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别客气,都是苦过来的
作品:《重生七零,离婚二嫁翻身改命》 王毅赶在下班前来到厂里,就看到陈浩南从办公室慢悠悠出来。
他手里拿着车钥匙,这一看就是要下班去了。
王毅道:“哥,下班啊?”
“不下班难道住这里啊?”
王毅嘿嘿一笑,凑上前来。
“哥,有个事我想咨询一下。”
看王毅这么认真,陈浩南一脸诧异,这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了?
“啥事?”
“咱厂里还招人不?”
“明面上是不招,但是背地里是可以招的。
怎么,你这是又要给我介绍人了?”
“嘿嘿嘿,也不是,主要是我这几天招了几十个短工,里面有个女的,还带着一个孩子,看着老可怜了,她干活可厉害了,我就想着帮个忙给她找个工作。”
陈浩南将他从头打量到脚底。
“你这人是怎么回事儿,怎么老想着帮女人?你别告诉我,你是对人家感兴趣啊。”
“不是哥,你可别瞎说,就是我这人吧心软,我就想着能帮就帮。”
主要他自己有家,也像个无家可归的人一样,总感觉跟个孤魂野鬼似的。
陈浩南都懂:“行了,你现在好歹也是我手底下最信任的兄弟,往厂里塞人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你看着安排吧。”
“谢谢哥。”
陈浩南抬手在他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打开车门上车离去。
第二天一早,陈燕就抱着孩子就来到芦荟地里了。
王毅看到他,赶紧走了过来。
王毅道:“陈燕,你直接去服装厂吧,我都跟人说好了,你去服装厂门口,跟值班的人说清楚,他们会带你去上班的。”
陈燕有些感激,连忙弯腰道谢:“谢谢王大哥,太感谢你了。”
“别客气了,赶紧去吧。”
陈燕抱着孩子转身的时候,泪水都流了下来,这次出门,真的是遇到好人了,这要是遇到普通人,指不定过得有多惨呢。
陈燕来到服装厂门口时,此刻正是上班的时间点,门口是进进出出的女工,她们都穿着背带裤,看起来还挺好看的。
陈燕在门口徘徊,不知道该不该进去,正犹豫的时候,大熊出来了,刚好看到门口的陈燕。
她手里牵着个女儿,大熊想起昨天在门口看到过她,上前一步问道:“是陈燕吧?”
大熊朝她笑了笑:“王毅都跟我说了,跟我进来吧。”
陈燕愣在原地,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慌忙用袖子擦了擦脸,跟着陈浩南走进车间。
大熊直接将人带到生产车间,找到牛桂英。
大熊道:“牛组长,这是王毅介绍来的人,你看着给安排一下,她不会用缝纫机,你给教教。”
牛桂英道:“行,我知道了。”
牛桂英的目光落在陈燕身边的小女孩身上,担心道:“哎呀,你咋还带了个孩子?”
“姐,这是我女儿,来上班是不是不能带孩子?”
“能能能,就是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这边太危险了。”
“谢谢姐。”
大熊道:“这样吧,让你孩子跟我去值班室去,我值班室有电视呢。”
陈燕有些担心:“这不好吧?”
大熊是个直性子,说道:“这有啥不好的?”
“这是牛桂英,你以后跟着她学。”
大熊介绍道:“厂里管两顿饭,工资按件计薪,干得好每个月也能拿不少。”
陈燕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哽咽:“谢谢大哥,谢谢大姐……我一定好好干,绝不会偷懒。”
牛桂英拉过她的手,触感粗糙得全是老茧。
“别客气,都是苦过来的。”
大熊抱着陈燕的孩子离开了生产车间,她攥紧了牛桂英递来的针线,指尖虽有些颤抖,眼神却亮得惊人。
终于不用再带着孩子漂泊了,这里就是他们的生路。
大熊带着孩子来到值班室,给她开了电视。
孩子就坐在电视前看电视。
苏叶早上直接去日化厂,前段时间从海市运过来的设备也被装的差不多了。
车间里,海市来的工程师在机器面前来回穿梭,给设备做最后的调试。
其中一名技术员走了过来道:“苏总,所有设备都调试好了,出来的效果比预期还好,符合国家标准。”
苏叶点了点头,技术人员笑着说,“这批新机子出来的面霜,昨天试用了一下,质地特别细腻,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还好。”
“好,谢谢你们,辛苦了。”
另一边,另一个技术人员走了过来道:“苏总,包材厂那边打版的样品送来了,您要不要过来看一眼?”
苏叶赶到样品间时,桌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包装瓶。
透明的玻璃瓶身印着简洁的 logo,瓶盖采用了螺旋设计,完全不用胶带封装。
之所以要用玻璃瓶,面霜用完之后,这个小玻璃瓶可以装些小纽扣,还可以种一些小花。
她拿起一瓶问:“这个不易碎吧?”
“苏总,您也知道,只要是玻璃制品都是易碎的,包材厂说只要咱们确认没问题,下周就能批量生产,正好赶上咱们的投产计划。”
苏叶满意地笑了。
从盖厂房到设备安装,从 logo设计到配方调试,这大半年的奔波终于有了结果。
她走到窗边,看着厂区外平整的公路,仿佛已经看到满载产品的货车驶往全国各地。
“对了。”她突然想起什么,转头问技术人员:“这批机器的维修期是三年,到时候需要你们维修的话,会派技术人员过来吧?”
“绝对没问题。”技术总监拍着胸脯:“我们机器安装好,还要留一个技术人员在这里待三个月,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转,且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的技术人员才能离开。”
“那就辛苦你们了。”
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给车间里的设备镀上一层暖光。
地里那批芦荟长得不差,现在又盖了大棚,长势只增不减,等一切准备就绪,下个月就准备投产。
苏叶从日化厂离开,路过芦荟场地时,又进去看了一眼。
这些芦荟长势喜人,化妆品这个行业,她有信心。
在不久的将来,这绝对是个暴利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