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迁都启程
作品:《直播:兵临京城,主公你要退兵?》 萧令秋让书吏把这些人的话全部记好之后,便再次让刘大发把记录好的内容,当着围观百姓的面,念了一遍。
“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围观百姓义愤填膺,双目赤红,恨不得冲上台生撕了庆国公这帮人。
萧令秋这次没有问汪光嗣关于律法的事情,就冲着围观百姓的愤怒,他也得明正典刑。
“来人呐,将参与买卖人口、奸淫杀人、毁尸灭迹的所有人,全部验明正身,即刻处斩!”萧令秋语气森寒的说道。
这话一出,滦州卫士兵将这些人全部按倒在地,静待刀斧手行刑。
一时间,卢善等人惊恐万分,纷纷大喊大叫着,嘴里不断痛骂着萧令秋是个乱臣贼子。可是他们看着刀斧手已经举起了屠刀之后,立马就改口求饶了。
“你们如此丧心病狂,草菅人命,律法容不得你们,天理也容不得你们,人情更容不得你们。”
“给我杀!”萧令秋直接让刀斧手下刀。
只听见几十道咔嚓声响起,公审台下人头滚滚。周围百姓顿感心中的愤怒宣泄,纷纷高喊杀得好。
一上午,审理了两件案子,杀了国公一人,侯爵两人,伯爵一人,二品以上大员两人,及其他官员数人。此外还有一些官员勋贵的子弟和家奴等。
一共杀了数十人,菜市口遍地鲜血,血腥味弥漫。
“汪大人,你身上的徇私之罪,我暂时不治你,给你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下午时分,这些官员的田产都统计造册。
你按照户籍名册,把这些官员侵占的田产,一一还给这些苦主,以及分田给佃户百姓。此外,再给予些钱粮补偿。做好了,你还是太安知府,做不好,你也少不了来一刀。”
午时将近,萧令秋转头对汪光嗣说道。
汪光嗣听此,一脸苦相,无奈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现在算是把朝臣们给得罪死了,这再得罪萧令秋,他在京城将无立锥之地。
“刘大发,你领手下军士配合汪大人完成抄家析产的事务。然后组织人洗地,给围观百姓每人发一斗粮。”
“下午未时半,继续公审!”
萧令秋说完,便领着亲卫,在周围百姓满是敬仰的目视中,离开了公审现扬。
此时的皇宫紫宸殿内,元顺帝顶着脸上的红痕,和丘泉几人奏对着。他们刚得知了萧令秋在菜市口大开杀戒,可他们几人都敢怒不敢言。
原本应该还有些大臣要来议事,可那些人知道了萧令秋是因为勤王密诏之事,而大开杀戒之后。这些人怕的要死,纷纷称病,不敢和元顺帝、丘泉等人走得太近。
生怕萧令秋的屠刀,会落到他们头上。
下午时分,萧令秋依旧开始着公审大会。按照拟定好的名单,挨个清算。公审的案件,大多都是罪大恶极的。
其中以侵地和奸杀案为主,再次杀了一波声名狼藉的官员和官绅子弟。
有了公审大会的热度,彰显了他要为国锄奸的决心和态度,京城百姓开始自发的上告。随后的几天,菜市口人头滚滚。
被杀之人,除了官员和官绅子弟以外,还有城内富商。
整个京城风声鹤唳,但萧令秋和宁王大军的名声,却在京城周围瞬间好转。这些百姓不仅称萧令秋是青天老爷和太白金星下凡,还说宁王大军是一支真正的为国锄奸的义军。
转眼间,便来到了九月下旬过半,这段时间,在京的文武百官,有将近三成被处死。算上被抄家的,接近一半之数。
更别论那些官绅子弟和富商了,这些人被杀的则更多。京城菜市口,每天都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整个朝廷每天都在惊恐之中度日,在那些士绅的眼中,宁王大军已经成了索命的厉鬼。一旦他们家的敲门声响起,他们的第一反应是黑白无常来勾魂了。
在这种残酷和惊恐的氛围中,开始有一些朝臣主动收拾家中财物,做出一副愿意配合萧令秋迁都的姿态,以此示好。
九月二十六,公审的案子都审的差不多了。毕竟犯案的人员,有不少人早已被杀。剩下的一些小案子,萧令秋让汪光嗣来进行公审。
而萧令秋,则带着张越和李有仁前往了两仪殿,正式通知元顺帝和一众朝臣迁都的具体日期。
“三天后巳时,正式迁都。不愿意去的朝官,可在这三天内自行辞官。愿意去的,只许带家眷和五名家奴。其财货,由我大军保管。”
两仪殿内,萧令秋直接站在了丹陛的台阶之上,目光锐利的扫视着群臣,朗声道。
而他身后的元顺帝,眼神阴鸠的盯着萧令秋的背影,恨不得生啖其肉。可随着萧令秋的突然转身,元顺帝立即又低下了脑袋,面色变得阴沉。
“陛下,宫中后妃可随大军出发,太监也可一并带去顺天。只是宫女,一律放出宫去,遣散费由国库出。”萧令秋转头对元顺帝说道。
元顺帝闻言,没有说话。他又怕死,又想表现出自己的气节,做出一副自己是被胁迫的姿态。
萧令秋自然明白元顺帝的想法,他也不跟元顺帝啰嗦,随即一摆手,便领着张越和李有仁直接离开了两仪殿。
随后的三天内,满朝文武无一人辞官,皆都安排着家中事务。萧令秋这边也同样开始将搜刮的财货钱粮装车,京城粮库的存粮他带走了五十万石。
其余的,实在是装不下了。一石粮食重一百二十斤左右,五十万石就高达六千万斤。一辆牛车最多拉一千五百斤,光拉这些粮食,萧令秋就得准备近五万辆牛车。
更别提他还要拉一些的银钱财物了。
所以萧令秋很大方的开仓放了一回粮食给京城百姓,剩余的留在了粮库之中,以备京城百姓的不时之需。
分田析产之事,一时半会完成不了,不过萧令秋安排了汪光嗣继续完成后续的分田之事。
对于这事,汪光嗣没法推辞,毕竟都迁都了,许多田地都要变成无主之田,不分田的话,那些田地不说无人耕种,至少没有人愿意去精心打理。
关键是萧令秋都当着京城百姓的面宣布了分田之事,汪光嗣要是敢不分田,那些百姓弄不好敢直接冲击府衙。
同时萧令秋还警告了汪光嗣,一旦汪光嗣敢阳奉阴违,他必率军杀回京城。毕竟迁都之后,潼关没什么守军,河北率军南下,畅通无阻。
九月三十号,大军开拔,迁都顺天。原本十五万大军,因为迁都之事,队伍瞬间变得臃肿了起来,足足近三十万人马。
其中就包括官员家眷、皇室人员以及京城的工匠家眷。
这使得整个行军队伍,延绵两三百里。其中骁骑卫和平辽卫分侧队伍两侧,萧令秋亲自指挥,管理整个行军队伍。辎重部队在后,由李有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