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他脑子里最不缺的就是诗

作品:《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十六七岁模样,杏眼桃腮,唇若点朱,媚意十足又透着少女特有的娇憨。


    一身打扮十分露骨,鲜红薄纱下的肌肤若隐若现,光是看着,就让人口干舌燥。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双白腻的玉腿,修长,匀称,从大腿到小腿的线条干净利落,让人忍不住想伸手丈量。


    到底是舞姬出身,身上没有一丝赘肉,行动间自带韵律,只是胸前不如清荷丰盈……


    “原来如此。”陆临川点头,“姑娘若是想见我,直接说明便是,何必躲在屏风后偷窥?”


    红绡也有些纳闷:“本姑娘只是想给你个惊喜,哪想到你反应这么大……”


    从她的视角看去,陆临川确实不同凡响。


    身材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书卷气却不显文弱。


    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没有一点读书人的呆气,反而很会撩拨人……


    “陌生人这样做,只会给我惊吓。”陆临川淡淡道。


    清荷连忙将他拉回座位:“这丫头性子野,让陆公子见笑了。”


    红绡也微微一笑,那双妩媚的大眼睛死死盯着陆临川,像狐狸盯着猎物一般。


    她对他很满意,不管是俊朗的外表还是矫健的身手,都与那些自诩清高实则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有云泥之别。


    陆临川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含糊道:“姑娘为何想见我?”


    红绡并不扭捏,大方承认:“那晚你痛斥江南学子,我就是想见识见识,是什么样的读书人,能这般快意恩仇……”


    陆临川恍然点头,也客气地回应了一句:“红绡姑娘的舞姿也令人叹服。”


    其实,他根本不记得对方的表演,甚至连清荷那晚的表演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红绡心满意足地点点头,那双杏眼依旧媚态十足地看着陆临川:“既如此,那你当日怎么光给姐姐写诗,不给我写?”


    陆临川一愣,轻咳一声:“我写那首《清平调》,只是想赢一百两彩头……”


    闻言,清荷的心咯噔一下。


    原来……是为了钱?


    红绡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哦,你缺钱。”


    她突然凑近:“那我也出一百两,你给我写一首怎么样?”


    陆临川一阵语塞。


    这小富婆真有钱,一百两随随便便就给出来了?


    红绡见他沉默不语,催促道:“怎么样?写不写?”


    她的脸几乎要贴上陆临川,一点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


    陆临川瞥了瞥她略显贫瘠的胸脯,没有立刻答应。


    如今正是花销大的时候,大虞官员俸禄低得可怜,《三国演义》发售的分成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到账……


    虽然家里还有些钱,能将这段时间撑过去,但有钱不赚是王八蛋。


    抄一首诗而已,他脑子里最不缺的就是诗……那就勉为其难地再赚个一百两。


    “好。”陆临川点头应允。


    红绡兴高采烈地拍手,想了想,又道:“不过,必须得比姐姐那首好。”


    清荷瞥了她一眼,有些无语,但心思也活泛了起来。


    我能不能也……


    陆临川:“……”


    上哪儿去找比李白那首还好的诗?


    早知道当初就……


    思考间,清荷也凑到他面前:“哪有这样为难人的?”


    她那双秋水般的眸子也望了过来,柔声道:“陆公子,奴家也愿意出一百两润笔之资,请公子再写一首,用不着比先前那首好,您看……”


    十九岁丽人眼波含春、眉目传情,显然更能让陆临川心动神摇。


    花魁的底蕴,终究要比某十六岁只会狐媚勾搭人的舞姬强。


    红绡杏眼圆睁。


    好啊,说好的好姐妹呢?怎么出来拆台?


    她气呼呼地跺了跺脚:“那我也不要比之前那首好的了,但不能糊弄……”


    陆临川看了看两人,觉得有些好笑。


    你们继续卷,卷到最后直接写一首打油诗可好?


    不过,看这架势,若是轻易答应,只怕会没完没了。


    那成什么了?当代柳永?这可不行。


    “我只写一首。”陆临川想到了解决办法,“至于归谁,二位自行商议,如何?”


    两女对视一眼,都有些不服输。


    陆公子的话虽这么说,但她们的气质大相径庭,很难用一首诗同时概括,总会顾此失彼。


    所以,还是能确定归属的。


    就看陆公子对谁更倾心了……


    “好。”清荷命侍女摆上笔墨纸砚,“公子请。”


    她亲自研墨,玉指纤纤,动作优雅。


    红绡则站在一旁,修长的玉腿不时轻晃,眼中满是期待。


    陆临川提笔蘸墨,目光在两女之间游移。


    红袖添香,古人诚不欺我……确实很能消磨人的意志。


    比李白的《清平调·其一》更优秀的作品,实在难找。


    其他传世名篇要么有特定背景,要么意境不符,都不适合在此刻抄录……


    但他毕竟是专业的,略一沉吟,脑海中便立刻浮现出一首十分贴切的词,《浣溪沙·闺情》: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上阕写美人梳妆时的情态,下阕写怀春少女的幽思,内容与清荷、红绡两次邀自己来相见的情景暗合,可谓是最恰当的一首……


    而且,水平并不差。


    “绣面芙蓉”、“斜飞宝鸭”等意象清新雅致;“眼波才动被人猜”一句更是传神地刻画出欲说还休的心绪。


    既有“一面风情深有韵”的含蓄,又有“月移花影约重来”的期盼,将少女心事娓娓道来。


    虽不如李白那首《清平调·其一》才气纵横、气象恢弘,但也精巧婉约,自有清新灵动的笔锋与巧思。


    易安居士的才情,断不会说拿不出手……


    主意已决,陆临川提笔蘸墨,在铺开的宣纸上将这首词工整地写了下来。


    他用的是标准的馆阁体,笔画方正,结构严谨。


    这种字虽不似行草那般潇洒飘逸,却自有一种端肃之美。


    清荷和红绡一左一右站在他身侧,目光随着笔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