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众生之责

作品:《通天掀桌拒教,系统赐道成圣!

    袁洪、孙悟空、袁陆三只猴子彼此对望,总觉得事情不对劲,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眼眶湿润——佛祖为了他们,竟向石矶低头了!


    一时间,气氛陡然凝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诡异。


    赵公明立于凌霄宝殿,目光投向西方,神色惊诧:“这如来,竟真放得下身段!”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堂堂灵山之主,竟在道馆门前亲自低头,为自己的弟子向石矶求情?


    这代价也太沉重了?


    圣人讲究尊严,大能也一样要尊严。


    这背后,牵扯的是天道中极为重要的规则——“礼”。


    洪荒之中,天道最大,圣人最尊。


    天道不可逆,圣人不可辱,这是天道运行的根本法则。


    同理,若圣人不出,那准圣就是最高存在。


    低阶仙人对准圣,必须恭敬,不能冒犯。


    准圣们对“脸面”看得尤其重。


    他们没有圣人那般无敌的实力,只能靠维护威严来稳固地位。


    一旦失了体面,大罗金仙便会轻视他们,评价也会大幅下降。


    如此,便会在天道中积累因果,极容易陨落。


    可现在,如来这是做什么?


    他以佛门之主、灵山世尊的身份,站出道馆门口,替唐僧、猪八戒、沙和尚求情?


    事情完全反常!


    赵公明沉思许久,不得其解,便转身问镇元子:“大仙怎么看?”


    镇元子苦笑摇头:“如来的行事,倒真有几分像佛门两位圣人。”


    赵公明一笑,瞬间明白了其中含义。


    佛门两位圣人阿弥陀佛和准提的风格,洪荒尽知——“无耻”二字几乎成了他们的标签。


    但若真以为他们只是靠无耻登临圣位,那就太浅薄了。


    能成圣者,皆是智慧、福缘、法力、毅力皆备之人。


    无耻只是表象,真正的底牌,是藏在表象下的谋略与智慧。


    赵公明眉头微皱:“我总觉得……如来背后另有深意。”


    镇元子一听,神情顿时凝重。


    他本性单纯,不然也不会和红云这般“烂好人”成为挚友。


    “烂好人”意味着因果缠身。


    若他真有算计之心,早就远离红云,避祸求安了。


    他又怎会甘愿沾染因果,留在红云身边?


    这种权谋之事,不是他擅长的。


    他连忙问道:“大天尊,难道佛门又在布局?”


    赵公明叹了口气:“这洪荒之中,谁不在布局?”


    “我们不证道,就永远跳不出这局。”


    镇元子神色黯然。


    是啊,不证道成圣,终究只是棋子。


    不管你是哪位圣人的门徒,还是三千听道弟子之一,皆无例外。


    赵公明见他情绪低落,便劝慰道:“大仙不必多虑,不管如来有何图谋,自会有高人出手应对。”


    镇元子眼中燃起一丝期待:“大天尊不出手吗?”


    赵公明轻笑:“还轮不到我。”


    镇元子心中疑惑,这地仙界里,竟然还有比赵公明更尊贵的存在?


    “佛门简直无耻至极,徒有虚名!”鲲鹏怒火中烧。


    往事浮现,当年正是接引与准提,用手段在紫霄宫中夺了红云的圣位,连他鲲鹏的希望也一同抹去。


    那是圣位啊!


    断道之恨,不死不休。


    鲲鹏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反击,夺回属于自己的因果。


    但那时,对方已成圣。


    他鲲鹏哪怕有十条命,也不够准提一口气吹散。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红云打入轮回,才稍稍出了一口恶气。


    但这并不表示,他对佛门已无怨念。


    那是不可能的事。


    “在洪荒我动不了你们,难道在地仙界也不行?”


    鲲鹏低声冷笑。


    这一次能来到地仙界,不论是谁将他送来的,他都心存感激。


    因为这意味着,他终于有机会,从背后给灵山致命一击!


    “如来,竟做出如此丢脸之事,还配称灵山之主吗?”


    黑衣地藏眼中怒火与冷漠交织,“灵山已腐烂透顶,不如彻底消失。”


    “让我将它吞噬,化入我的黑暗世界。”


    “我,魔尊地藏,誓将灵山变为人间魔域。”


    黑衣地藏望向六道轮回的方向,心中微微叹息。


    “圣人未动,我还未到现身之时。”


    “佛门……就再挣扎一会吧。”


    他闭上眼,不再言语,周身魔气缭绕,配合九幽血海的阴气,显得愈发可怖。


    冥河在幽冥血神宫中,也在注视着如来的一举一动。而地藏的气息,让他也为之一震。


    “没想到地藏竟成了罗喉的传人,原始天魔秘典居然落在他手中。”


    “天地造化,果然玄妙难测。”


    如来刚才的举动,让冥河一阵头皮发麻。


    他可是灵山之主,竟做出如此卑微的姿态。


    这在冥河看来,极为反常。


    要知道,石矶与如来的身份本应是对等的。


    如来是佛门之首,灵山之主。


    石矶则是圣人亲传,手握绝仙剑的存在。


    两人地位相当。


    可如来却在石矶面前低头,姿态甚至比那猴子还要低。


    这就耐人寻味了。


    冥河乃血海所生,最懂人心,如来的举动,让他嗅到了幽冥血海的味道——那是污秽与阴暗的极致。


    “如来,这是在向碧游宫示弱?”冥河思索片刻,便看穿了如来的意图,“表面上是对碧游宫赔罪。”


    “暗地里,却是在塑造自己被欺负的形象,让人觉得是碧游宫在打压灵山。”


    “更绝的是,正因谁都没动手,天下都以为如来是隐忍才没对碧游宫动手。”


    “真是好手段啊!”


    冥河冷笑着说道。


    真要打起来,灵山这点人,能打得过云霄?开什么玩笑。


    混元金斗一祭出来,再多的佛陀、法宝,照样给你收了。


    退一步说,就算不是云霄,比如石矶好了。


    她那三个徒弟,哪个不是准圣巅峰的大能?


    袁洪、孙悟空,早就在三界闯出赫赫威名。


    袁陆作为他俩的师弟,实力又岂会差到哪里去?


    石矶本身道行不输云霄太多,手里还握着绝仙剑。真要和如来较量,胜算至少七成以上。


    佛门,不过就是擅长玩这些权谋手段罢了,登不了台面。


    说白了,就是靠着诡计,哄骗世人。


    可即便是冥河也不得不承认,这手段虽然让人厌恶,但……真有效。


    就看碧游宫的弟子们怎么拆招了!


    冥河能想到这些,石矶当然也能看穿。


    她心头怒火骤然升腾,气势节节攀升。


    如来这人,竟敢设计她?


    要不是西游是诸圣共同定下的大局,她真敢一剑劈了灵山!


    如来嘴角微扬,低声说道:“就等你沉不住气呢。”


    “你若沉不住气,我才好继续演下去。”


    他回想起菩提转述两位圣人的话,心中仍有些恍惚。


    “西游证道!”


    “甚至,能真正成为这方世界的佛祖!”


    “一个可比道祖鸿钧的佛祖!”


    菩提不是画大饼,而是给出了可实现的路径。


    面对这样的愿景,连圣人都认可了,他如来的脸面还算什么?


    可如来不会真的低头。


    碧游宫势大是事实,她的徒弟随便一个都不比他差也是真的。但他是灵山之主,佛门的统领。


    佛门的脸面,怎能不顾?


    他的脸可以不要!


    但佛门的威严必须立住。


    给玄门设局,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如来,太擅长这个了。


    “石矶仙子,就等你发火。”


    “你不发火,诸位道友怎会知道,是你在欺我佛门?”


    如来笑容慈和,已经做好了忍辱负重的姿态。


    石矶怒火中烧:“好一个佛门!”


    “都说佛门广大,佛法无边。”


    “我还以为,真有什么教化众生的功德。”她冷笑,“看看你那二弟子转世的唐僧,连我徒弟一招都接不下。”


    “你堂堂灵山之主,佛门之首。”


    “就教出这种徒弟?!”


    如来,终于收起了笑容。


    唐僧一时有些发懵:等等,我真的是佛祖的弟子?


    如果真是佛祖的弟子,怎么会沦落到要认孙悟空做靠山?不是都说佛门法力通天吗?


    堂堂佛祖亲传,怎么混得这么凄惨?唐僧心里一紧。


    如来此刻也笑不出来。若石矶提到别的问题,那正中他的下怀。


    他早就有打算:装可怜。


    看我们灵山,被碧游宫欺负得多惨。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就是这般忍辱负重。


    表面上吃亏是福,暗地里却能给碧游宫安上一个“霸道无理”的名头,简直是妙计!


    可石矶一句话,直接把他全盘计划搅乱。


    如来万万没想到,她居然避而不谈其他,直指“教化之功”!


    这正中他的软肋!


    灵山之主,佛门之尊,肩负教化众生之责。


    平时要为众佛讲经说法,引导修行。


    “万佛之师”这个称号,可不是白叫的。


    唐僧是如来二弟子,可他的修为……


    别说是石矶的三个猴子徒弟了,随便一个眼神,唐僧都扛不住。


    差距悬殊得离谱!


    如来一时语塞。


    无论石矶说什么,他都能辩解几句。


    可唯独这一点,他真无言以对。


    还能怎么解释?


    教化弟子是本职,连自己亲传都教不好,还谈什么普度众生?


    亲传弟子可是重点培养的小班教学,结果连基础都没打好,难道指望大班教学能有成效?这不现实!


    如来心里苦涩,却无法反驳。


    是,唐僧道行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