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西游成败

作品:《通天掀桌拒教,系统赐道成圣!

    “诸圣也不会说什么。”


    声音如剑,直入三千佛陀、罗汉、比丘耳中。


    哪怕想不听,也无法抗拒。


    大势至这才回过神来,脱口而出:“绝仙剑气!”


    如来与弥勒脸色骤变,怒视大势至:“你竟敢挑动唐僧说出那番话?”


    大势至一脸茫然:“西方大兴是诸圣共识,连通天圣人都已认可。”


    “弟子本意是想借机将孙悟空引入佛门。”


    “难道碧游宫真敢阻碍西方大兴?”


    观音与大势至,是佛门四大菩萨中以女相示人者,她又名大精进菩萨,向来以智谋闻名。


    如来怒其不争:“你怎会犯下如此大错!”


    “这方天地,掌控在通天圣人和平心娘娘手中。”


    “我们不过是借地行事,你怎敢动他们的弟子?”


    “别忘了,通天圣人是天道级圣人!”


    “他的徒孙,是你能动的吗?”


    “即便碧游宫执意破坏佛门大兴,诸圣也会理解。”


    大势至的脸色越来越苍白。


    如来并未停口:“就算他们真搅乱了局面,又能如何?”


    “我等另有办法,再创造一个世界又有何难?”


    “但你,就危险了!”


    倒吸一口冷气。


    大势至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如来虽未明说,但话中之意她已然明白。


    她极可能成为那个替罪之人。


    她的所作所为,若真惹怒了碧游宫,后果不堪设想。


    她突然明白,碧游宫既然敢一现身就镇压药师王佛和定光欢喜佛,甚至不惜将他们送入寂灭,就说明他们早已无所顾忌。


    更别提,他们还布置了先天五方大阵封锁灵山,阵中再设阵,步步杀机。


    大势至越想越怕,这才意识到自己几乎酿成大祸。


    她立即跪下请罪:“世尊恕罪,弟子知错了!”


    如来轻叹:“你的命运,早已不由我掌控。”


    大势至猛地抬头,神色震惊。


    弥勒低声说道:“现在,就看那只猴子怎么做了。”


    “只要他能撑住,你便无恙。”


    “怎么会这样?”大势至心中一紧。


    无论孙悟空是否入佛门,她心里都明白,碧游宫与佛门的关系,已经彻底回不去了。


    说到底,她原本是想借助天道大势牵制碧游宫。可碧游宫哪会管什么“西方大兴”?


    那根本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事。


    他们受通天之命来到地仙界,只为斩断因果,顺便放松一下。


    其他的事,随他们高兴怎么来就怎么来。


    这是通天圣人亲口说的。


    换句话说,你们西方要兴盛,随便你们怎么折腾。


    大势至耍这点小手段,碧游宫的大能们岂会纵容?


    石矶那一道绝仙剑气,已经表明了态度。


    接下来,是拆了灵山,还是给你们布置一座先天五行旗门阵,甚至是诛仙剑阵,就看你们接下来怎么做。


    大势至虽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普贤、观音齐名,地位接近佛陀,但她终究不是真正的佛陀。


    有些绝密之事,她并没有资格知晓。


    正因为情报有误,才会判断错误,惹来灾祸。


    此刻,所有大能都在心中默念:“有事没事,千万别招惹碧游宫的弟子。”太可怕了!


    诸天大能都屏息凝神,等着看孙悟空会怎么应对。


    ……


    什么?


    让我皈依佛门?


    如来那秃子头上的包好了吗?


    孙悟空一脸疑惑,还特意望了眼灵山。


    没有啊!


    不仅如来头上还顶着包,其他佛陀也差不多都是这副模样。


    都已经成了标配了。


    孙悟空看着眼前这个小和尚,白白净净,长得倒是俊朗。


    他问道:“小和尚,你跟大势至是不是有仇?”


    唐僧一愣:“弟子怎敢与菩萨结怨?”


    孙悟空冷笑:“没仇?她怎么想着要害你命?”


    “施主莫要胡言!菩萨怎会害人?”唐僧合十行礼,满脸不信。


    孙悟空大笑:“若不是有仇,她怎敢劝你收我为徒?”


    “你一个凡胎肉体,也配当我师父?”


    “你知道我是什么身份么?”


    唐僧一脸茫然,这是啥意思?


    菩萨没说过啊!


    ……


    诸天大能差点笑出声。


    孙悟空一句话,直戳要害。


    他是谁?


    他是准圣强者,是曾把昊天打入寂灭的顶尖存在。


    他的师父是石矶,圣人亲传弟子。


    他的师尊是通天,是三大天道圣人之一。


    换句话说,孙悟空的存在几乎可以与灵山之主如来平起平坐。


    甚至在某些方面,他的气扬还要更胜一筹。


    正因如此,大势至菩萨才动了心思,想将孙悟空引入佛门。


    从这个角度看,她确实出于一片公心。


    但她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唐僧虽然确实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但经过十世轮回,如今只是个凡胎肉体的普通僧人。


    他必须重获往昔的神通,才有资格听孙悟空讲道!


    是听孙悟空讲,而不是反过来。


    唐僧想收孙悟空为徒,就像一个凡人要收如来当徒弟一样荒唐,不仅可笑,还极度不自量力。


    大势至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她终于明白自己错在哪儿了,也明白为何石矶只是用了一道绝仙剑气轻声警示她。


    这种事,根本不可能成立。


    然而,她语气愈发虚弱:“唐僧……是个认死理的人。”


    如来和弥勒神情骤变。


    但他们能做什么呢?


    没有任何理由去阻止唐僧。


    毕竟,是唐僧自己说的,收孙悟空为徒,是菩萨亲自交代的任务。


    如果大势至亲自去拦,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但若不去拦,唐僧真的要一根筋地收孙悟空为徒,那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眼下,他们竟束手无策。


    ……


    孙悟空轻叹一声:“小和尚,我随便开个玩笑,你怕是也撑不住。”


    “我先说清楚,只是闹着玩的。”


    “我喊你一声师父,你敢答应吗?”


    唐僧皱眉,菩萨说的话还能有假?


    拜师是正经事,哪有拿来开玩笑的?


    不就是叫一声师父么?


    我为何不敢答应?


    他清了清嗓子,语气认真:“好徒弟!”


    “砰!”


    仿佛天地都在震怒,唐僧感到一股巨力猛然砸在自己身上,五脏六腑都仿佛要裂开般疼痛。


    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哇!”


    仅仅应了一声,他就身受重伤,仿佛下一秒就要魂飞魄散。


    他颤抖着,惊惧万分:“你用了什么邪术!”


    这猴子太可怕了,他想挣扎着起身逃走,却动弹不得。


    伤得太重了。


    孙悟空大笑:“小和尚,尝到滋味了吧!”


    “只是一个玩笑你就扛不住,还想正式收我为徒?”


    “你就不怕把你的福气全折进去……”


    他睁开法眼,细细打量唐僧,“有意思,你居然能撑住这一句玩笑话,还活着!”


    “原来是十世善人转世!”


    “可惜啊,刚才那一句玩笑,已经让你的福缘尽失。”


    “想保住性命都难,若无人出手相助,恐怕只能重归轮回了。”孙悟空看着唐僧,目光坦然,言语中不见半点虚伪。


    唐僧心头一震,满目惊惶,喃喃自语:“大势至菩萨,怎会加害于我?”


    ……


    碧游宫里,众位大能皆露出笑意,笑声在殿中回荡。


    什么叫机关算尽,反被算计?


    这就是!


    大势至这步棋,落得真不值。


    以为能收服孙悟空,结果被反将一军。


    这方天地间,有几人能真正镇得住那只猴子?


    唯二的两人,一位在兜率宫,一位在斜月三星洞。


    不是灵山之主,也不是天宫的赵公明,而是太上老君与菩提。


    除了这两位圣人,谁若妄图收他为徒,怕是要被他反制到底。


    这不是玩笑。


    云霄轻声说道:“石矶师妹收他为徒,虽是为昊天结下因果,但那昊天也属自取灭亡,此事在理上站得住脚。”


    “镇压于七宝妙树之下,其实是对他的庇护,所以我们才按兵不动。”


    “再加上他的来历,乃女娲所孕,天命所归。”


    “更是我等师尊的徒孙。”


    “能担此责者,唯有石矶一人。”


    “其余者,皆不配。”


    “如来也不行。”


    “唐僧不过是凡胎之躯,哪怕十世前是金蝉子,又能如何?”


    “在我等眼中,金蝉子也只是过往烟云罢了。”


    石矶冷哼一声:“若非如此,我岂会只动用一道剑气!”


    碧游宫众人纷纷点头,若西方不识时务,那就别怪他们亲自出手。


    ……


    大雄宝殿内,如来声音冷然:“孙悟空身份尊贵,连我都无法做他师父,你却想让唐三藏收他为徒。”


    “如今,你可见识到了。”


    大势至低首请罪:“弟子愚昧,请世尊恕罪。”


    弥勒焦急追问:“世尊,唐三藏关乎西游成败。”


    “可有解救之法?”


    如来沉吟片刻,轻轻摇头。


    弥勒与大势至顿感绝望,难道西游还未开始,便要终结?


    良久,如来缓缓开口:“有人能救。”


    “但因大势至此前之言,我们不便出面。”


    “不过,自然有人愿意出面。”


    如来苦笑:“只是又要欠下东方玄门一份因果。”


    弥勒冷冷扫了一眼沉默的大势至:“只要能让西方昌盛,何惧因果。”


    ……


    唐僧倒在地上,只觉万念俱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