拇指,指指小夷,“我们大姐头!”
“大姐头好!”阿古依微微欠身。
小夷咧嘴笑了笑。
开玩笑,能做扁神医的大姐头,肯定不简单。心下诧异,怎么宁真身边有这么多异人朋友?
李真想到小夷身份特殊,也不点破,带着二人出了门。阿古依拄着拐杖送到门口。
“二统领,宁真来总衙后一直跟着你,我想问一下,这位词宗是什么来历?师祖怎么会是他的朋友?两人兄弟相称?”
白术诧然道。不良人宁真是词宗,朝野尽知。
他还不知道,两人不是朋友,是主仆。
阿古依一脸迷惘,“我也不知道。是大帅让我编个瞎话带他的。”
心想,大概只有师父知道吧。
转身吩咐,“何姐,你让厨房给宁真的院子送一桌晚餐,要丰盛些。多备些酒肉。”
“是,二统领,我这就去安排。”何姐出门,直奔食舍。
只见白术一脸懊悔,喃喃自语,“都怪我有眼不识泰山,医术既差,眼力也差,师祖他不认我。唉!”
“莫急,以后和宁真走得近点,让他帮你说和一下。”阿古依安慰道。
“也只好如此。二统领,我这便回去熬制大成汤和接骨紫金丹。”白术拱手道。
“辛苦你了。”
……
李真的别院。
扁六看着啧啧称赞,小夷看得连连摇头。
凡事都怕比,要是没进过阿古依的别院,李真的别院还算不错。但刚从那里出来,再进这里就觉得落差太大了。
简直可以用简陋来形容。
三人进了堂屋,点上灯烛。围坐在圆桌旁。
李真问扁六,“六哥,你明明医术通神,为啥平时给兄弟们开方子,吃得他们老拉肚子。”
他被扁六两次炫技般的治疗彻底折服,称呼也上升到了牛二和李四的高度,哥!
“我故意的。谁让他们老欺负我!”扁六瞪眼,“再说,又没毒死他们。”
李真瞠目。小夷笑得直锤大腿。
说到了毒,李真又问,“我老师善于用毒,六哥,你说毒和医是不是有相通之处?”
“那肯定。常言到,精通毒理,必精通药理,精通药理,必精通医理。所以,精于用毒者,只要愿意定为良医。但良医却未必是用毒高手。哎,我说真哥儿,你还是叫我扁六吧,这样自在点儿。”
“好的,扁六哥。”
“哎!”
不一会儿,何姐敲开了门,带着五六个厨娘,端着餐盘走了进来。
菜肴不如宫里精美,但口味却更贴合。毕竟三人这十八年来,都是在民间生活的。
有酒菜,有主食,肉食以猪羊鸡为主,蔬菜都是能藏冬的萝卜、腌菜。
二统领阿古依没过来。她不是那种喜欢应酬的人,觉察出扁六和小夷可能有点不太喜欢自己。索性记下这笔恩情,将来报答。
三人吃得满嘴油光,李真和扁六互相劝酒。
吃到酒足饭饱,宵禁已过,该回去的时候,李真却道:“今晚我要睡在这里。你俩回吧!”
“你为啥不回去?”小夷歪着脑袋看着他,问。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儿,我要捋捋思路。”李真道。
“那我也不回了,扁六你一个人回吧。”小夷道。
“嗷,那大姐头,真哥儿,我先回了昂!”
说完,挎着药箱,出了门。
李真开始收拾碗盘,却被小夷更利索地收拾到一个托盘,一如在盂县的宿舍。
一个个碗盘酒瓶摞得很高,托盘摞托盘更高,看看四周却不知道放哪里。
李真笑着接过,“这些都不用我们洗的,我放出去。”
抱出去放到了院落外门台上的送餐口。
回来,看见小夷像个勤奋的小蚂蚁一样,拿着抹布擦拭桌子。一如在盂县时二人相依为命的那些日子。
李真坐下来,开始煮茶。
煮好后,给自己和小夷各倒了一杯。
吹了吹浮沫,看着小夷看了半晌,道:“小夷你知道吗?我现在很着急。”
“知道啊!你不想当皇帝嘛!”小夷也捧起茶杯,学着李真吹浮沫。
“问题不在这里。现在,就算我不当,实际上担子也落在我肩上。小皇帝年幼,拿不了主意,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再操劳国事,会累倒的。”
“你也知道奶奶年纪大了?”小夷斜瞅了他一眼,撇撇嘴。
“我知道,你和奶奶让我继承皇位也是为了我好。可是,你们有没有考虑到我的感受呢?有没有问过我想要什么?”
“你连皇帝都不当,你到底想要什么?”小夷不解。
“我想当大修行者,像你和师父那样的大修行者。我想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宁真目光灼灼。
“你可以一边当摄政王,一边修行啊。不是有裴旻和老高教你们么?”小夷瞪睛道。
“问题是,根本没时间啊。你没上过朝,你不知道有多少事务要处理。还要去学习一大堆不知所谓的知识。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
李真叹息,顿了顿,又道:“现在我只是心剑入门,但念力不够,只能发出一剑。这种半吊子水平连老秦他们都不如。下次再有国师那样的妖人,我可不想再做啦啦队了。”
小夷虽然没听过啦啦队这词,但结合那天的情景,明白就是呐喊助威的意思,蹙着细细眉头想了一会儿,抬头问,“那你想怎么做?”
“我想分个主次。把大半时间用在修行上,小半时间协助小皇帝和归相他们处理政务。然后,培养小皇帝成为好皇帝,我做个周公,就再好不过。”
小夷听着听着,眼睛瞪起,气鼓鼓道:“不行!”
“为什么不行!你们非要逼我篡位么?”宁真急了,“只要是奶奶和宣宗皇帝的后人,谁做皇帝都行,不一定非得李真,李丁也可以。不要因为他的庶子身份就排斥他。他很聪明的,也乖巧得很。”
李真的脑中根本没有嫡庶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私生子都可以继承财产了。
当皇帝只要是帝王之后,只有品行能力出众,何必分什么嫡庶呢?有意义么?
小夷沉默了。
因为她长期隐居世外,对人间礼法不甚看重,隐隐觉得李真说的也对。但受太皇太后和高朝世的影响,还是觉得嫡子和庶子天差地远。毕竟,终唐一朝,奉行嫡长子继承制,还没有庶出皇子继承皇位的例子。
这次立李丁为新皇,乃是明确告知群臣,这是不合礼法的假皇帝,嫡长孙李真才是真皇帝。是以才有归叔夜带着群臣喊“摄政王万岁”的荒诞奇观。
“小夷,假如让你在修行和做皇帝两样中选一样,你选哪个?”
“那肯定是修行呀!”
“对嘛!”李真一拍大腿。
“你让我想想。”小夷挠头,低声道。
李真看着小夷的大眼睛,道:“明天呢,你不妨跟着奶奶去上一次朝,躲在帘子后面听听,然后,再跟着李丁去听讲。跟这么一天,你就知道上朝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
“明天你不上朝?”小夷抬头问。
“我要去找师父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