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 章 戴罪立功

作品:《权力巅峰之中央选调生

    马东脸上满是懊悔,语气诚恳又带着愧疚:“由于一时糊涂,存在贪小便宜的思想,我们干了对不起组织、对不起群众的事情,现在真是追悔莫及。恳请书记给我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看着两人战战兢兢、低头认错的模样,张志霖话锋稍缓:“念在你们有自首情节,又主动退还违法所得,我可以考虑从轻处罚。现在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从明天起,你俩去包扶崔家沟村,任务就是把大棚产业做起来。目标很明确:实现户均一棚以上,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把崔家沟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产业村,让全村人都富起来。”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两人:“要是能达成这些目标,不仅之前的过错可以既往不咎,我还会考虑给你们提拔重用的机会。怎么样,有这个决心和信心吗?”


    马东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挺直腰板应道:“请书记放心!我愿意接下这个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从今天起就扎在崔家沟,哪怕豁出命来,也要把这里的大棚产业干出样子!”


    刘涛也连忙表态,语气坚定:“书记,额也一样!”


    张志霖点了点头说:“发展产业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农民的观念,三是种植技术,四是销路问题,你们把该考虑的都考虑进去,有针对性的拿出解决方案,镇党委会全力以赴支持你们的工作,不论缺什么,我想法去搞,只要能让老百姓富起来,我都会不遗余力!”


    人非草木,二人确实被书记这份赤诚的为民之心感染到了,现在这种领导都他娘的快绝种了!


    人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一把手就是一个单位的“旗帜”和风向标,单位干部作风正不正,往往就看“一把手”自己能不能以身作则,很多事情、很多时候,成败皆取决于“一把手”的品行与决断。


    “一把手”不正,必会带坏一方政治生态,产生、催化各种违纪违法问题,最终贻害无穷。


    用人不疑,返程时,张志霖特意交代马东:“尽快物色崔家沟的两委班子人选,标准是为人处世公道正派,且有能力、有意愿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我建议你们从现有的大棚种植户里选拔,尽快提交镇党委会研究。”


    他俩虽是镇政府干部,但说实话根本不入流,何曾有过如此大的权力?竟然能决定一个村的两委班子?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二人深受触动,马东当即表态:“感谢书记的信任,我们一定尽快落实好书记的指示!”


    回到镇政府,张志霖打算和镇长商量几项工作,但李晓明又不在。这个同志最近有些不像话,堂堂一镇之长,竟然开始不守岗了,导致一些必要的开支没法支持,已经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行了,看来得跟他谈谈心了。


    虽然说书记和镇长很难“尿到一个壶里”,就连打架也是屡见不鲜,但你最起码不能耽误工作,不能“玩不过”就撂挑子,这是政治上的不成熟。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香油脂”的老板张晓飞来到张志霖办公室。


    闲聊几句后,他神情恳切地开口:“张书记,这两天我和家里人商量了下,打算参选村支书!我从小在玉楼村长大,说实话对那里感情很深,村里绝大部分人都很善良,但日子过得苦巴巴的,既然我有这个能力,大家也信任我,好歹也努力一次,尽我所能让乡亲们日子过得好一些。”


    张志霖听罢,脸上立刻漾起笑意,语气里满是赞许:“张老板,你可是十里八乡响当当的‘榨油大王’,既有实打实的技术,又有思路、销路,有你领着干,玉楼村将来准能成人人羡慕的‘榨油专业村’!你放心,镇党委会立即启动选举工作,让你尽快到岗,大展宏图!”


    张晓飞打开了话匣子:“张书记,我是这样考虑的,打算和乡亲们深度合作,计划两年内增加2000亩葵花种植面积,扩大产能,形成订单式生产模式,让产品的精深加工带动种植业发展,打造农优特精品,形成种植、加工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带动乡亲们致富……”


    听完他的想法后,张志霖当即承诺:“我之前说过,尽全力帮你解决资金和厂房的问题,绝对说话算数。等你上任后,把需求以文件的形式报上来,我亲自去县里给你跑。发展产业还能享受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我让农经站站长马东和你对接,但凡能享受到的政策红利,一定全部给你落实到位。总之,只要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村民提高收入,镇党委、镇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


    “张书记,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彻底踏实了!说实话,我这次愿意接村支书这个担子,完全是冲您来的。要是搁在以前,就算给我挣‘黑十万’,我都不带考虑的,都是一群吃拿卡要的主,麻烦钱都不够,还不如我自己踏踏实实挣点钱……”


    两人兴致勃勃地聊了一个多小时,就玉楼村的发展方向达成了高度共识,言谈间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


    晚上八点,看到人大主席梅诗扬、副书记马瑞亮的灯都亮着,张志霖便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商议玉楼村和崔家沟村的两委班子人选。


    首先,张志霖提议由张晓飞担任玉楼村支书,并简要阐述了张晓飞“种植、加工一条龙”的产业构想。


    梅诗扬毫不犹豫的表态支持:“书记,张晓飞愿意担任玉楼村支书,绝对是大好事。这可是个大能人,‘香油脂’在永安县就是高品质的保证,过年的时候县接待办会大量采购,当成礼品送上级部门,就连隔壁县的人都跑到咱们镇买‘香油脂’。我坚信,在他的带领下,玉楼村绝对会有大发展,说不定真能成远近闻名的‘榨油村’。”


    马瑞亮点头附和道:“我和张晓飞认识七八年了,我家里吃的油全部从他那买,品质绝对没问题。张晓飞头脑灵活,做生意实诚,销路有保障,他要是把玉楼村发展起来,咱们镇就有了支柱产业,这个人选没任何毛病!”


    听了二人的意见,张志霖指示道:“既然你俩没意见,那玉楼村支书的人选就这么定了,你们立即启动选举程序,就这两天过一下党委会,用最快的时间让张晓飞走马上任。”


    在谈到崔家沟两委班子时,听到书记的意向是将那里打造成大棚基地,梅诗扬提议道:“书记,我对崔家沟比较熟悉,我提个人选——张二娃。他种大棚有七八年了,也见到效益了,最好鼓动他自己先投资,就可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而且他为人厚道,在村里有一定都威望。”


    马瑞亮说道:“张二娃还是个高中生,今年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干事创业的年龄,我也觉得这个人选挺合适。”


    张志霖笑着说道:“能让你们俩共同推荐,说明他是个有本事的人。明天我得专门跑一趟崔家沟,这个王二娃好像就是前几天的上访户,还是带头‘闹事’的,看的出来,村民们对他比较信服。”


    梅诗扬忽然说道:“书记,镇长这个周都没来单位了,很多费用付不出去,送菜的、送耗材的已经开始‘罢工’了,差旅费、‘活动费’也不报销,我都垫了五六千块。再这样下去,单位运转都成问题了……”


    镇长管财权,他不批字,一毛钱都支不出去,很多事情还要征求镇长的意见。张志霖决定,明天找他好好谈谈。


    第二天上午,张志霖前往崔家沟,农经站站长马东陪同前往。临出发时,他让徐浩通知镇长李晓明,下午自己要和他谈工作。


    车行一路,窗外田畴渐次铺展,二人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大棚产业的发展展开。从反季节种植技术的迭代升级到产销对接的市扬渠道拓展,二人越聊越投机,


    马东自从参加工作,,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对全镇的产业现状了如指掌。他不仅细数了大棚种植的优势与瓶颈,更提出了不少发展思路,句句都落在实处。


    张志霖一边认真倾听,一边频频点头,时而追问细节,时而陷入沉思,原本有些模糊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


    他暗自感慨:看来基层真是藏龙卧虎,许多人并非没有才干,只是缺少一个施展的平台。就连这个“贪污犯”,只要沉下心来,照样是能啃硬骨头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