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汉东的用人法则

作品:《小辉的名义从光明区开始

    次日清晨,陈小辉来到干部学院和县里的干部开座谈会,常陵市委D校的分校。


    陈小辉在会议室里坐下,开口道:“今天把你们带到这里开会没别的意思,就是让你们在革命老区回忆一下精神。”


    “说句实话,你们做的工作,我个人认为去村里随便找个红白喜事的总管来做,大多数做的都比你们做的好。”


    “煤矿是支柱产业没问题,为了经济发展适当的政策倾斜我也能理解,但是带着所有人玩豪赌是不是过了?”


    “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是一县的事情吗?”


    田立信“市长,我们,我们向您和市里检讨,是我们疏忽了,工作没有做到位。”


    “目前县里煤矿该停业整顿的已经全部停业整顿,县里的工作组已经进驻各单位督促安全环保整改尽快落实到位。”


    陈小辉没有做任何评价,直接开口道:“记录仪马上会给你们配发到位,检查视频会实时传输至市里的应急管理局,检查频率和检查内容市里随时监管。”


    “以后不要想着偷懒走过场,检查的时候去企业一吃一喝嘴一抹走人检查结束行不通。”


    “安全、环保检查没有地域限制,市里不定期组织临县或者其它县抽查工作成效,也可能协调其它市的安环管理单位来本市做突击检查。”


    会议开完,陈小辉去附近参观了附近的革命旧址和附近的学校,表现的还可以,毕竟来这里检查的人很多。


    所有人都以为结束了在这里的调研,返程准备离开的路上。


    陈小辉对着司机指示道:“这里应该是个镇吧,去镇中学看看。”


    总共不到三分钟的路程。


    抽查的情况很真实,随着喇叭声响起,学校的门卫室里出来七八个人。


    陈小辉对一旁的孙海洋道:“你们这里的学校,安全意识倒是挺强的嘛。”


    孙海洋明显的知道陈小辉在说什么。


    解释的说道:“农村地区的生源减少,教师的人数偏多,年龄大的不适合在一线。”


    陈小辉点头表示了解。


    对孙海洋开口道:“你通知现在不在上课的老师到楼下集合吧,我看看考勤。”


    三三两两的从宿舍楼出来一大群人,有很多睡眼朦胧衣衫不整。


    教学楼里出来的没几个人。


    校长过来,陈小辉询问的开口道:“你们在编在岗的总共多少人?”


    “53人。”


    “根据教育改革要求,任课老师不授课期间需要办公室坐班备课,你们的办公室在哪儿?应该是在教学楼里吧?”


    “对,是教学楼。”校长硬着头皮开口道。


    陈小辉往楼上走的同时,向一旁陪同的田立信和孙海洋开口道:“楼下29个人,楼上正在上课的应该是9个班,也就是总共最多38个人在岗。”


    “而如果按规定,上班期间必须在集体办公室坐班的情况算,9个人,加上从教学楼里的出来的6个人,严格说最多15名代课老师在岗。”


    “管理疏忽,是我们管理疏忽,我立刻安排着手整顿。”田立信迅速开口道。


    然而事实抽了田立信一个嘴巴子,路过的第一个班有老师,到第二个班的时候有老师。


    等一直到第六个班的时候,也只有第一个班没老师。


    但是上了教学楼三楼,陈小辉看着讲台上的老师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糊弄人没这种糊弄法儿,刚刚在楼下出现的老师,脱了外套堂而皇之的站在讲台上对着下边的学生开始讲课。


    田立信发没发现不知道,但是孙海洋是绝对发现了,脸色阴沉到极致。


    陈小辉回头看着身后的校长问道:“你看我们这些人是傻子吗?”


    没有听任何解释,陈小辉一直往前走的把所有班级看完,9个班,一个班没老师,一个班是楼下的老师上楼。


    在岗人数36人。


    学校的会议室内,陈小辉对一旁的田立信开口道:“知道我为什么来这个学校吗?”


    “随机抽查吧。”田立信捧哏的说道。


    “有个家长在市长信箱留言,这个学校的有那么一位老师,因为学校的公共厕所离得远,晚上不想去那么远,老师让他孩子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学校给老师倒尿桶。”


    不要感觉夸张,还是那句话,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


    陈小辉语气冰冷到极致的问道:“这是想干什么,啊?”


    陈小辉指着那位刚才在楼下又跑回班级的老师开口道:“你不用低头,就你来告诉我,有没有这回事?”


    “那个,市长,这,这事没几次,他是课代表,有一次过来拿作业,我让他顺手帮个忙。”


    “后边呢?后边就习以为常了?给我反映的可是不止一次,是长期!”


    “这,这个我不是故意的,我认为这个就是互帮互助。”


    陈小辉继续问道:“刚才为什么上去到班级重新上课?”


    耿永强解释道:“她在楼下签名叫许艳,实际上叫王晶莹。”


    “许艳经过我核实,不在岗。”


    “第一个班没老师,也是同样的情况”


    陈小辉看向王晶莹:“你也不是D员,双开够不上,开除公职是是肯定的,跟着去市纪委接受调查吧,你的问题市纪委提级审理。”


    “我这次调研带的市纪委的同志,就是特意来调查你的问题的,是否构成侮辱罪,市中院会给你一个公平公正的审判,组织也会给你一个公正的结论。”


    说话的同时,身后穿着夹克的两名工作人员进来把她架着带了出去。


    而田立信已经通知县纪委过来了,对这个学校开展调查。


    校长在一旁颤抖着双腿,陈小辉继续询问的开口道:“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在岗?”


    校长辩解的说道:“原先最多有22个班,现在只有9个班,学校的生源一直在减少,上课用不了这么多老师。”


    “并且这年龄普遍偏大,不代课的基本上都是五十岁左右。”


    陈小辉示意校长出去。


    等校长出去后,看向一旁的田立信和孙海洋道:“这群人真的不能管吗?你们天天嚷嚷着基层人不够用得劳务派遣,又吵吵着经费不足。”


    “这些事业编待遇养着的闲人不能用?”


    “管不了?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的根据组织规定开除能不能管?校长开不了,你们俩能不能开?”


    “核定在岗在编人员,除现任代课老师外其它的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什么样的表现该直接开除,什么样的该分流到其它单位,还是说集体负责扶贫攻坚。”


    “你们俩和教育局拿方案,两天后田书记你拿具体方案到市里来向我汇报。”


    “毕竟你们县的教育局局长是能人!”


    陈小辉的最后一句话,让田立信整个人的后背完全汗湿了。


    看来恒盛县的江湖传闻新市长是知道了,但是这教育局局长田建强是真好用啊。


    李国春:你猜建议提拔他当副县长的事市里为什么不同意?


    陈小辉走后,田立信有些踉跄的对一旁的县委办主任问道:“你说陈市长这什么意思?”


    “我感觉不管什么意思,陈市长交代的事儿还是得快点办,不然就这一次的板子打下来可不轻,毕竟这新市长不是好相与的。”


    “那你通知田建强,把各个学校那些不上课的混子分个类,拿实打实的名单到县委来。”


    “对了,你告诉建强,这个学校除了正儿八经教主科的老师,其它全分流到林场或者森林公园去。”


    “再查查刚才那女的走的谁关系,和这个校长一起纪委走审查程序,有违法走法律程序。”


    田立信在想着补救措施,陈小辉坐在车里已然盘算着把吕青山换恒盛县来给梅晓歌进一步。


    还是让梅晓歌直接到恒盛县任一把手,亦或者把九原县哪位表现不错的县长换过来。


    汉东省京州李书记的用人真谛就是这样,让手下干脏活前,已经考虑怎么拿下你,在什么时候拿下你。


    丁义珍那是猴子横插一杠,不然在光明峰项目落成之后,李达康安排人拿下丁义珍。


    丁义珍贪对李达康一点影响没有,自查自纠反贪是功劳,光明峰项目顺利建成也是政绩。


    不过也有区别,就是陈小辉让干的活儿确实不是脏活儿,也就是得被人问候。


    贪那么多,临了也该做贡献了。


    也算是发光发热。


    恒盛县的县高中项目,总投资三亿多。


    而澜山县投资1.6亿的澜山县高级中学,各项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即将安装调试完成,即将投入使用。


    怎么回事儿,大家心知肚明,只不过因为特殊原因,市里不好查这里。


    严哲已经带人开始整理搜集证据了。


    等田立信这次的事办完,那么也差不多就该收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