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服从性测试
作品:《直播:兵临京城,主公你要退兵?》 他们三人对元顺帝会开城投降的事,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两边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城内的守军如果士气高昂,那还能守上一守。
可守军明显士气不振,一看到抛射而来的石块和震天雷,就纷纷躲避,不敢露头。虽然到了最后的登城阶段,不用害怕抛石机。
但是等待守军的将是,一个个如蚁群一般,手持兵刃的攻城兵。这些攻城兵,只能上不能下,一个个的都会舍生忘死的向上拼杀。
到那时,守军更会被吓破胆,双方真正的会开始短兵相接。
“我已经安排了骁骑卫接手城防,然后三千亲卫队会在进城之后,接手皇宫守卫。另外,我还打算加派一万平辽卫进城,其余大军全部驻扎城外。”萧令秋说道。
张越三人闻言,都点了点头。有三万骑兵和三千亲卫队进城保护他们的安全,这已经足够了。要是十五万大军全部入城,指不定出什么乱子。
这帮在边地吃尽苦头的大头兵,一旦进城发起疯来,烧杀淫掠,什么都有可能干得出来。到那种时候,不论怎么处置,都难以收扬。
“如此甚好,反正咱们入城之后,大犒三军。”张越点了点头。
对于底层士卒来说,他们跟随宁王起兵的意义就是能够得到财货赏赐。而中层军官,则是想着升官发财。高层军官,便是加官进爵。
“走吧,咱们一起入城吧。京城这地方,我是有十年没来过了。”张越感慨道。
“我是一次都没来过。”萧令秋大笑道。
四人谈笑间,然后安排人抬着宁王的棺椁一起入城。
分手后我尿老黄了:“啊?京城就这么投降了?”
扣腚猛闻手:“不然呢?这京城根本没法守啊,总共就六万守军,还分了一万在城外。周长八十里的城池,处处都可攻打,全是破绽。
越是大的城池,就越需要兵力。可是有足够的兵力,还守什么城呢,直接出城干就完了。所以一般的大城,很难进行防守。”
梦鸡的泪吧:“确实,京城人口众多,资粮全靠外部输送,根本就没有坚守的底气。加上守军士气衰微,面对如狼似虎的宁王大军,根本守不住。”
重生男神痔疮让他欲罢不能:“真是长见识了,原来古代的攻城是这样的啊。我还以为就是那种普通的梯子,往城墙上一搭,就开始攻城呢。看电视的时候,我还说守军为什么不把梯子推倒呢。”
梁山伯与猪硬来:“哈哈...我以前也是那么以为的。就是这攻城战,多少有点虎头蛇尾啊。”
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治好了便秘:“这还好吧,唐朝的安史之乱,叛军突破潼关后,到打下长安,也只花了五天的时间。”
水枪装尿滋谁谁叫:“呜呼,到了最带劲的剧情了,这不得剑履上殿,给元顺帝两耳光啊?”
搞错眼导致没怀上:“他们的火器太差了,完全是以燃烧和爆炸物为主,这应该是火药配比有问题,硝石纯度不够。另外铸铁工艺也有问题,如果改良火药配比,火炮铸造也需要升级。”
风油精取出皮包上的污垢:“确实,黑火药的配比是75%的硝、10%的硫和15%的碳。他们的硝石纯度和硫纯度不够。最简单的办法,可以用蛋清、萝卜来进行提纯。
或者用重结晶法、水洗法、煅烧升华法来进一步提纯硝石和硫。这些方法,摸索总结一下还是能实现的。另外在铸铁工艺上,得改良冶铁炉,优化高炉结构和热风炉技术。
燃料上,传统木炭温度太低,得用焦炭。铸模上,要进一步优化失蜡法和泥范铸造法,甚至采用一体铸造,加上水力锻锤的熟铁铁板工艺。
这样铸出来火炮,重量轻,气密性好,不易炸膛。这些工艺,对他们来说并不难,摸索实验就能实现。”
萧令秋看着眼前的弹幕,心中不由得多了些豪情畅然。穿越还不到一天,他保住性命了不说,顺带着还能在这个世界青史留名了。
只是当他看到有关火药改良和铸铁工艺的弹幕时,哪怕弹幕说的并不详细,但他像是突然开了窍一般,瞬间就明白了这些技术的关键。
“嘶...看来我的观众,不仅能为我出谋划策,还能传授我科学技术。”
萧令秋暗吸了一口凉气,暗自心道。对于黑火药的配比,他自然知道。但硝石和硫磺的提纯才是关键,不经观众提点,他压根就不知道怎么弄。
另外铸铁工艺,高炉炼钢、水利锻打,他自然也听过。可是光知道名词概念,不懂如何设置,同样也白搭。好在这一切,经观众弹幕提点,他像是触发了关键词一样,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萧将军,在想什么呢?咱们该进城了。”张越见萧令秋愣神,不由得开口喊道。
“走,进城!”萧令秋点了点头。
随后他们四人,在亲卫的保护下进驻京城。三千宁王亲卫和骁骑卫的军纪还是不错的,入城后没有出现劫掠的事情。
“进城之后,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四人跟在宁王棺椁之后,走过护城河的壕桥。张越心下激动之余,对萧令秋三人问道。
裴庆和李有仁都没有说话,反而把目光看向了萧令秋。毕竟迁都顺天的意见,是萧令秋提出来的,目前大军也是暂由萧令秋统帅。
“先将王爷的棺椁放置在太极殿,接受百官朝拜。然后夷灭黄、李、方、柳四家三族,在大军面前,为王爷报仇。同时,控制皇宫和钱粮武库。”萧令秋直言道。
他们三人听着给宁王报仇的话,不由得心里一哆嗦。别人不知道宁王怎么死的,他们能不知道嘛。那是他们三个,亲自上手给绞死的。
“额...放在太极殿是不是逾矩了?皇帝驾崩,才会放在太极殿接受朝拜。咱们这么做,这不是打元顺的脸嘛。”裴庆有些迟疑的说道。
“打的就是他的脸,不让元顺和百官威严扫地,到时候去了顺天,他们就不会那么听话了。”
萧令秋冷笑一声,他这是在做服从性测试。皇帝和百官要是听话,那倒还好。不听话,有的是测试手段,不让放太极殿,他就把宁王棺椁搬到太庙去。
“对,就得这么办,得让他们听话。”张越赞同道。
李有仁对此,倒没什么意见。他这个长史,虽然最初是朝廷派他去监视约束宁王的,但这么多年的相处,他世受宁王府的恩惠。
朝廷在他眼里,论尊贵程度,没比宁王府高到哪里去。
只是裴庆却暗自蹙眉,作为士族,他最害怕的就是礼崩乐坏,尊卑失常。因为他们士族在这种规则框架内,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