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天命所定
作品:《通天掀桌拒教,系统赐道成圣!》 大势至低声提议:“请菩提尊者出手如何?”
“不行!”如来立刻否决,“菩提师叔身份特殊,不宜亲自出面。”
菩提乃准提化身,对外是儒释道合一的高人,交往自如。
若他出面,非但不能彰显佛法,反而可能引来三界大能干预。
别忘了,碧游宫那边,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赵公明?
人家如今是天庭之主,和碧游宫并无直接关联。
真要逼得云霄等人出山,西游就彻底无望了。
大势至沉默下来。
她与弥勒互望一眼,皆无话可说。
事实上,西游已经成了各方大能为难如来的战扬。
灵山之上,唯有如来有资格与诸位圣人弟子周旋。
弥勒、大势至,一则身份不符,二则道行不够。
名为佛门三巨头,实则只有如来一人在扛。
弥勒与大势至虽为准圣,但心中滋味,难以言表。
一道佛光闪过,菩提现身,三巨头连忙行礼。
菩提语气激动:“道祖已下旨,诸圣门下弟子,皆须协助解决西游困局。”
“大势至,你去天庭,请赵公明下凡!”
大势至应声:“领佛旨!”
“慢。”如来苦笑,“师叔,赵公明乃三界共主,是道祖亲封的大天尊……”
“让大势至去请,合适吗?”
菩提一怔,随即无言。
是啊,合适吗?
大势至道行虽够,可身份不过是一位菩萨,阿弥陀佛的右侍,说白了,就是侍者。
一个侍者去请玄门大天尊?
想得太简单了。
闭门羹是肯定的。
菩提心头一凛。
如来望了望弥勒,又看了看大势至。
“罢了,我去吧。”
菩提沉吟片刻,最终只能摇头,满脸无奈。
这都叫什么事啊!
全都是昊天惹的祸!
你演戏就好好演,偏要自己加戏。
这下好了,把自己给演死了。
本来是一出精彩的“快请西天佛祖”,却被他搅黄了。
现在连佛门的师尊都要去找玉帝帮忙?
那可就接连欠下赵公明的人情了!
东方玄门的因果是随便欠的吗?
现在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说什么也都迟了!
如来没有犹豫:“我这就去。”
他立刻动身,毫不耽搁。
菩提望着如来的背影,轻叹一声:“弥勒、大势至,你们得多努力才行啊。”
弥勒与大势至满面羞愧。
他们当然也想出手!
可弥勒是未来佛,不能夺如来的光芒。
大势至身为菩萨,实力不够。
各有各的难处。
……
赵公明一见如来,颇感意外:“西方佛祖驾到,真是稀客,快请上座!”
如来倒是沉得住气,微微笑道:“今日老僧前来,还得劳驾大天尊。”
“五庄观的镇元子,与我西天有一段因果。”
“原本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大天尊的先天灵宝太强,老僧只能厚颜来求助了。”
赵公明听后,颇感诧异:“佛祖说笑了。”
“镇元子可是朕的贵客,堂堂福德金仙,怎会与西方结下因果?”
“这定是误会,朕愿做个中间人,为二位澄清此事。”
如来双手合十:“多谢大天尊。”
赵公明也不客气:“灵珠子,你去五庄观,请镇元大仙上天一叙。”
灵珠子应声而去。
如来只能顺着他安排坐下,心中却不是滋味。
这剧情,怎么和自己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原本应该是他亲自迎接,然后与玉帝一同降临五庄观才对。
如今怎么变成玉帝居中调停了?
那佛法无边怎么体现?
赵公明会跟着如来的节奏走?
简直是笑话!
他如今的身份是玉帝,三界共主!
怎能随意下凡显圣?
若有圣人符诏,自然无妨。
可你如来,不过西方教主,就想让我玉帝亲临?
想得美!
这是天规,岂能因你西游而乱!
一众天庭小神在背后议论纷纷:
“不是说佛门厉害吗?”
“原来也有如来摆不平的事。”
“还是咱们大天尊手段高明。”
这些话哪能瞒得过如来的耳目?
他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叹:“之前营造的气势,彻底破了。”
自从菩提告诉他,佛门依附鸿钧那一刻起,他就明白会有这一天。
原本佛门大盛的局面,本应瞒过圣人门下以外的仙人,不只是蒙蔽一干凡人而已。
就像当年昊天陨落,如来镇压孙悟空那日,那动静该有多大?但佛门双圣归附鸿钧之后,如来便知道,想要完成当初的目标,难度陡增!
镇元子此举,若没有玄门诸仙背后推动,怎么可能成行?
那可是三十六颗定海神珠,顶尖的先天灵宝,岂能随随便便借出?
别太天真了!
可这个决定是佛门双圣做的,只是事后才通知如来。即便他有异议,又能如何?镇元子很快便随灵珠子来到天庭,他先见了赵公明,然后居高临下地对如来说:“如来,若非大天尊的旨意,你休想让我撤去大阵。”
如来诚恳回应:“多谢大仙手下留情。”
他确实要感谢镇元子。别看镇元子在五庄观设关卡,别看他布置了那等恐怖的大阵,甚至让如来当众出丑,但如来知道,他必须感谢镇元子!
因为镇元子此举,正是帮佛门凑齐八十一难!
若缺了这一难,西游便不圆满。
佛门大兴,也就无从谈起。
镇元子冷哼一声,“我与佛门的因果,还远得很!”
“等西游结束再说。”
如来只能苦笑。
他再次向赵公明致谢,然后返回灵山。
心中暗叹,他知道镇元子这一关虽过,但玄门在东方的手段只会越来越多。
前方的路,艰难重重。
唐僧惊恐地看着微笑挥手的镇元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离开这里!
他被镇元子绑了足足半个月!
简直折磨!
要是其他人也一起受难也就罢了,偏偏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都被好生款待,唯独他被五花大绑,连一贯温和的唐僧也有些心态失衡。
唐僧骑马飞奔,猪八戒在后头叹气:“这老和尚,难道不知道越往前,磨难越深吗?”
这一关,总算过了。
紫霄宫中,诸位圣人同时得知此事。
佛门双圣面露喜色,果然,投靠鸿钧是对的!
你看,困扰他们许久的五庄观之难,转眼便解。
元始脸色阴沉:“师尊,我等可否告退?”
鸿钧摇头,“西游乃天命所归,但终究是在地仙界,尔等不可将全部心力投入其中。”
随即,鸿钧看向通天:“通天,你也该立截教了。”
通天顿时汗毛倒竖!
鸿钧这是想做什么?
竟然逼我立截教?
洪荒之中谁不知,通天一向不愿立大教。
在诸圣眼中,通天立不立教派,其实并无区别。
他们立教的真正目的,并非教化众生,尽管这是圣人必须承担的责任之一。
太上立人教,若真为教化众生,那他在漫长岁月中,只收玄都一位弟子,连挂名弟子都没有。你问问自己,这能叫教化众生吗?
诸位圣人创立大教,真正图的是功德。只有积累大功德,才有机会证道。
这才是核心所在。
功德才是目标,至于教化苍生,那只是顺手而为的事。
太上与元始借立教得大功德,唤醒体内潜藏的开天辟地之功,从而踏上证道之路。
接引、准提同样借立教获得功德,可惜还不够让他们证道。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立下宏大誓愿,以愿力补足,才得以登临圣位。
归根结底,证道才是终极目标。
通天为何要立教?
他早就证道了,还立什么教?
再者,洪荒之中,并非只有通天不立教也能成圣。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女娲。
她潜心修习造化法则,创造万族万灵,又因补天之举得大功德,最终借此立教。
她与太上类似,弟子寥寥,甚至一个正式弟子都没有。
在娲皇宫中,接受她指点的,不过是青鸾、灵珠子等几位童子童女罢了。
但你能说女娲没有教化众生吗?
这玩笑开大了。
至于通天,别的不说,若论教化众生的能力,洪荒诸圣中还真没人能与他比肩。
碧游宫三十六位弟子,个个都是道行高深、法力滔天的存在。
这些准圣在封神大战中大放异彩,让无数圣人都眼红不已。
若有人硬说通天在教化众生上的功德不足……那真是昧了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