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时间问题

作品:《通天掀桌拒教,系统赐道成圣!

    “西方大兴的流程也还没走完。”


    “必须等平心圣人动用大法力,把这一场西游复制到洪荒世界之中,我西方才算真正圆满!”


    阿弥陀佛眼神深远,“等西方大兴之后,才是真正可以松口气的时候。”


    “到时候,我们就能全力助如来证道!”


    “最后一步,最不能松懈!”


    东海金鳌岛上,碧游宫中,通天轻笑一声:“西方,可别想太多啊。”


    佛门双圣并非唯一关注地仙界西游变局的存在,洪荒中的其他圣人也在暗中紧盯。


    “西方将兴”是天道明示的大势,诸圣曾为此共同探讨定议。


    如今成功近在咫尺,谁都不敢轻忽半分。


    越是临近结局,越需谨慎提防。


    这是多年博弈中沉淀下的共识。


    通天透过碧游宫内的雕像,窥视地仙界的动向。


    “佛门恐怕要出手了。”


    “接引、准提可不是为蝇头小利就能动心之人。”


    能踏上圣位者,无不是心坚志定之辈。


    即便通天已向他们揭露鸿钧的野心,这两位依旧选择背弃诸圣联盟,足见他们背后另有算计。


    通天身为圣人之一,自然不难揣度佛门的意图:


    他们意图掌控地仙界!


    佛门双圣以为能瞒天过海,殊不知这种想法实属天真。


    任何一位圣人,都不会轻易舍弃自己的道。


    在鸿钧的压迫之下,依旧选择背离诸圣,他们所求便显而易见。


    自鸿钧证道以来,西方教始终处于边缘地位。


    鸿钧门下有六圣。


    唯有接引与准提不在玄门之列,被归为旁门。


    “旁门左道”四字,从来就非褒义。


    二人早已察觉:他们的圣位,不过是鸿钧为偿还西方因果而强行赐予。换句话说,他们本就不该是鸿钧的弟子。


    他们与东方格格不入。


    鸿钧讲道时能对他们和颜悦色,反倒成了奇事。


    西方二圣心中自有一股难以言说的违和。


    鸿钧自号“东方道祖”,一句话就划清了界限,那他们西方二圣在东方听道,算什么?


    正因如此,二人虽偶尔现身东方,但根基始终留在西方那片贫瘠之地。


    东方的门,从不为他们而开。


    他们又岂会甘心?


    堂堂天道圣人,怎甘居人下?


    可在诸圣之中,他们始终得不到应有的地位。


    盘古三清对他们视而不见。


    女娲独善其身,对他们毫不在意。


    至于平心,连鸿钧都敢博弈,又怎会把他们放在眼里?


    明明是圣人,却无圣人之认同,这份失落难以言表。


    昔日封神大战前,他们受鸿钧挑拨,联袂前往碧游宫找通天麻烦,实则是借机发难。


    结果,非但未能得逞,反被混元无极大阵重创,连大雷音寺道场都被毁于一旦。


    待通天出关后,更是在须弥山布下诛仙剑阵,从二人手中夺走四件先天灵宝。


    一想起此事,便心头刺痛。


    圣人们从不曾真正接纳他,更谈不上给予尊重。


    于是,极乐世界的两位圣人始终谋求突破现状,心中早有念头,欲图掌控一方佛门独属的完整大千世界。


    洪荒天地,乃混沌中屈指可数的至强世界,潜力无边,远非寻常世界可比。佛门虽有此志,却一直无能为力。


    直到地仙界的出现。


    这个地仙界,其实是另一时空里衰败后的洪荒投影。


    起初,它并未引起西方圣人的注意。可通天教主却另有一套办法,能让地仙界重新焕发生机。这一举动,让阿弥陀佛与接引佛主顿觉希望浮现:这不正是佛门苦苦寻找的沃土么?若能在其中培养出一尊佛祖,再依循鸿钧道祖的晋升之路,步步推进,那么整个地仙界,自然就能顺理成章地落入佛门手中。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有相似的影子。


    鸿钧走过的路,圣人们都看在眼里。只要依样画葫芦,未必不能重现一次。


    阿弥陀佛从听闻通天计划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不再受制于诸圣。


    遇见鸿钧恶尸,是个意外,却也成了契机。


    佛门需要天道规则内的庇护,鸿钧也需要在圣人阵营中安插自己的力量。


    合作,水到渠成。


    通天虽不知鸿钧与佛门两位圣人之间的具体谋划,但大致也能猜出几分。


    “鸿钧与佛门二位,真是好手段。”通天心中冷笑,“这地仙界的西游之局,他们莫非以为我毫不知情?”


    “竟想瞒过我?”


    “是他们太过高估自己,还是太小看我?”


    事实上,西游的原始构想,正是出自通天之口。


    当初,洪荒大地太过辽阔,凡人从东土大唐至西天灵山,即便一生奔波,也难达终点。三生七世,都不一定能走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天才提出将这一事件挪移到地仙界。


    可即便如此,地仙界对凡人而言仍是极其广大。


    若让唐僧徒步而行,一路无阻,等他抵达灵山之时,也已是风烛残年。


    所以,太上才赐他九转金丹,延年益寿;又让西海龙王三太子化作白马,代步同行。两者结合,才勉强让取经之事在十几年内完成。


    如此安排,鸿钧与佛门双圣当真以为他们隐藏得天衣无缝?


    真当通天不知两个世界的关联?不知西游为何偏偏在地仙界展开?


    通天不怒,只因他愿他们继续这样想下去。


    他思索片刻,唯一的解释就是——鸿钧已下达禁令,洪荒大世界与地仙界不得交汇。


    佛门双圣似乎笃定,通天在地仙界无法施展手段。


    哪怕佛教暗中布局,也不必顾虑诸圣插手。


    唯有如此,他们才敢放心推进计划。


    通天神情复杂:“鸿钧,怕是没安好心。”


    “他没告诉佛门两位圣人,洪荒与地仙界的交汇,全是我一手操控的?”


    “这分明是挖了个坑,就等着佛门双圣跳下去。”


    他这样做,到底图什么?通天闭目思索。


    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佛门双圣与东方玄门势必要彻底决裂——无论计划最终是否成功。


    若成,地仙界是从通天与平心手中夺来的,自然翻脸。


    若败,那必定是玄门四圣作梗,更无回旋余地。


    “鸿钧,是否另有深意?”


    通天思绪翻涌,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也许,真是如此。


    但他身处洪荒,无法摆脱洪荒天道的牵制,又怎会真正影响地仙界?


    这道理,通天一时理不清。


    不过,现在倒是个观察的好时机。


    鸿钧与佛门双圣如何动作,他乐得旁观。


    一切谜团,终将在这一刻揭晓。


    洪荒大世界,太上与元始正于八景宫中议事。


    西方大兴即将完成,两位圣人心中皆不轻松。


    他们格外关注西游是否顺利,西方能否真正大兴。


    只要地仙界达成目标,平心便能施展大法力,将这一段“经历”植入洪荒天道,让万民皆知“真实”发生过这场西行。


    若能成功,太上的功德,以及诸圣门徒的贡献,都将水涨船高。


    因通天的安排,孙悟空一路以准圣之威扫荡诸妖。


    凡是在他之下的妖魔,皆无资格靠近西行之路。


    能真正参与其中的,只有鲲鹏、镇元、孔宣、云中子、云霄、石矶……


    这些顶尖准圣。


    修为不足大罗金仙者,除非在唐僧出山前那段短暂时期,否则根本无从插足。


    换言之,西游之路上的功德,几乎全被圣人门下瓜分。


    其他小妖,连门都摸不到。


    因通天的提醒,太上的功德自然不会少。


    九转金丹暂且不提,自从云霄现身之后,太上的出场次数竟与如来不相上下。


    除了接引,他们所获功德可谓最多。


    太上心情颇佳。


    元始则面色凝重,习惯性板着脸,线条坚硬如铁。


    如今,那表情也柔和了几分:“借西方大兴之势,师兄功德必满。”


    “这样一来,只要实力足够,渡劫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元始语气里带着一丝落寞,“没想到,在盘古一族里,反而是我的境界最弱……”


    “真是没想到啊!”


    “实在对不起盘古大神!”


    太上轻叹一声:“哪有那么容易。”


    “现在也就是积攒了一半的功德,不过这已经足以让我突破到第十一重天了。”


    在洪荒世界,功德就是一切的核心。


    只要功德足够,再有机缘获得鸿蒙紫气,成圣不过是时间问题。


    功德也可以当护身符用,有了它,遇难呈祥、逢凶化吉不是空话。


    甚至,还能用掉一部分功德,来提升自己的境界。


    这在圣人之间,是很常见的做法。


    太上目前处在第十重天巅峰,只要这次西方大兴结束,他的实力就能踏入第十一重天,到时候,就可以开始准备应对天劫了!


    毕竟,圣人境界越高,突破越难,早做准备总比临时慌乱好。


    元始略显羡慕:“师兄,我现在才第九重天。”


    “有空多去通天师弟那边走动走动。”太上建议道,“他的实力,远在我之上。”


    “如果能得到他的指点,你的修行之路会顺畅很多。”


    元始用力点头!


    对,就该这样!


    看看通天师弟,虽然证道最晚,但后来居上,境界早已甩开他们一大截。


    元始心里暗暗责怪自己太蠢,既然鸿钧那边去不了,那就该去找通天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