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 章 统御天地
作品:《通天掀桌拒教,系统赐道成圣!》 准提心中愤懑。
更令他难以释怀的是,那家伙不仅逍遥,还布下出乎意料的阵法。
即便已了结因果,每当想起在碧游宫的失败,准提仍觉脸上火辣辣作痛。
即便如此,
他仍未失去判断。
他清楚接引话语之意,
“通天在碧游宫中培养的那些弟子,一个也不能留。”
这,正是接引真正要说的话。
准提道:“师兄,我西方教虽有实力,但要灭尽东方三清的弟子并非易事。”
接引目光凝重,语气坚定:“唯有逼通天立下大教,方能将其卷入封神大劫之中。”
“如此一来,才有理由清算三清门下的众弟子。”
“圣人大教根深蒂固,非一时可灭。”
“只要断其后继人才,我西方教便可乘势崛起,成就西方大兴之局。”
“第三次封神之议,必须让通天参与其中。”接引沉声道,“务必要他建立大教。”
“师兄所言极是。”准提点头应和,“绝不能让他置身事外。”
“凭什么他可以逍遥自在?为何偏偏是他?”准提言语间满是嫉妒与不满。
西方二圣遥望东方世界上空弥漫的劫云,心中思虑翻涌。
整个东方大地被厚重的劫云遮蔽。
众多修士、散仙纷纷走出洞府,不敢久留。
劫云压境,遮天蔽日,仿佛要将城池吞噬一般,低沉得几乎触手可及。
天地间的天劫气息弥漫四方。
即使身处坚固洞府之内,也难逃心惊胆战之感。
各大名山福地皆有修士在渡劫。
皆因这些乃是圣人门徒。
他们天生享有圣人的庇佑与气运。
每处灵山胜境中,必有其一席之地。
拜入圣人门下,此乃优势之一。
众多修士不愿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他们在远处静静观望圣人弟子渡劫的情景。
以求“近距离”见识这一修炼者必经的考验。
所选位置恰到好处。
若再往前一步,恐会误入劫火之中。
天劫由天道而降,专为修行达一定境界之人设立。
须独自面对,他人相助则劫威倍增,甚至层层叠加。
如碧游宫中三十六弟子同渡天劫,扬面虽壮观宏大,却极为忌讳。
结伴渡劫看似痛快,实则身死道消的风险极高。
此事绝非儿戏。
即便是最狂妄的修士,也不敢轻易以性命相搏。
另外,修士渡劫时往往会有护道者在一旁守候。
离得近了,护道之人可能会怀疑,你是否心怀不轨?
若是因此被护道之人出手斩杀,岂不是太冤枉!
对散仙而言,请动护道之人极为不易。
但对于圣人弟子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难事。
根本不值一提!
许多修士求之不得与圣人弟子攀上关系,若能借此机会结缘,他们定会毫不犹豫。
总之,亲历观摩他人渡劫,对自身修行大有裨益。
曾有一位散仙,在玉泉山金霞洞有幸见到杨戬正在渡劫。
当时玉鼎真人为其护道。
那散仙恭敬地向玉鼎真人行了一礼,表明自己并无恶意,得到允许后才欣喜地坐下,静静观看。
玉鼎真人并不担心影响杨戬渡劫,
反倒好意提醒那散仙:“道友,我弟子渡劫时间较长,波及范围也广,为免伤及道友,还是再退远些吧。”
那散仙见玉鼎真人神色诚恳,心中疑惑不解,暗想:“我看那渡劫之人,修为也不过和我一样是天仙,天仙渡劫历来不会太久,玉鼎金仙为何如此提醒?”
玉鼎真人身为十二金仙之一,
道行远超这位散仙。
他的话语在散仙听来,如同铁律一般不可违逆。
散仙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听了这话,立刻退到更远处。
刚站稳,杨戬的天劫便降临。
这一扬雷劫声势惊人,劫云几乎就压在头顶,抬手便可触及。
散仙心中又惊:“玄仙的天劫怎会如此猛烈?典籍中记载似乎并非如此,这般威力,谁还能安然度过?”
八十一道雷霆骤然劈下,
昏沉的天空瞬间被照亮,
即便已退至远方,散仙仍被这扬天劫震摄住了!
什么时候天劫一落就是八十一道?
这位渡劫的修士到底做了什么?
但杨戬却毫不在意,他修的是捌玖玄功,专修肉身。
三位圣人讲道,早已将他的道行推升到不可思议之地步,法力积累更是雄厚无比。
雷霆落下,他并不抵挡,任由雷电加身,借以锤炼体魄,神态从容而洒脱。
散仙眼中满是羡慕,这才是圣人门下的底蕴啊!
换作旁人,哪有如此深厚的根基?
雷霆来得快,去得更快,
玄仙之劫转瞬即逝。
杨戬身上气势猛然暴涨,已然踏入玄仙之境。
但他头顶的雷霆之云始终未散,
危险再度降临,汹涌而下的金仙天劫又一次袭来。
围观的散仙早已惊吓得说不出话。
杨姐接连渡过了玄仙、金仙、太乙金仙,甚至大罗金仙之劫。
他在一旁呆立观望,整整持续了一百年!
一百年过去,杨戬已历尽大罗之劫,正式踏入大罗金仙之境!
.
不周山上的娲皇宫中,女娲遥望不远处正在渡劫的灵珠子与青鸾,
内心对通天教主的敬佩如江河奔流,连绵不断。
“通天道兄果然手段非凡,他碧游宫中的时间法阵究竟是如何布置的?”
“灵珠子与青鸾二人竟能在如此有限的条件下领悟法则,实在令人惊叹。”
“通天道兄的道行远比我想象的更深不可测!”
身为圣人,女娲一眼便看出这两位非比寻常。
他们的根基深厚无比,若是在洪荒世界修炼,至少需历经数个元会,并且须得在名山福地之中才有可能达到这般成就。
可他们仅在碧游宫中待了一年。
据青鸾所言,三清轮流讲道一千万年,其余时间皆为自行参悟。
幸好前来汇报的是青鸾仙子,若是那顽皮的灵珠子,女娲恐怕早就一掌将其打得魂飞魄散!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世间怎会有如此强大的时间法阵?
即便是三清联手讲道三千万年,最多也只能让弟子们略窥高一层境界,还需长时间打磨方可突破。
怎么可能刚出关就接连跨越多个境界?
此事绝无可能!
时间法阵虽隔绝内外自成天地,但相对于洪荒而言,其根本法则并不完整。
青鸾与灵珠子并非大罗金仙,他们要提升境界,只需契合自身之道即可。
像他们这种尚在筑基阶段的修士,在时间法阵中除了积累法力外,只有运气极佳才能继续修行。
这分明是违背常理之事。
可如今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更令女娲震惊的是,不仅是青鸾和灵珠子,那些随同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前去听道的新入门弟子也都修为大进。
从碧游宫出来之后,几乎人人都在渡劫。
圣人目光可遍及洪荒三界六道、诸天万界,
只见整个东方世界都被劫云笼罩,
景象诡异非常!
若布阵的人换成她,主持此事的换成她,女娲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般程度。
圣人虽一法通万法明,斗志与信心不输任何人。
但每位圣人所擅长之道各有不同,这是不争的事实。
太上精于炼丹与炼器,为诸圣之首。
元始长于治世之道,堪称第一。
她女娲以造化之道立身,后土则执掌轮回,独步天下。
至于通天道兄,他似乎最擅长的是阵法?
女娲稍作沉思,回忆过往,忽然想起诛仙剑阵一事。
“这不对。”
“诛仙剑阵并非通天道兄亲手炼制,而是道祖当年完成证道杀劫之后,借天道之力而成。”
“可那碧游宫中的时间大阵,的确超出了诸圣所能达到的水准。”
“这样说也未尝不可?”
然而,心底有个声音告诉她,真相并非如此。
女娲怔了片刻,随即轻笑:“我为何要纠结这些?通天道兄对我一向善意相待,如今更是我的盟友,他的阵法越强,对我不也是好事么?”
通天对女娲的善意,在两次商议封神之事时已显露无遗。
若非有他相助,女娲想要顺利脱身,恐怕还要费一番周折。
只是在她眼中,通天忽然变得深不可测起来,而这份神秘感,也让她的兴趣愈发浓厚。
此时,在洪荒三十三重天的凌霄宝殿之上,
昊天呆望着东方世界密布的劫云,几乎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
这是怎么回事?
为何一夜之间,整个东方世界都笼罩在劫云之下?
莫非大家都约好了同时渡劫?
他该如何传达旨意,统御天地?
整个洪荒的目光都被这些劫云吸引住了。
天大地大,修行之路最大。
若是在平时,那些散仙还会顾忌天庭的命令,
毕竟昊天是道祖亲点的天帝,身份最为正统,人人都需给几分薄面。
但现在绝无可能。
散仙们全都忙着观看圣人弟子渡劫,
因为他们知道,这扬劫难背后隐藏着关乎自身大道的关键。
他们根本不会在意昊天的态度。
昊天心中怒火中烧,脸色变幻不定。
他恨不得以“不敬天庭”之罪,将这些散仙统统拿下问罪。
但他不敢。
众怒难犯!
昊天本也是修士出身,
他比谁都清楚,“阻人道途,势同水火”。
无论他再自负,也不敢做出这等遭万人唾弃之事。
但昊天性情古怪之处也正在于此——
他不敢去招惹那些散仙,
却会将怒气转嫁他人。
事情的源头,就是众多圣人弟子同时渡劫,
而这些人教、阐教弟子,都是去了碧游宫之后才开始接连应劫的。
既然如此,那一切的根源,自然就是——通天!
昊天在暗中对通天教主心生怨恨:“我定要一统洪荒三界六道,成就圣人之位。到那时,诸位圣人的弟子,也得对我俯首称臣!”
他心中充满不甘。
洪荒中的诸多大能却再也坐不住了!
这天劫一响就是百年,等百年过后,天地间竟多了如此多的大罗金仙?
恍恍惚惚之间,仿佛又回到了龙汉时代与巫妖时代巅峰之时:准圣遍地走,大罗金仙不如狗!
洪荒修士从未见过这般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