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神秘的宋才子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从华音阁回来后,宋远廷闭门数日。再出来时,他将一个名为《牡丹亭还魂记》的戏文初稿写了出来。


    京都和周县不同,若是仅靠一张嘴怕是很难得到华音阁的青睐。


    想要打响名头,还是要正式一些才好。


    “三郎,瞧瞧,怎么样?”


    宋远廷把戏文递给三郎。


    父亲写戏文的水平三郎是知道的,只是三郎没想到的是,父亲脑子里的戏文就像没有穷尽一般。


    “这一出《牡丹亭还魂记》实在是妙啊。”


    三郎看完戏文,拍腿叫好。


    “爹,有了这本戏文,咱宋家就不愁无法在京中立足了。”


    宋远廷笑着点点头:“既如此,明日咱们再去华音阁一趟。”


    次日,三郎带着戏文,跟在宋远廷身边,信心满满地找到了华音阁的老板。


    那老板初见三郎和宋远廷时,颇有些轻视。


    “就是你们要卖戏文?”


    老板上下打量着宋远廷父子,此二人半点不像撰写戏文的白面书生。


    特别是宋远廷,他身形高大,身材壮硕,又已过中年。


    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写出莺莺燕燕东西的人。


    对于老板的轻视,宋远廷并无所谓。他微微一笑,从三郎手中接过写好的戏文。


    为了避免被人盗用戏文,宋远廷写时特意分了上下册。


    他把上册交给老板,有礼有节的开口道:


    “老板许是觉得我为人粗犷,不像写得出细腻戏文之人。


    但老话说的好,人不可貌相,您不妨看看再说。”


    华音阁老板半信半疑的接过戏文。漫不经心地翻开,看了几页之后,脸色逐渐变了,从轻视到惊讶,再到震惊……


    “这、这、这后边儿怎么没了?”


    老板看的意犹未尽,偏偏戏文在最精彩的地方断了。


    宋远廷浅笑:“华老板,我今日是来谈生意的。”


    宋远廷点到为止,没有多说。但大家都是生意人,哪里会不明白个中道理。


    方才这华老板也是一时读的入迷,这才糊涂了。


    “宋先生开个价吧,这《牡丹亭还魂记》我买了。”


    宋远廷嘴角微扬,不紧不慢地答道:


    “华老板见谅,宋某无意售卖此文。”


    宋远廷话未说完,华老板的脸色就已微微变了,可还不等他说话,宋远廷便继续说道:


    “我虽不卖,却愿与贵阁合作。我提供戏文,贵阁排演。


    所得收益,除去成本,我要三成。”


    “三成?你是想要分成?”


    宋远廷颔首:“正是!”


    华老板一听不是买断,稍有犹豫。


    但一想到这剧本可能带来的轰动效应和巨额收入,最终还是咬牙答应:


    “好!就宋先生!只是谈了许久,还不知宋先生高姓大名啊?”


    宋远廷缓缓起身,拱手施礼:“在下宋远廷。”


    “宋远廷?可是那一门四举人,且幼子连中三元的宋远廷?”


    华老板激动起身,宋远廷此人他虽未曾见过,但这名声却早已耳熟能详。


    原本宋家倒也不至如此出名,可谁让林鸿儒亲自去临县收徒?


    这事早就在京中传开了。


    宋远廷依旧浅笑着,嘴唇微动,只缓缓道了“正是”二字。


    华老板的态度立刻比方才更加谦卑,他忙喊着下人换了最好的龙井茶,又亲自为宋远廷斟上。


    “小弟实在不知是宋先生亲自光临。若是知道,岂敢有半点怠慢。


    方才若是有不到之处,还请宋先生海涵。”


    宋远廷也没想到自己在华音阁老板面前竟有如此颜面,当即与华老板好生客套了一番。


    由于二人相谈甚欢,故而《牡丹亭》的签约文书,当日便敲定了。


    文书签订后,宋远廷便将下册也尽数交给华老板。


    接下来的半个月,华音阁举全阁之力排练。


    此后,一经推出,立刻轰动了整个京城!


    《牡丹亭还魂记》情节之离奇、情感之真挚、文辞之优美,征服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所有观众。


    华音阁连演数月,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其他戏班纷纷打听戏文来源,欲求仿作或购买,却均不得门路。


    众人挖空心思,最终也就只是打听出《牡丹亭》乃是一名姓宋的才子所做。


    随着《牡丹亭》的火爆,“宋才子”之名也开始在京城上层社会中悄然流传。


    能写出如此绝世佳作,却深藏功与名,这本身就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人们纷纷猜测,这位“宋才子”定是一位隐逸的名士大家。


    此后,宋远廷又先后给华音阁提供了《西厢记》、《倩女幽魂》、《三生三世》等诸多戏文。


    华音阁因此赢利翻番,宋远廷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发现了京都文化商圈的巨大收益后,宋远廷又有了新想法。


    京都中人,大多都是有机会读书的。


    宋远廷发现他们除了看戏打发时间外,还会到一家名叫“百书坊”的书局买书。


    这家“百书坊”不仅销售科举所用的三书四经,还销售一些打发时间的闲书。


    每日的销售量可是不小。


    宋远廷暂时还没有自己开书坊的打算,和先前的想法一样,宋家暂时还不能风头太盛。


    与其太过冒尖,还不如寻找合作伙伴双赢。


    就好像华音阁,他不仅在华音阁赚了足够多的银子。那华老板如今也已成了自己的半个莫逆之交。


    宋远廷想了想,最终决定与“百书坊”合作,连载四大名著。


    前人智慧,后人乘凉,好不快哉。


    宋远廷最先下手的是《红楼梦》,一来安全些,二来也更合京中贵女们的审美。


    宋远廷一口气先写了三十章,文章送到“百书坊”后,掌柜当场就拍板合作。


    印刷和刻印的成本都由“百书坊”负责,纯盈利五五分成。


    宋远廷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没有犹豫,便与“百书坊”签订了文书。


    《红楼故事》的上市在京中又掀起了一阵追出热潮。


    买断宋远廷独家版权的“百书坊”,门槛都快被人们踏破了。


    可即便如此,仍是供不应求。


    华音阁和百书坊的先后成就让人们越发好奇这背后的宋才子到底是何许人也。


    京中最不缺的就是手段,很快,便有人挖出了宋远廷的身份。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隐姓埋名的宋才子便是一门四举人,神童宋明仁之父,宋远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