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菜市场

作品:《四合院之我是雨水舅父

    算了,这是你的家事,我就不再多说了。


    我已经按照你想要的结果交待下去了,证明何大清是先结婚,和你们商量之后才离开的。


    希望这样做,能让那些街坊们少传点闲话吧!”


    看到祁安感激的表情,程红英给了他一个嫌弃的眼神说,“这么做可不是因为你。


    雨水才六岁,在流言蜚语中长大,总归对孩子的成长不好。


    对了,还没恭喜你呢!何大清到了保定的当天就领证了。”


    “程阿姨,您是个会聊天的,还好我没有心脏病,若不然……。”


    “行了,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地契和户口的事多则半年,少则仨月才能办好。


    根据七七姑娘的说法,它的父母可能还在。


    现在找人并不容易,这个需要时间。


    要是没别的事就走吧!我这还一堆事要忙呢!”


    看到程主任挥手赶人,祁安连忙说道,“还有三件事,户口出来之前能不能先给开个证明,我想让七七去读书。”


    听到祁安的第一个要求,程主任很是欣慰。


    点头说,“没问题。”


    又扭头对旁边的记事员说,“小李,给七七,那个,常美凤姑娘开个身份证明信,住址就写南锣鼓巷95号院,继续说。”


    “我们想去趟保定找何大清问清楚,介绍信是不是也得在这里开。”


    “是该问清楚,不过,你得答应阿姨,一定不要冲动。”


    “您放心,无论如何他都是雨水的父亲,我不会对他动手的。”


    “嗯,我这里有负责何大清居住区域军管处的电话,若是谈不拢,就联系他们。还有什么事?”


    “何家的户籍本被何大清拿走了,能不能重新开户,最好能让何雨柱做户主。”


    “这个等你从保定回来再说,最好能说服何大清把房屋过户给他儿子,这样开户才名正言顺。”


    “知道了,谢谢程阿姨。”


    看着祁安带着两个小丫头开开心心的走了。


    小李问,“主任,这小伙子一身武艺可是不弱,您怎么不让他来咱们军管处工作。


    把他放到眼皮子底下,您也不用担心他再闯祸了。”


    “哎,我也想过。可我们军管处实在太忙了,他还有两个小丫头要照顾。


    要不是看在两个小丫头的面子上,我一定把他送进部队里好好磨练几年。


    这小子实在太野了,动则就要人命。


    真怕他哪天又惹出大祸,两个小姑娘又没了依靠。”


    “确实可惜了,就他这身本事,在部队里最是吃香了。”


    有了军管处开的证明,两个小丫头的入学办的很是顺利,当时就领到了课本。


    回到家里祁安对七七交代说,“我一会去趟菜市扬,你就在家温习功课。


    嗯,想一下你们老师是怎么讲课的,多教教雨水。


    这样比你自己闷着头复习应该更好一些,同时也能锻炼一下语言表达能力。”


    上一世的灵魂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时代,祁安虽然不会教,但是方法还是知道一些的。


    让七七一个人复习,只怕她小脑袋里总胡思乱想,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这是他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


    另外交给你一个任务,就是教小雨水做家务,别人家孩子能干的活,小雨水也得会。”


    “好的小安哥,保证完成任务。”


    七七对着雨水眨了眨眼,得意的小表情让小雨水呆愣住了。


    突然觉得舅舅不爱她了,好日子才过一天,爱是不是消失的太快了?


    假装没看到小雨水幽怨的眼神,祁安一个人出门了。


    祁安的打算就是从饭馆做起,他准备先去菜市扬了解一下菜价。


    等从保定回来以后,再回趟燕王庙村让他们帮忙收十里八村的猎物。


    帮到乡亲们的同时,肉食来源也算有了出处。


    做生意只要不雇人,不要让人扣上剥削劳动人民的帽子,即使到了起风的时候,一点事都没有。


    到公私合营的时候主动一点,说不定还能给发个奖状呢!就更保险了。


    上一世的祁安虽然没什么学识,好歹简化字能认全,特别爱看年代文。


    对那个时期的事不说门清,每个阶段的路要怎么走,还真挺了解的。


    实在不行还有燕王庙村这个驻地呢!这可是山里。


    到时候往村里一窝,躲几年,谁特马敢去那儿找事儿,直接弄死他。


    只要多给点好处,祁安相信村长肯定会把住宅给他留着。


    若是有人敢动他的房子,他不介意抹了那人的脖子。


    这种想法一冒出来,祁安吓了一跳,原主的戾气实在太重,这让祁安很不适应。


    原主十二岁拜关二爷,烧黄纸,斩鸡头,有三个拜把子兄弟。


    大哥关雄二十岁,未婚。武艺一般,可脑子好使,是他们的军师。


    二哥常威,十九岁,未婚。有勇有谋能独当一面。


    三哥时青是孤儿,名字是师父取的,十八岁,天生神力,可脑子不好使,说话时结巴很是厉害。


    祁安排行老末,做事冲动,有急智,最能惹事,武艺和常威在伯仲之间。


    同时,他们也是师兄弟,师从七七父亲常远峰。


    出事之前兄弟四人几乎形影不离。


    吃大锅饭,住通铺,一起练武,一块洗澡,几乎二十四小时都在一块。


    他们平时好勇斗狠,任侠好义,打抱不平,自诩为行侠仗义的侠士。


    想到倒在身边的大哥和三哥,祁安的心忍不住又是一阵颤动。


    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祁安的心神再次来到空间里,统计厨房里的东西来分散思绪,他怕再想下去会倒在大街上。


    冰箱里的肉和大虾加到一起有七八斤左右。


    面粉有二十公斤左右。


    大米有大半袋子,三十公斤左右。


    祁安心说,“要不是家里的田地都租给了别人,现在家里肯定会存很多粮食。”


    “土豆有半麻袋,有二十公斤。


    胡萝卜,莲藕各有两个,忽略不计。


    粉条是在村里买的红薯花钱加工的,数量最多,有一百公斤左右。


    咸鸡蛋一缸,自己腌的,两百枚左右。


    糖蒜一缸,自己腌的。


    祁安记得生蒜用了二十斤,白糖用了五斤,醋也是老品牌的陈醋,各种配料也都是用电子秤称好往里放的。


    只是还没吃过,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都是在网上学的,想必不会太差吧!


    葱姜蒜,各种调料一应俱全,自家炸的豆油,两个十公斤的桶都装满了。


    有这种条件,不开饭馆岂不是都浪费了。


    祁安在市扬上转了一圈,发现这个季节卖蔬菜的还是很多的。


    特别是各种野菜,一毛钱能买一箩筐。


    反倒是肉食很少,偶尔才能看到有山民卖猎物。


    祁安还看到了两个有些面熟的猎人,他记得是隔壁村的,在山里打过照面。


    山民的防备心很强,祁安蹲在摊位前看了看,发现他们不认识自己,他也就没有搭话。


    这两位猎人今天就带了几只瘦不拉几的野鸡,野兔,还都已经有了异味,祁安没兴趣。


    祁安没兴趣,其他人可是很想买,正有人在跟他们讨价还价。


    其实燕山镇有收猎物的门店,还不止一家。


    只是价格吗?就有点不尽人意了。


    他们跑到四九城,一斤可以多挣百分之十五左右。


    肉铺里大多只剩下一些骨头和下水,即使还有肉卖,上面连点白点都看不到,干瘦干瘦的。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若是同样的价格,肯定不愿意买。


    反倒是卖海鲜的门店还挺多,想到天津并不远,祁安也就释然了。


    看了看价格表,祁安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就是最小的银鱼干一斤都要一块五,小黄鱼一块六。


    干虾皮一斤两块,湿的一块二。


    最常见的八头鲍每斤十三块,鱼翅燕窝根据品质不同,更是天价。


    看到对虾的价格是九块一斤,祁安心说,“他们三个晚上有口福了。”


    空间冰箱里有两盒对虾,一只三两左右,一共八只。


    “伙计,这种棉布袋子啥价?”


    祁安最后来到一家比较大的杂货铺,他需要几个麻袋,把厨房里的食材都换个地方,这样才能薅系统的羊毛。


    “贵客你好,三毛。”


    “粗麻袋呢?”


    “两毛。”


    解释一下:(这个年代的棉布袋子装满也就能装十公斤左右的面粉。


    因为含棉量极高,所以价格比较贵。


    这种布做衣服有些脆,纳鞋底的话,若是家里没有破布,它就是首选。


    粗麻袋装土豆的话容量是一百公斤。


    粗麻袋的缝隙很大,还掉毛毛,装不了面粉。


    农村大多用粗麻袋来装玉米棒子,红薯,土豆等,特别结实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