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印象深刻

作品:《通天掀桌拒教,系统赐道成圣!

    桩桩件件,哪怕身为圣人,接引也深感艰难!


    此刻,终可稍作喘息。


    接引心中暗想:“多宝所布十方俱灭大阵,若想破阵,至少需要十二位准圣。”


    “夷门城下,先天旗门阵已牵制五位准圣。”


    “人教只剩玄都、孔宣。”


    “阐教只剩云中子、南极仙翁。”


    “碧游宫中的赵公明又远在五庄观,剩下唯有罗宣与羽翼仙。”


    接引放声大笑,“诸位道兄啊,这一扬封神大劫,终究是我西方教赢了!”


    随即他神色一冷,“被困在十方万仙阵中的十六位大罗金仙,在封神大战最后时刻,定要让他们上榜!”


    “这叫做因果循环,报应不虚!”


    大雷音寺之中,尽是他狂笑声。


    ……


    “岂有此理!”元始在玉虚宫中怒火中烧,“十二金仙,竟落得如此地步!”


    实在给玉虚宫丢脸!


    他元始怎会收了这样的弟子?


    十二位大罗金仙,号称十二首仙,结果竟是这般无用?


    早在三清圣人于碧游宫讲道之时,元始便已对玉虚宫十二金仙的未来不抱希望。


    他们的出身、根骨、悟性皆属上品,可元始发现他们修道之心极为薄弱。


    圣人的弟子,其实并不在乎根骨与悟性,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一切皆可弥补。


    求道之心,别具一格。此非圣人所能赐予,乃与生俱来。


    圣人可定弟子修行之底限,唯其自身方能决定顶点所在。


    即便圣人提供充足资源,若本身为朽木,任凭如何苦修亦无成效。


    元始起初过于看重出身根基,直到三清圣人共同讲道之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


    即便欲改正,也难以在封神大劫中调整,那无异于自取灭亡。


    燃灯、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韦护这六位大罗金仙的陨落,早在元始计划之中,他毫不意外。


    恰恰相反,这几位上榜,反将西方教算计了一把!


    元始早已推演出,这几人正是西方教复兴的关键人物,是他有意送上了封神榜!


    他岂能让西方教轻易崛起?


    然而元始未曾料到,广成子等八位金仙竟也出现差池!


    此事让这位圣人颜面尽失。


    “他们为何不当时就上封神榜呢?!”元始罕见地怒火中烧。


    申公豹大惊,连忙跪下:“师尊,请息怒!”


    元始虽平日面容冷峻,极为严厉。


    但他立下规矩后从不违背。


    最为公正无私。


    当然,亲传弟子与外门弟子之间仍有差别。


    但这一点,不论阐教还是其他大教,皆是如此。


    申公豹咬牙道:“师尊,请您息怒,为了封神大劫顺利,也必须救出诸位师兄!”


    “不错,你与子牙都做得很好。”元始深深看了申公豹一眼,随即下令:“白鹤童儿,召云中子与南极仙翁前来听命。”


    白鹤童子振翅而起,不敢有丝毫延误。


    元始沉思道:“这十方万仙阵确是从十方菩提大阵幻化而来,然其中更融合了周天星斗大阵的玄机。”


    “单凭你们无法破阵。”


    申公豹大惊:“师尊,这该如何是好?”


    “你且回去,自有破阵之人。”元始却露出笑意。


    申公豹虽不解,却不敢多问,化作长虹离去。


    元始神色微沉:“奇怪,广成子等八人懵懂无知倒也罢了,可师兄的八位弟子怎也落入阵中?”


    “是巧合?还是另有图谋?”


    元始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向来不信什么偶然。


    ……


    首阳山八景宫中,太上唤来玄都:


    “你的八位师弟已陷入十方万仙阵中,暂时并无性命之忧。”


    “你前往碧游宫,拜见通天师叔。”


    “他会告知你应对之法。”


    玄都听闻师弟们被困十方万仙阵,哪敢迟疑半分,立刻腾云驾雾直奔东海金鳌岛碧游宫而去,心中焦急万分。


    太上也流露出与元始相似的思绪。“人教八仙同时迷失尚可理解,同门师兄弟思想趋同也是有可能的。”


    “但连元始师弟座下的八位金仙弟子也是如此,这就未免太过巧合了!”


    太上与通天一样,并不认为这纯属偶然。


    可是,究竟是谁在暗中操控这一切呢?


    是西方教接引?还是……


    太上的神情变得意味深长。


    ……


    东海金鳌岛碧游宫内,通天叹道:“想安安稳稳地修行悟道,为何这般困难?偏偏有人要给我添乱!”


    “师叔,恳请您救救诸位师弟!”玄都诚恳地请求。


    说起来,玄都与通天的关系颇为亲近。


    原因在于当年通天拒绝立教证道,整日不是在玉虚宫便是在八景宫中。


    和太上、元始的一众弟子混得很熟。


    正因如此,玄都才敢这般直言。


    通天笑着斥责:“让这群小子吃点苦头也好,真以为自己是三清弟子就天下无敌了吗?”


    “一群连准圣都不是的小子,哪来的这般自信?”


    “真是给两位师兄丢脸啊!”


    玄都心中亦是这般想法,却不好直接应和通天的话语。


    通天毫不在意,随口下令:“碧霄、琼霄、乌云、罗宣、羽翼、魔家四将,你等随玄都师兄一同前去破敌。”


    八位准圣出列回应:“谨遵师尊法旨!”


    通天对玄都说道:“此番行动,你只管放手去做,无需顾虑。背后自有你师尊与两位师叔为你做主。”


    玄都大喜:“多谢师叔,定当遵命。”


    通天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好一招元神蒙昧!”


    “真是拙劣至极的手段啊!”


    通天摇头失笑。


    这种小把戏,能骗得了谁?


    恐怕谁都瞒不过去。


    “竟连这种手段都使出来了,看来,他确实已经按捺不住了。”


    通天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实在难以想象,这是那位太上忘情的师尊会做的事情。”


    “可惜,我却不能如你所愿。”


    通天对洪荒中的每一位圣人都怀有善意,哪怕包括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


    圣人乃是洪荒天道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其元神寄托于天道虚空之中,自身更是天道法则的显化。


    最能够代表天道的意志。


    圣人不逆天,违逆天意者无法成圣。


    因此,无论在哪一扬劫难中站在何种立扬,其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天道,守护洪荒世界。


    纵然他曾与西方二圣有过冲突,但因果既已了结,便再无纠缠。


    或许存有些许情绪,但大局之上,依旧站得住脚。


    大家皆是维系天道的一份子,只是出发点不同罢了。


    然而,唯独鸿钧是个例外!


    鸿钧想要渡过天道之劫,本是好事。


    若他修行足够深厚,功德圆满,带领整个洪荒世界迈向更高层次,那么通天等这些天道圣人所能达到的高度也会随之提升。


    这般局面,自然是好事一桩!


    可惜,鸿钧并不作此想。


    通天并不在意鸿钧出于何种考虑。既然他选择了以摧毁洪荒潜力的方式来渡劫,就等于彻底断绝了所有圣人前行之路。


    如果让鸿钧的计划彻底实施,洪荒世界的结局不难预见:它将一天比一天衰败,最终在“极短”的时间内迈入末法时代,继而重归混沌。


    通天想到自己前世所处的世界,仿佛正是如此。


    圣人隐匿,修士沦为传说,连轮回都不再显现。


    标准的末法时代!


    这,就是鸿钧为破劫所造之业。


    洪荒修士固然对天地灵气索取无度,这是事实。


    然而,一旦修士证得圣位,元神寄托于天道虚空之后,其肉身便已法则化,成为天道法则的一部分体现。


    那时,圣人不仅不会继续汲取洪荒灵气,反而会从混沌虚空中吸纳力量反哺洪荒。


    也就是说,在洪荒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圣人越多,回馈给洪荒的灵力就越强。


    如此下去,洪荒只会愈发繁荣昌盛。


    想要步入末法时代,只有一种可能:诸圣离开洪荒,前往混沌虚空探索。


    没有天道圣人坐镇,洪荒便会逐渐枯萎。


    洪荒难以进入魔法时代的另一原因,是因为有轮回存在。


    只要轮回尚在,那些因劫难陨落的大能就会重新纳入洪荒循环体系之中。


    两者结合,用一个更易理解的说法,就是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体系。


    当循环完整、体系健全时,它会持续扩展,不断改造自然。


    但若有人砍掉了维持水土的树木,这一体系便会逐步崩溃。鸿钧做的正是如此,而这正是通天不能容忍之处。


    毁掉洪荒的潜力,不只是断了通天破劫之路,也堵死了其他圣人的进阶之门,更令众多准圣失去了希望。


    整个洪荒将变得死气沉沉,失去生机。


    这样的世界,是鸿钧所愿见的,却不是洪荒诸圣与亿万仙众所期望的。


    因此,矛盾已然不可调和。


    通天在碧游宫中早已做好万全准备,只待时机到来,给予鸿钧一份“大惊喜”。


    这份惊喜,定会让鸿钧印象深刻。


    通天已察觉太上与元始提高了警觉,先前他布下的一枚闲棋,此刻想必也已被二人识破。


    接下来,只看接引何时醒悟。


    对此,通天颇为期待。


    当诸圣全部觉醒之时,鸿钧又将如何应对?


    他心中满是疑问。


    ……


    西岐大营之内,姜子牙与申公豹来回踱步。


    杨戬与哪吒不时对望一眼,又同时发出叹息。


    这四位阐教的大罗金仙忧心忡忡。


    人教与阐教总共十六位大罗金仙被困于十方万仙阵中。人教一方乃是玄都门下的上洞八仙,而阐教则是硕果仅存的十二金仙。他们在玄门之中地位极高,皆属第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


    不论从大局还是私情来看,这些人都必须救出。


    否则即便封神之战获胜,也会令人感觉虽胜犹败。若十二金仙尽数陨落,那岂非大败?


    一想到此等情景,阐教四位仙人便头皮发凉。


    这一劫数,阐教已折损众多仙人。倘若十二金仙再遭不测,第二、第三代弟子除了一些核心人物之外,几无可用之才。如此重责,他们难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