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宣府危情

作品:《直播:兵临京城,主公你要退兵?

    宁王妃在信中肯定了萧令秋的忠心,称赞萧令秋是宁王府之臂膀。同时言说了目前宁王府的困境,大军群龙无首,秩序开始混乱,麾下将领心存私利。


    还隐晦的点出了河北士族已经在有意倒向迁都而来的朝廷,开始和宁王府脱轨。


    这些话明显是在敲打萧令秋私自做主的迁都之事。


    不过迁都,毕竟是利大于弊。只要能掌控冀州和辽东军权,朝廷和河北士族短时间内,就还在宁王府的控制之下。


    最后宁王妃的手令,直接授予了萧令秋宣府总兵之职,可先斩后奏,全权处理宣府军镇内的一切军务。


    萧令秋看完密信和手令,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位端庄威严的身影,嘴角微微上扬。


    在他的印象里,宁王妃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哪怕和宁王感情一般,但依然能够辅助宁王掌控河北之地,就侧面说明了宁王妃的能力。


    李有仁之前都没有意识到河北士族会有异心,而宁王妃却早已从一些蛛丝马迹中,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比如宁王没死和迁都之事还未传到河北之时,河北士族的一些官绅经常会登门宁王府,和宁王妃行礼洽谈各地事务。


    可迁都之事敲定之后,河北士族就开始减少了登门宁王府的频率,并且主动出钱在顺天府的丰山修缮宫殿。


    那里曾有大魏末年一割据政权建造的宫殿群,只是多年来已经破败。河北士族主动出钱修缮,就是迎合迁都而来的元顺帝。


    这些迹象,宁王妃都看在眼里,提前察觉到了暗中的波诡云谲。


    “继续赶路!”


    将手令和密信收好,萧令秋继续率军赶赴宣府。


    两天时间,萧令秋率领两千亲卫,在十二月中旬初,当天的申时赶到了宣府城。


    入城之后,萧令秋来到了宣府卫的衙门,见到了一脸愁容的张越。


    “萧将军,你可总算来了。”张越一脸愁苦的对萧令秋说道。


    “张将军,你跟我说说现在的情况。”萧令秋一脸郑重的问道。


    “自从十天前平辽卫私自出城野战,被北狄人包围,陷阵损失过半之后,我命人卸下了他们的甲胄兵刃,让他们休整。不过我无权处置他们,怕激起哗变。


    前几日,北狄人因为士气大振的缘故,不断挑衅攻城,皆被打退。不过宣府城内因为连日来的坚守,加上平辽卫兵败和粮草不足,致使士气委顿。我担心,北狄人一旦再大举攻城,很有可能出现城破之危。


    现如今,城内尚有宣府卫兵力八千,柔远守备、代县守备、上谷守备兵力共一万,还有骁骑卫一万,平辽卫五千四百,以及杂兵两万。共五万三千四百人。


    这些兵力,守城不是问题,但粮草出现了问题,只够半月之用,加上士气低落,如此久守必失。”张越一脸愁苦的说道。


    萧令秋听着这话,不由得面色阴寒。打了败仗,只要主将能及时提振士气坚守,那还能撑得住。但是粮草一旦出现问题,这无疑会极大的影响军心。


    这摆明了是有人逼着张越出城和敌军打一仗,让张越吃一次大败仗。


    而宣府的粮草,一般都是由顺天供应。然而宁王妃坐镇顺天,顺天府不可能拖延粮草。那问题就出在了粮草运输至顺天的上一站保州了。


    “是保州知府在拖延粮草?”萧令秋问道。


    张越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回答道:“我曾问过顺天知府羊耽,他说保州府供应的粮草,未经他手,都被直接挪去供给了丰山那边。


    此后我专门派人还去找了保州知府卢绍元,他的意思是保州的粮草只有这么多,其余地方上的都还没运过来。


    他说给元顺修宫殿要紧,而我们宣府这边,只要赶紧将北狄人打退,粮草之事自然就会宽松。”


    萧令秋听此,一脸愤怒的拍了下桌子,目露寒光,言道:“这帮人,总有一天我要把他们的脊梁骨打断。”


    张越同样对这帮士族官绅愤恨不已,这帮人纯粹就是一帮墙头草、势利眼。要倒向朝廷,那都无所谓。可是这帮人能拿军机之事,来当做争权夺利的手段,实在是无耻至极。


    “萧将军,你看现在该如何处理?”张越问道。


    萧令秋闻言,眉头紧蹙的思索着,随后开口道:“现在已经入冬,北狄人肯定不可能长期攻城,他们的后勤辎重同样是个问题。只要撑过这几天,什么都好办。


    现在首要任务就是提振士气,和调配些粮草过来。明天先派人去一趟王府,让王妃想办法凑出半个月的粮草过来,毕竟迁都部队那边会有粮食到顺天。其次就是处置平辽卫的将领,拿他们开刀,严明军纪。”


    张越听此,点头同意萧令秋的这个决议。处置平辽卫,萧令秋是最合适的人,因为他是平辽卫的唯一主官。至于牛万山,他人还在扶灵的路上呢。


    “你这是要杀人立威?”张越问道。


    萧令秋摇了摇头,随之他将宁王妃的手令拿了出来,递给了张越,说道:“来之前,王妃命我任宣府总兵,全权处理宣府一切军务,可先斩后奏。


    我要杀几个平辽卫的镇抚和千户,虽名正言顺,但直接处斩千户以上的将领,还是得请示一下王妃。我打算先把他们免职,押送去顺天,交由王妃处置。”


    宁王妃虽然授权了萧令秋可先斩后奏,但作为下属,为了表示尊重和忠心,还是请示一下为好。


    张越点了点头,赞同道:“平辽卫是一帮骄兵,刚来到宣府,就有一些士族子弟跟平辽卫的千户接触。我严重怀疑,他们私自出城野战,就是受了那些士族的蛊惑。”


    萧令秋摆了摆手,说道:“是否受了士族官绅的蛊惑,这个审了再说。张将军,你先通知一下宣府城内千户以上的将领,让他们一个时辰后,都来卫府议事。”


    张越点了点头,随之喊来了侍卫,让人去通知宣府城内的将领。


    “对了,张将军,城外的北狄人,目前驻扎在哪?以谁为首?”萧令秋问道。


    “都驻扎在城外西北方向的元宝山山下,边上有条河,叫做庙滩。北狄十万众,以木扎合的尼伦部为首,有四万兵力。其次还有列勒部一万五千人、泰兀部一万人、弘吉剌部一万人、额仑部八千人...”张越说道。


    萧令秋听此,点头道:“好,我打算率领五十骑,出城去看一下他们的营寨,看看有没有破敌之法。”


    对此,张越点了点头:“嗯,我点几个熟悉北狄人营寨和路况的人跟你一起去。萧将军,万事小心。”


    萧令秋微微颔首,随后他去了一趟骁骑卫的营地,挑选了一些骑术精湛的千户和军官,一起和张越安排的人,一同出城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