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京州二孙之孙海平

作品:《小辉的名义从光明区开始

    报的话签字就可以,钟嘉伟给的是全套全流程的票据。


    不报白白丢了一万多块。


    纠结了半天还是放进了抽屉,找出两三封一看就胡诌八列的举报信,把周正喊了进来。


    开口指示道:“这个根据群众举报,京州市的赵东来存在不少的问题,收受娱乐扬所老板贿赂等等。”


    “你把手头的事放一放,先带人去调查这个事儿。”


    “好的,侯局长。”


    至于举报信,那玩意儿都不用造假,那个当领导的在纪委和反贪局没几十封举报信?


    没几十封举报信就是你官卑职小。


    一张邮票八分钱,上上下下查一年、够你恶心小半年的扬景并不是不能再现。


    现在为什么没这盛况,是因为人心脏,很多直接就是显微镜放大过度解读,或者索性直接捏造事实,还是对手支持着去举报。


    甚至干脆举报信就是对手写的。


    真真假假的混一堆,真核查所有人都派出去加一年班都查不清一个月的。


    这就叫三十六计之混水摸鱼。


    有人举报张三,张三举报其他人。


    大家都被举报=没被举报。


    甚至对手心黑到派人拦车举报,那一看就不是正经举报的,正常逻辑的举报不认识领导车,也不知道领导什么时候回来。


    甚至于短视频软件公开热搜,事儿可能是真事儿,但是和群众举报不沾边。


    背后没人推动上不了热搜就下架了。


    侯亮平继续翻看赵东来的举报信。


    而与此同时的赵东来也听着手下经侦支队长的汇报,经侦支队长把一大叠的资料放在赵东来桌子上。


    开口汇报道:“赵局,根据我派几个兄弟去暗中调查,抽查确认程度给的资料,可以肯定的是程度给的资料基本都是真的。”


    “其中涉及的七家银行,每家随机抽取了三份贷款合同,特别是涉及到的短期过桥贷款,最高周利率是30%,最低的10%,资金都是银行的正常放贷资金。”


    “城市银行涉案最大,他们很多的合同连一毛钱本金都没有收回,但是借贷人是已经还款给了第三方。”


    赵东来听完介绍,指着重点圈出来的几份城市银行欧阳菁审批的贷款合同开口问道:“这个呢?怎么回事?”


    经侦支队长开口道:“大多数是借给的职业背债人,还款给的第三方,本金一毛钱都没收回来,基本可以确定是烂帐了。


    少数是借出去而后归还了,不过城市银行只收到了正常利息,其他的都在第三方。”


    赵东来心里不由得同情起李达康,这可真特么是好媳妇啊,拿着卖面粉的钱,替人背锅干了卖白粉的买卖。


    媳妇贪腐的两百万在这里面不算钱。


    但是,是欧阳菁审批的贷款。


    锅几乎都在她!!!!


    该拿上亿的事,只拿了200万。


    很多人认为李达康和欧阳菁的工资不足以支持女儿上学,那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欧阳菁年薪正常能到70万,李达康算30万。


    欧阳菁但凡不奢侈,上学足够了。


    欧阳菁就是典型的媳妇败类,想要钱而又不会赚钱,脑子够用的话,合理合法赚的钱足够挥霍几辈子。


    不用干别的,就合法合理的拉点存款、放点合法合规的贷款、推销点理财产品,稍微用点心就够财富自由了。


    不攀关系不给好处,只让你知道她是李达康的老婆欧阳菁就可以。


    找你是看得起你!


    随随便便拉几十上百亿的存款,欧阳菁提成都拿疯了。


    直到17年才禁止吸收公款存储时相关人员的亲属需要回避,一直到24年,这事儿违不违规不违规最高纪委发文章讨论,更别提剧中15年甚至更早。


    违规只是给处分、贪污是要进去!


    欧阳菁收蔡成功200万,在外人看来就是欧阳菁穷疯了,给李达康丢人现眼。


    赵东来也只能内心感慨:都说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这欧阳菁把李达康的天赋神通——不粘锅,是一点没学会。


    难道是因为分房睡变傻了?


    一个被窝就这么重要?


    和陆亦可一起是不是可以染红血?


    赵东来脑子思绪乱飞。


    旁边的经侦队长试探着弱弱的喊道:“赵局、赵局……”


    回过神来的赵东来,一本正经的开口问道:“你继续说。”


    “那这个案子怎么处理,您看?”


    “我看?”


    “回去再次重申好保密原则,具体怎么处理等我通知。”


    “明白,赵局!这次的弟兄们都可靠。”


    赵东来摆手让经侦支队长出去!


    脑子里不停的响起陈小辉的话: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谁配万古?什么是理?


    万古?李达康?还是沙瑞金?


    李达康有这老婆,还万古……


    至于沙瑞金……


    高危职业算哪门子万古?能不能平安着陆都不能肯定算什么万古?


    理呢,什么是理?


    道理?法理?亦或者是别的什么?


    内心吐槽了句陈小辉不当人子。


    烫手山芋已经塞到赵东来手里了,说个话还不明说。


    翻看着一堆堆的卷宗,忧愁的思索着这案子到底怎么办。


    同时也在思索着这事儿咋搞。


    他已经过了年轻气盛的时代,年轻的警员渴望建立功勋,一步步到了高位就得思索平衡,身上套了一层深不可见的枷锁。


    为什么缉毒晋升最快?


    那是因为这里面没人情,可以不用考虑任何的影响直接干,干不过能无限摇人!!!!!


    经侦为什么喜欢抽调人员?


    那是有无形的大手控制,抽调人员莽一莽出了篓子可以有解释余地,抽调人员的原单位还能被迫帮忙扛点锅,收到的压力会分散。


    抽调/借调≈背锅/干苦力


    起身站在窗子边,看着楼下的滚滚车流


    赵东来感觉他身体被迫的四分五裂。


    信念?理想?官途?老领导?新领导?


    何去何从?该听谁的?


    陈小辉坐在办公室里,正在接待孙海平。


    孙海平今天到光明区调研政法工作,调研结束来陈小辉办公室“坐坐”。


    孙海平,阴阳李达康的一把好手。


    京州市委敢当面讥讽李达康的硬汉!


    京州直面硬刚李达康的“二孙”之一!


    唯一的区别就是孙海平刚完没事儿,孙连城刚完去少年宫了。


    那阴阳怪气的讲出:高育良是什么人呐,是高育亮书记最喜欢的秘书。


    去年研究政法工作会议的常委会上,我就对陈清泉提出过意见,你是怎么说的??让我顾全大局,不让我展开说……


    李书记,我想请问您,我能不能畅所欲言的说一说?


    事情结束,孙海平依旧是京州市委常委、京州市政法委书记。


    知道他是刘派的人,那么作为刘派接班人的陈小辉,有什么不亲近之理?


    陈小辉面容和煦的说道:“孙书记今天这调研工作如何。”


    “不是我当你面吹捧,光明区的工作确确实实的走到了全市前列,光明分局的工作做的更是不错,比之去年上升两三个台阶都不止。”


    “都是同志们用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