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我领导是李达康

作品:《小辉的名义从光明区开始

    “李书记正在开会,您是找李书记?”


    “是这样的,我在区里的政务大厅值班,一个叫田杏枝的下岗职工,要求按照幼儿园教职工的身份给他事业编待遇,我根据市委的文件解释了半天。”


    “但是她要求见我的上级领导,这个具体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你给李书记汇报一下,李书记要是有空的话我给李书记带过来。”


    “毕竟李书记总教导我们群众的事情无小事儿嘛。”


    小金听的内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好家伙,你陈小辉是真的勇!


    将军李达康了直接!


    至于陈小辉不知道田杏枝是谁?不知道就不会有这个电话。


    震惊之余含糊的开口道:“要不这样,我给李书记汇报一下,下午他还有几个会。”


    “好,麻烦金秘书了。”


    陈小辉无所谓嘛,见他的领导是田杏枝主动要求的。


    那么陈小辉作为市委常委,他的领导是谁?可不就是市委班长李达康嘛。


    没错啊!


    田杏枝自己要见李达康的!


    田杏枝明显的感觉到话音不对,想走,但是又舍不得走。


    但是想着自己表哥插手,自己事业编退休待遇就稳了。


    李达康:这事儿要能合情合理的办,我犯得着教着让你去上访?


    但凡给你出主意,就是自己不愿意给你办。


    小金:要是合情、合理、合法,不违规的事儿我早就主动帮你办了,能拖到现在?


    你在质疑我伺候人的专业?


    李达康司机:金秘书说的对。


    李达康坐在办公室,听完秘书小金的汇报,脸色肉眼可见的就黑了,没好气的骂道:“转告小辉,是否给事业编待遇,请严格按照相关文件执行,市委不会干涉……。”


    说到一半,李达康烦躁的摆手道:“你出去吧,我和光明区联系。”


    李达康内心不知道是问候谁,拿起电话拨通了陈小辉的电话,陈小辉自然而然的程序化起身接通:“李书记,您指示。”


    “是这样,小辉,我刚听小金汇报说是有关于下岗职工要待遇的问题?”


    “是的,李书记!”


    “你的意见就是我和市委的最终意见,既然我们有文件,就肯定按照文件执行,谁都不能越过文件,我也不行!”


    ……


    陈小辉看了眼田杏枝,似笑非笑的开口说道:“我的领导——市委李达康书记的指示和我给你的答复一样。”


    “如果结果不满意,没有达到你的预期,你可以去要求达康书记帮你联系他的领导处理。”


    “这对你来说不难!”


    说罢拿起桌上的上访事件回复函递给了田杏枝。


    好好的信访制度,就是被这群胡搅蛮缠、得陇望蜀的人败坏的!


    至少作者心目中的信访是好的,开两辆车同一周在同一个摄像头两次不系安全带违章,一个罚50一个罚200扣两分。


    去处理让我去隔壁信访窗口处理。


    不排队不干嘛,给作者两个改成警告处罚。


    前后包括走路不超过五分钟。


    就是田杏枝这样的人多了,本该有的正常制服变味了。


    今天这事儿,李达康得自己去悟。


    悟透几分算几分。


    没给李达康本人打电话就是留有余地。


    一个市委书记,鼓动亲属带着一群朋友通过集体上访,去要本该不合规的待遇!


    这是他该做的事情?


    给自己表妹那一堆“看见苗头不对快点跑”“千万别做出头鸟”“自己别领头让别人领头”这一堆话,是他作为京州市委书记该说的话?


    合规就直接安排人人去办!


    不合规就劝着别去闹!


    背后煽动上访,几个意思?


    ……


    至于沙瑞金视察信访局?那视察的是信访局窗口吗?


    视察的是他李达康本人!


    沙瑞金,堂堂封疆大吏,没一点深层次意味去看一个区信访局的窗口?


    他是得多闲去看这?


    沙瑞金去过之后,田杏枝那个事业待遇还提了吗?


    丝毫没提!


    可能传达的意思就是:既然想当BZ捞好处,那么就别立牌坊了。


    另一层意思:这屁大点事儿我都知道,更别提你其它事儿。


    老老实实当那啥……


    值班,解决是难点问题,很多事情办不下去的主业就是没人牵头,没上级领导督促施压。


    或者说是特殊问题层层报批麻烦,有更上级领导在,第一时间直击责任人。


    该解决的很快会解决。


    平静的值班结束,陈小辉回家路上。


    陈小辉提点王致远的开口道:“你上班也没多少事儿,抽空解决一下你的个人问题。”


    “不行让苏部长给你介绍。”


    王致远含糊着说道:“咳咳,我这不还年轻呢嘛,这事情再说,再说!”


    陈小辉不禁一笑,这和自己当初也没多大区别!


    吃过晚饭,老刘手痒的拿着围棋和陈小辉翁婿二人对弈,陈小辉也不知道这老头子哪来这么多的爱好。


    刘长生边下边教导着开口道:“区里的节奏你适当的放缓一点儿,手段尽可能的柔和。”


    “地方事务犹如一团乱麻,快刀斩乱麻是一种策论、大力出奇迹也是策论,上任抡完了三板斧打开局面,后边就考验慢工出细活了。”


    陈小辉瞅准位置落子,回应道:“慢工出细活不也得架子台子搭起来不是,台子现在还差点儿东西。”


    刘长生边研究棋盘边继续开口道:“你知道时机与分寸就行,不过你对于民间资本的刀挥一次,几只鸡杀下去,猴子胆战心惊的就够了。”


    “适当的杀,叫杀鸡儆猴,杀多了那就叫杀鸡取卵了。”


    “明白。”


    ……


    两人聊天手谈之际,李玉兰过来敲门说沙瑞金来了。


    沙瑞金,宣布任命过后就带着辆考斯特跑基层去了,可能也就是刚回来。


    来刘家拜访,刘长生起身来到客厅。


    对沙瑞金程序化打招呼道:“沙书记。”


    沙瑞金也是同样的程序化开局:“我这一来就下去调研了,以后我们一起搭班子也没有个深入交流,省里的各项情况你也了解,我想听听你的见解。”


    “调研期间,省里的事情基本上算是按部就班……”


    刘长生就是不深谈,一切都是表面。


    仔细听,俩人谈了半天,一句正事儿没有。


    但是依旧一个比一个热情。


    废话文学在俩人口中演绎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