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思念
作品:《娇娇嫡女一回京,全府气吐三升血》 北境的风,从来不讲道理。
它像野兽裹着冰碴子扑过来,刮在脸上生疼,吹得人连站稳脚跟都得使出吃奶的劲儿。营房的厚毡帘都被吹得噼啪响。
谢桑玉几乎是撞进营房的,厚重的门帘在他身后砰地一声落下,隔绝了外面的风雪。
他连身上的皮甲都来不及卸,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屋子最里头,一个翻身就滚上土炕。
没错,是土炕。
“嘶...活过来了!”他把脸埋进带着余温的炕席里,长长舒出一口气。
“爹!快上来!”他瓮声瓮气地招呼着。
谢震霆刚把佩刀挂好,闻言大步走过来,也脱了靴子利落地翻身上炕,在儿子旁边寻了个舒服的位置靠稳。
他粗糙的大手拍了拍身下暖烘烘的土炕,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幸亏有你妹妹捣鼓出的这玩意儿!不然这个鬼冬天,咱爷俩别说打仗,骨头渣子都得给这贼老天冻碎喽!”
“那可不是,若不是妹妹,咱们可就回不去了!”
“放屁!”谢震霆眼一瞪,大手毫不客气地就朝儿子后脑勺呼了过去,“说什么丧气话!老子就是把腿爬断了,用牙啃着地往前挪,也得爬回去见我女娃!”
谢桑玉吃痛,但也重重点头。
“都得回京!妹妹也理应受我和将士们一拜!”
京城那帮贵人老爷们的心思,父子俩心知肚明。
拨下来的粮饷、冬衣、药材,要么是杯水车薪,要么就干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不是路途遥远损耗巨大,就是被层层盘剥,进了某些硕鼠的私囊。
他们大概就盼着北境的寒风,能替他们悄无声息地解决掉谢震霆。
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
他们没想到,远在西寒的闺女,竟成了北境将士们最大的福星和依仗!
谢桑宁的信,不只是家书,那是救命的锦囊。
除了这盘暖烘烘的炕,还有那些用寻常草药熬煮就能消炎退热的方子,不知从鬼门关拉回了多少伤兵。
更绝的是那些图,画着邻国才有的能在贫瘠土地上疯长的高产作物种子。
谢震霆派了最机灵可靠的老兵,扮作行脚商人,几经周折,真给弄了回来。
虽然种出来的东西口感粗糙些,但能果腹,能顶饿!
硬是让这数万将士,在这朝廷指望不上的年月里,没饿死、没冻死!
“福星啊...”谢震霆望着营房简陋的顶棚,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金陵城里的女儿,语气里是满满的自豪和化不开的柔情,“咱家宁丫头,真是爹的福星,是咱整个大军的福星!”
这话被营帐里的将士们听见,就没有不点头的。
所有将士们提起谢家大小姐,那都是打心眼里敬着、念着、盼着。
偷偷在营帐角落给她立个简陋长生牌位的都有。
“将军!等咱打回京城,您可得让俺们远远地,给咱大小姐磕个头!”
“对!磕头!要不是大小姐的法子,俺这条命去年冬天就交代了!”
营房里,谢桑玉听着传来的议论声,嘴角也忍不住咧开。
他翻了个身,把脸贴在暖烘烘的炕面上,舒服地眯起眼。
“爹,”他声音带着点鼻音,“等回了京,见着妹妹,我可得好好抱抱她...”
谢震霆又是一脚踹了过去:“兄大避妹!抱个屁!”
——
千里之外的镇国将军,谢桑宁并独坐窗边。
她手里捏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白玉佩,那是幼时父亲从边关寄来的礼物,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宁”字
就在这时,珠帘轻响,如春端着新沏的茶走了进来。
“小姐,刚得了宫里的准信儿,还有半月,便是太后娘娘的千秋寿宴了。帖子按例,定会送到咱们府上。您看这贺寿的礼,咱们备些什么好?库房里有几件前朝的古玉摆件,还有一尊赤金镶宝的观音,您看...”
谢桑宁的思绪被拉了回来。
“贺寿?”她唇角勾起笑,“按规制备一份便是。库房里不是有尊前两年别人送的,成色一般的白玉寿星捧桃?看着还算喜庆,就它吧。找个像样的匣子装了。”
如春微微一愣。那尊白玉寿星,材质确实只能算中上,雕工也算不得顶顶精细,放在瑞雪楼的库房里,属于压箱底都嫌占地方的物件。
小姐竟要拿这个去贺太后千秋?
“小姐,”如春迟疑了一下,还是提醒道,“那尊白玉是不是太简薄了些?毕竟是太后娘娘的寿辰,各府定会争奇斗艳,咱们若是送得太过寻常,怕会落人口实,说咱们将军府不识礼数,轻慢了太后。”
“轻慢?”谢桑宁轻笑一声,放下茶盏,“太后娘娘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难道会因为一份寿礼就改变吗?”
“她不喜欢我父亲手握重兵,不喜欢我这个搅得京城不宁的谢家女儿。这份不喜欢,根深蒂固,岂是一尊价值连城的观音就能抹平的?”
她看着窗外庭院里覆着薄雪的枯枝,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
“既然送什么都是错,送什么她都膈应,那我又何必费心费力、耗费巨资,去讨好一个注定厌恶我的人?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普通的,应景的,不逾矩也不出挑,便是最好的。”
“备礼,是规矩。但心意?太后她配吗?”
“就用那尊白玉寿星。包得好看些,别失了将军府的体面。至于太后喜不喜欢...与我何干?”
如春躬身应道:“是,小姐。奴婢明白了,这就去办。”
太后寿宴收到的寿礼,在庆国并非直接入太后的私库,而是皇上敛财的方式,所有寿礼里,会有三分之二会被太后以爱子的名义赠送给皇上。
因此大部分官员会在这日铆足了劲,甚至是倾家荡产的送礼。
这是对皇上表达忠心的好时候。
谢桑宁连忠心都没有,她表达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