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津门码头

作品:《四合院:开局踹飞易中海众禽傻眼

    从娄家出来,何雨柱没有耽搁,直接去了火车站。


    一张前往津门的火车票,被他塞进了内兜。


    档案袋和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则被他收进了小世界。


    现在还不是见他们的时候。


    火车“况且况且”地向前,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


    从四九城到津门,路途不算遥远。


    几个小时后,伴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火车缓缓驶入津门东站。


    何雨柱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随着人流走下火车。


    一股与四九城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空气里,混杂着海水的咸腥味和煤炭的烟火气。


    耳边,是听着费劲却很有味道的津门方言,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码头上,光着膀子的力巴们,喊着号子,扛着沉重的麻袋,汗水在黝黑的脊背上闪着光。


    何雨柱没急着出站,而是在站台边上站了一会儿。


    他看着这座繁忙而充满活力的码头城市,心里很平静。


    黄大发以为这是他的地盘。


    可在这片土地上,谁的地盘,从来都是拳头说了算。


    出了火车站,何雨柱没有去找旅馆,而是顺着人流,拐进了一条热闹的小吃街。


    早饭还没吃,肚子已经开始叫了。


    街边一个不起眼的摊位,支着一口大锅,锅里是翻滚的卤汁。


    老板正拿着大勺,往碗里浇着什么。


    “老板,来碗锅巴菜。”


    “好嘞,您里边坐。”


    一张小方桌,一条长板凳。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锅巴菜就端了上来。


    绿豆面的锅巴切成柳叶条,浸在浓稠的卤汁里,上面撒着腐乳汁、芝麻酱、还有一层鲜红的辣油和翠绿的香菜。


    何雨柱用勺子舀了一勺,送进嘴里。


    锅巴软滑,卤汁咸香,各种调料的味道在嘴里交织,最后汇成一股独特的鲜美。


    确实是地道的津门味。


    一碗下肚,额头微微见了汗,浑身都舒坦了。


    吃完早饭,何雨柱也没个目的地,就沿着海河边溜达。


    河道两旁,矗立着不少风格各异的西洋小楼,红顶的,尖塔的,带着那个时代独有的印记。


    河上有货船经过,拉着长长的汽笛。


    他走走停停,像个普通的游客。


    走到估衣街附近,一阵香甜的味道飘了过来。


    何雨柱循着香味找去,看到一个卖炸糕的小摊,摊位前排着长队。


    耳朵眼炸糕。


    他排在队尾,等了十几分钟,才买到两个。


    金黄色的炸糕,外壳酥脆,里面的豆沙馅滚烫香甜,咬一口,满嘴流油。


    味道确实不错。


    他一边吃着,一边不紧不慢地往前走。


    在一个卖估衣的摊位前,他停下脚步,假装在看一件蓝布褂子。


    眼角的余光,却落在了斜后方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身上。


    从他出火车站开始,这个男人就一直不远不近地跟着。


    换了两个方向,穿过了三条街,他还在。


    何雨柱心里笑了笑。


    黄老板的动作,倒是不慢。


    他把最后一口炸糕塞进嘴里,拍了拍手上的碎屑,继续往前走。


    就像什么都没发现一样。


    那人显然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暴露了,跟得愈发小心翼翼。


    何雨柱又在劝业场里外转了一圈,听了一段相声,看了一会儿西洋景。


    等他从劝业场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


    身后跟着的人,从一个,变成了三个。


    呈一个品字形,将他隐隐包围在中间。


    何雨柱没理他们,找了个路边的馄饨摊坐下。


    “老板,来碗大馅馄饨。”


    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来,皮薄馅大,汤头鲜美。


    他正吃得舒坦,面前的光线暗了下来。


    三个穿着黑色短褂的男人,站在了他的桌前。


    为首的,正是那个跟了他一下午的鸭舌帽。


    “朋友,吃着呢?”


    鸭舌帽皮笑肉不笑地开了口,一双眼睛,透着股不善。


    何雨柱头也没抬,继续捞着碗里的馄饨。


    “有事?”


    鸭舌帽旁边的汉子往前一步,声音很冲。


    “我们老板想见你。”


    何雨柱终于抬起了头,看了他们一眼。


    “你们老板谁啊?”


    “去了,你就知道了。”


    何雨柱放下了勺子,拿起桌上的醋瓶,往碗里倒了点。


    “行。”


    他慢条斯理地把碗里剩下的几个馄饨吃完,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


    “走吧。”


    三个汉子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他们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甚至动动手。


    没想到这小子这么痛快。


    其中两人在前面带路,一人走在何雨柱身后。


    穿过几条灯火昏暗的小巷,最后在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前停下。


    门口挂着“悦来茶社”的牌子,却没见一个茶客。


    推开门,一股陈腐的茶味和烟味混杂在一起。


    大堂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个账房先生在拨着算盘。


    带路的人领着何雨柱,直接上了二楼的一个包间。


    推开门。


    屋里坐着几个人。


    主位上,一个穿着丝绸唐装,手上戴着个硕大翡翠扳指的胖子,正端着茶杯。


    正是黄大发。


    他身后,还站着四个彪形大汉,一个个太阳穴高高鼓起,眼神凶悍,一看就是练家子。


    黄大发看到何雨柱,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


    “何师傅,久仰大名啊。”


    他放下茶杯,站了起来。


    “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就在津门见面了。”


    “我以为,你何师傅是个聪明人,没想到也是个愣头青。”


    “这里是津门,不是你的四九城。”


    “你一个人就敢闯过来,我该说你胆子大呢,还是说你蠢呢?”


    他慢悠悠地踱着步,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何雨柱的目光,却根本没落在他身上。


    他的视线,越过黄大发,落在了房间的角落里。


    那里,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人。


    那人穿着一身极普通的灰色长衫,年纪看上去五十出头,相貌平平,身形清瘦。


    他就那么静静地坐着,手里端着一杯茶,仿佛屋里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可是在何雨柱的感知中。


    这个看似普通的中年人,体内却蕴藏着一股深沉如海的气息。


    那不是普通练家子的横练筋骨,而是一种更加凝练,更加内敛的力量。


    是真气。


    虽然微弱,但绝对错不了。


    这个人,是个真正的高手。


    黄大发说了半天,见何雨柱压根没理他,反倒一直盯着角落,脸上的得意顿时挂不住了。


    他顺着何雨柱的目光看过去,随即又笑了起来。


    “何师傅好眼力。”


    “忘了给你介绍了。”


    “这位,是津门形意拳名家,郭宝山郭师傅。”


    “郭师傅,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过的,四九城丰泽园的何雨柱,何师傅。”


    那个叫郭宝山的中年人,缓缓抬起头。


    他的眼神,古井无波。


    在接触到何雨柱目光的瞬间,那双平静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细微的波澜。


    他开口了,声音沙哑,却很沉稳。


    “八极拳?”


    “好俊的桩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