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舞弊风波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孙婉儿的事情解决后,宋远廷总算不用被迫离开京都了。


    但收婉儿为徒之事,只有孙家和宋家人知道。


    孙尚书爱女心切,大渝贵族又对女医并不尊重,故而便诚心瞒下了此事。


    左右当初同意女儿跟着宋远廷学医,也不过就是为了断了她的心思。


    可孙婉儿却不然,当初同意拜师,是想证明自己对宋远廷的感情。


    如今虽然认清了心意,却发现自己是真的爱上了治病救人。


    只不过因为父亲的关系,孙婉儿不敢大张旗鼓的抛头露面。


    她虽任性,但到底也是尚书千金,总还是要考虑尚书府的脸面。


    故而每次与师姐四娘出门问诊时,都会带着面纱,乖乖给师姐打下手。


    宋远廷很少会出手给人治病。一来他的心思都在即将到来的会试上。


    二来,宋远廷的本意也不是到大渝做神医的。


    宋主任上辈子就因从医过劳死了,同样的罪他可不想再受一遍。


    宋家的一切风波好像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过去了。


    安国公没有像大家以为的那样给宋远廷抛来橄榄枝。


    在众人眼中,孙家对宋远廷的救女之恩也只是上门送了些谢礼。


    不少人都替宋远廷感到可惜,那个名噪一时的宋大才子,到底还是没能挤进京中贵族。


    但宋远廷倒是不这么想,他对是否能进入京都的上层社会根本不感兴趣。


    他想要的不过就是魏家不敢轻易出手罢了。


    而事实证明,除了上一次安国公府魏珅的挑衅外,魏家的确再没其他动作。


    只是,宋远廷可不认为,魏珅会善罢甘休。


    时光荏苒,转眼就是会试之期。


    京城,贡院之外,气氛肃穆凝重。


    宋家大郎、二郎、五郎以及年仅十岁的六郎宋明仁,皆在此科应试之列。


    一门四子同试,本就罕见,加之十岁的六郎已是名动京城的林鸿儒关门弟子,更是吸引了无数目光。


    当然,这目光中除了关切与好奇,还有不少的嫉妒与恶意。


    其中最甚者自然是魏珅。


    魏珅自视甚高,却始终被六郎的神童之名压得喘不过气,心中的嫉恨早已疯长的不可收拾。


    今朝会试,魏珅也在其中,他暗暗下定决心,定要在考场中断送六郎的前程。


    考试钟声响起,众生员鱼贯而入,经过严苛搜检后,各自进入号舍。


    会试连考三场,每场三日。


    前两场风平浪静,六郎下笔如有神助,文章做得花团锦簇。


    魏珅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但与此同时,他又隐隐有些兴奋。


    一想到宋六郎马上就要完了,魏珅便觉得心情舒畅。


    很快,就到了最后一场的策论。


    考场内一片寂静,只闻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魏珅抬眼看了下斜对面的六郎,眼底流出怨毒与得意。


    一名巡场巡绰官从魏珅面前走过,二人迅速交换了眼神后,那巡绰官便直奔六郎的号舍而去。


    六郎正奋笔疾书,巡场的巡绰官猛地停下脚步,指着六郎厉声喝道:


    “你袖中是何物?”


    六郎愕然抬头,只见那巡绰官不容分说,上前一步,竟假意从六郎的袖袋中抽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细小纸条!


    “好啊!宋明仁!你竟敢考场舞弊,身怀夹带!”


    巡绰官展开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细小的经义要点和破题思路,他立刻高声宣布,声音响彻这片考区。


    顿时,所有考生都惊得停下了笔。一片哗然!


    考场舞弊是重罪,一旦坐实,不仅功名尽革,还要下狱问罪,终身禁考,甚至累及家族声誉!


    巡场官员迅速围拢过来,面色严峻。


    魏珅在不远处的号舍中,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


    如今人赃并获,看那宋明仁还如何狡辩!


    十岁的六郎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诬陷,不仅不怕,反而觉得有些可笑。


    六郎微微转头,看了看斜对面的魏珅。


    手段如此低劣,难怪上不了台面。


    会试之前,宋家父子反复盘过魏珅可能使用的手段。


    但大家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这么愚蠢的栽赃陷害。


    “宋明仁科举舞弊,来人,将宋明仁拿下,试卷作废!”


    被魏珅收买的巡绰官义正词严,嘴角还带着得意的笑。


    六郎不卑不亢,小小的身子依旧站的笔直:“我并未舞弊,这东西也不是我的。


    你这是栽赃。栽赃举子,你可知是何罪?”


    六郎年纪虽小,气势却是半点也不输。


    那巡绰官明显一愣,神色间闪过一丝慌乱,但随即又觉得宋明仁无法自证,便又虚张声势地喊道:


    “栽赃?证据确凿,还敢狡辩!这夹带的纸条明明就是我从你袖子里搜出来的。


    少废话,来人,赶紧压走。”


    巡场官员面面相觑,不敢违拗巡绰官的意思,却又不敢轻易对六郎动手。


    这位小神童如今可是林鸿儒的关门弟子,而林大人又是此次科考的主考。


    动林大人的弟子?


    嘶~~


    就在众人为难之际,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怎么回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翰林院掌院学士林鸿儒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快步走来。


    他面色沉静,目光如电,扫过那名巡绰官和六郎。


    “林大人!”众官员连忙行礼。


    林鸿儒看了一眼那纸条,并未立刻发作,而是沉声问六郎:“明仁,你可知这是何物?”


    “学生不知!”六郎斩钉截铁,“学生入场前,家父与老师再三检查学生衣物,绝无此物。


    必是这位大人想要栽赃陷害学生!”


    “放肆!”巡绰官喝道:“本官为何要栽赃你个学子?”


    “谁知道呢?保不齐是受人指使呢。”六郎半点不留情面,目光还有意无意地扫过魏珅。


    “你、你、你,你胡说八道。”


    “是不是胡说八道,大人心里最清楚。”


    那巡绰官被怼,还想再反驳,却被林鸿儒却抬手制止。


    林鸿儒没有表态,转而看向负责搜检的差役:“入场搜检时,可曾发现异常?”


    差役回报:“回大人,搜检并无异常,宋公子身上并无片纸。”


    “林大人,下官知道宋明仁是您的弟子,但……


    您不会因此就想包庇他吧!”


    巡绰官有恃无恐,抬眼看向林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