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形势分析

作品:《直播:兵临京城,主公你要退兵?

    “北狄围攻宣府这事,实在蹊跷。我这就率领平辽卫和骁骑卫,前去支援。”萧令秋当即说道。


    张越听此,摇了摇头,说道:“还是我去吧,王爷身陨的事情,已经传到了河北之地。诸多守军,军心涣散。而你对宣府那边并不熟悉,我作为都指挥佥事,更能指挥的动他们。”


    张越之所以主动请缨,更多的是担心迁都之事。毕竟目前萧令秋才是这十五万大军的主事人,他一旦脱离大部队,迁都大军,在路上遇到问题,张越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处理。


    至少,他没胆子像萧令秋那样,敢抽元顺帝的鞭子。


    萧令秋听此,沉思了片刻,点了点头。其实他更想率军北上回援,他一直都有种不安全感,不想把骁骑卫和平辽卫的指挥权交出去。


    不过张越说的在理,他不能在军事上,因为自己的一心算计,而置宣府于不顾。


    “我只需要平辽卫,以及一万骁骑卫。剩余一万骁骑卫,留给萧将军来维持行军。”张越说道。


    “好,那就拜托张将军了。”萧令秋郑重道。


    “那我现在就出发,率军北上。”张越当机立断道。


    随即两人一起出了府衙,骑马前往城外大军营寨。


    一路上,两人纵马而行,萧令秋面色冷峻,时而皱眉,几次看向张越时,脸上浮现出一抹为难之色。


    张越见此,不由得开口问道:“萧将军,可是有什么话要嘱咐的?”


    萧令秋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说道:“张将军,你到了宣府之后。切记以守为主,勿要出城野战。”


    张越听着这话,眉头微蹙,他不明白萧令秋突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下意识的以为是萧令秋不信任他的能力,故而脸上浮现出不悦之色,说道:“萧将军,你且放心,我跟北狄人打交道不是一回两回了。”


    萧令秋闻言一怔,随后解释道:“张将军误会了,我不是不相信你的能力。只是这事蹊跷的很,我担心出城野战,容易落入陷阱。”


    张越听此,转头看着萧令秋,脸上露出不解之色,问道:“萧将军的意思是,会有人暗中跟北狄人勾结?”


    萧令秋微微颔首,说道:“张将军,咱们此次迁都顺天之后,你觉得河北士族会如何看待我们?”


    张越笑了笑,不以为意的说道:“还能怎么看待咱们?河北士族和咱们是一体的,咱们戍边,他们提供粮草后勤。王爷在的时候,就是这样。”


    萧令秋摇头轻笑两声,说道:“张将军,你还是不懂政治啊。此次迁都之后,河北士族必然会安排大量人员填补朝堂空缺。河北士族拿到了想要的政治资源,必然想争夺朝堂话语权。


    而咱们这支大军,便成了他们的目标。他们想掌控咱们这支大军,就得尽可能的将咱们这些将领从军中踢出去。而踢咱们出去的最好办法,就是打败仗。”


    张越没有政治敏感度,但不代表没有政治头脑。他听着萧令秋的这一席话,不由得沉思良久。


    “他们应该不会这样吧,这敢跟北狄人勾结,一旦宣府城破,河北之地瞬间就会成为北狄人的跑马扬,他们同样不会好过。”张越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萧令秋撇了撇嘴,摇头笑了笑:“让宣府城破的胆子,他们没有,但让你打败仗的胆子还是有的。一旦你打了败仗,威望大减,他们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扶持自己信赖的军官上位。”


    张越听此,仔细在脑海中分析着萧令秋所言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萧令秋见此,接着说道:“时局时时刻刻都在变,王爷在的时候,河北士族需要王爷来帮他们争取政治地位和资源。如今王爷不在了,朝廷也迁都顺天。


    那咱们对河北士族的作用就没了,河北士族不愿朝堂话语权出现另一个声音,咱们始终会走到他们的对立面,成为他们的敌人。


    哪怕咱们对河北士族示好,他们也不愿相信咱们这帮桀骜的将领。这是阶级矛盾,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


    张越细细琢磨着萧令秋的这一番话,顿觉苦恼。由此,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萧将军的话,我记住了。回到宣府之后,我只守不攻,静待你们前来。”


    萧令秋点了点头:“嗯,不仅如此,你还要约束好其他将领,同时警惕宣府当地的士族。等我回去之后,我来想办法炮制他们。”


    两人在亲卫的护送下,边走边聊着。很快便到了城外营寨,召集了相关将领,下发命令之后,萧令秋同时对这些千户也叮嘱了一番。


    当晚二更时分,张越便率领一万平辽卫和一万骁骑卫,先行渡过浑河,北上驰援宣府军镇。


    萧令秋这边,也不敢多耽搁。大军在洛京休整两天,将洛京所有财货装车后,他同样率领迁都大军,前往洛京治下的河清县,这里是北上渡过浑河的一处重要渡口。


    当晚,大军在渡口附近结寨,辎重营和工匠们,开始在渡口架设和检查多座浮桥,方便明日一早迅速过河。


    自古渡浑河的方式,不外乎这几种,一是舟船摆渡,不过不利于大规模运输。二是架设浮桥,利用船只并列桥面,铺设木板形成桥梁。


    三是利用自然条件,在枯水期和冰冻期快速渡河。只是浑河的枯水期和冰冻期,要等到下个月才有可能来临。


    好在也临近枯水期,水流平缓,水面宽度不足百丈。


    次日一早,萧令秋便安排渡河事宜。先是让一小部分骁骑卫渡河侦查,虽说过了河就到了河北地区了,但他担心的是河东的藩王王会半路来劫掠。


    河东有两大藩王,分别是北边的赵王和南边的魏王。宁王陈权起兵时,曾邀请他们俩一起起兵,这样威逼京城则更为迅速。


    可是河东两大藩王想的是让宁王跟朝廷打个两败俱伤,捡便宜。


    如今宁王已死,迁都之事也已被天下所知。萧令秋不敢保证,河东的魏王不对他们这支迁都大军有想法。哪怕不抢元顺帝,至少这么多财货也动人心。


    河东和河北地区,以大形山为界。大形山险峻高耸,虽为天然屏障,但也有八条山陉可以通过。


    “过河之后,重点侦查轵关陉,一旦有情况,立马来报。”萧令秋对负责侦查的骁骑卫千户嘱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