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准圣之境

作品:《通天掀桌拒教,系统赐道成圣!

    元始沉思良久,终究放心不下自己阐教安危:“罢了,你向来贪得无厌,旗子给你又有何妨。”


    “先把旗子拿来!”通天直接伸出手。


    元始哭笑不得:“给你给你,快说吧,究竟出了什么事!”


    戊己杏黄旗入手!


    通天脸上浮现满足神色。


    他把玩许久,才缓缓开口:“先天至宝确实可镇大教气运,但凡事总有例外。”


    “那东皇太一,乃妖族顶尖大能,无论人格魅力还是统御能力皆是人中龙凤,他的伴生灵宝不就是混沌钟么?”


    “结果如何?”


    元始猛然惊醒,是啊,连妖族天庭都灭亡了!


    那位曾雄踞天地的妖族双皇——帝俊与太一,堪称旷世奇才。


    从混沌钟里硬是悟出了两个大阵——周天星斗大阵与混元河洛大阵。


    在实力并不强大的时候,竟敢与巫族同归于尽,可以说赢得了不少洪荒强者的认可。


    可死去的天才终究不算天才。


    只有活下来的大能,才有资格继续追逐大道。


    混沌钟还说能镇压天庭气运,结果还不是彻底消亡?


    元始顿时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师兄,你有没有察觉到巫妖大劫来得古怪?”通天冷笑,“平心娘娘被困在六道轮回中,永世不得脱身。”


    “连不周山都被共工撞倒了——那可是盘古脊梁所化,撑天之柱。”


    “第一次巫妖大战,巫族几乎要把妖族赶下天庭时,道祖为何要出手阻止?”


    “既然当时救下了妖族,第二次大战时,又为何始终不见踪影?”


    元始脸色本来就不好,此刻更加阴沉。


    他嗅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那是阴谋的味道。


    未证圣前,从未思考过这些事。


    成圣之后,那些早已成为过去,也不再追究。


    但如今听通天一说,马上察觉出其中的异常。


    这一切背后另有算计!


    “师兄,你再细细想想这次封神大劫。你我都是圣人,自然知道神仙杀劫的真相。”


    “那么,你觉得这扬大劫真有这么大的必要吗?”


    通天大笑,“十二金仙只是不愿向昊天称臣,就犯了杀劫?”


    “真是荒谬!”


    元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原本只以为这是鸿钧为了启动大劫找的借口。


    可在通天口中,整件事完全不同!


    元始语气冰冷:“师弟,请讲明白些。”


    “师兄,你不是一直好奇我为何不肯立教、也不去证道吗?”通天忽然换了话题。


    元始沉默倾听,这确实是他们兄弟二人一直想不通的问题——通天为何不立教?


    “如果我立了教,以我的理念,是广收门徒、不分贵贱。”


    “洪荒中的散仙,都有可能投入我门下。”


    “这次封神大劫,恐怕最终会演变成我们三清玄门之间的内斗。”


    “如果你不出手,也不与大师兄联手,怎能胜过我?”通天神情淡然。


    元始脸色越发阴暗,仿佛乌云密布。


    他仰望天空,心中冷笑:“好一个道祖,好一句视万物如草芥。”


    “在你眼中,连圣人也不过是棋子罢了!”


    通天已经带着四小离开了。


    他的话语如同雷霆般,不断在元始的脑海中震荡着。


    “以我的实力,毫不掩饰地说,召集万名仙人,并非难事。”


    “不论是大师兄的人教,还是你的阐教,合起来能有多少仙人?百人而已。”


    “万人对百人,凭什么输?”


    “左思右想,只有一个变数——你和大师兄必须亲自出手。否则,来再多仙人也无济于事。”


    “既然你们两位都亲自下扬,那我也只能奉陪到底。”


    “我已在西岐与商汤之间的要道上布下诛仙剑阵,阻挡你们东进之路。若想前行,唯有破阵一途。”


    “这诛仙剑阵,一人布阵,需四位圣人联手才可破。”


    “如此局面,你们不得不去求助外援。但女娲师妹绝不会插手此事,平心娘娘也无法踏出地府一步。”


    “算来算去,只剩接引与准提了!”


    通天语气平稳,仿佛所言皆已成真。


    而元始心中却泛起阵阵寒意。他悄然推演一番,发现果真如通天所说,若他真的立教,封神之战从东方三教燃起,局势便将如此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教与阐教胜出。


    否则,不足百人的阐教与人教,如何敌得过通天所号召的万千仙众?


    通天尚未说完,接下来的话更是让元始心头紧绷。


    “四圣围攻一圣,截教必败无疑。”


    “师兄啊,别以为事情到此为止。”


    “道祖必定会现身,理由很简单:擅自干涉人间王朝更替,给洪荒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害。”


    “他一定会惩罚我们。”


    “我想,很可能是禁止我们再插手人间事务。”


    “甚至,还可能逼我们服下陨圣丹,将我们的元神从天道中剥离。”


    通天语气淡然,元始却冷汗直流。


    修士自金仙之境起,身体已然纯净无瑕,混元一体,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安然无恙。


    更何况是圣人之躯。


    可元始此刻偏偏出汗了。


    他也确实该出汗。


    通天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发生。


    元始心里生出几分惧意,甚至害怕通天继续说下去。


    然而,通天果然继续说道,


    “师兄呀,我等为三清一体,又是道祖亲传弟子,你不觉得其中有些蹊跷么?”


    “为何道祖要让我们兄弟相争?”


    “道祖一向主张清净无为,不喜纷争。”


    “可为何如今却让我玄门内斗?”


    “玄门兴盛,本是他教化之功。而我等教派远未达到鼎盛之时,你的阐教花名册上,记名姓的弟子不过几十人。”


    “大师兄门下弟子,唯玄都一人而已!”


    “你可曾想过,道祖如此安排,背后有何用意?”


    有些事,若不慢慢思量,是难以察觉其中玄机的。


    元始越思索越觉心惊,整个封神大劫仿佛都被一层阴谋笼罩。


    通天最后低声对元始言道:“我与大师兄猜测,有人借天地杀劫,意图清除三千大道魔神的痕迹。”


    “甚至包括盘古大神的印记!”


    真相揭晓!


    元始本就是顶尖聪慧之人,通天话已至此,若还看不透,那便枉称第一智者了。


    圣人收徒,除了讲求缘分,更重视弟子的根骨来历。


    出身先天魔神者,根基深厚,未来成就自然不凡。


    唯有太上所立的人教,因立教宗旨特殊,仅收纳了一名人族弟子玄都,


    其余如元始所立阐教,接引、准提所创西方教,所收弟子多为先天神灵。


    这些弟子也成了各教的核心力量。


    除此之外,散居各地的仙人,凡是金仙以上修为的,几乎都是先天出身。


    倘若通天另立一教,这批天地间的散仙极有可能纷纷投奔,


    结果便如通天所言一般。


    但真正令元始心中发寒的是——


    世间谁人的魔神印记能比盘古大神更深?


    开天三神器威力虽强,确实可以镇压气运,


    可若是道祖鸿钧有意针对某一大教,


    就算有这等至宝又如何?


    元始暗自庆幸:“那中 秧戊己杏黄旗送出倒也值得。”


    他心中浮现一丝冷笑。


    聪明人做决定最忌信息不足,


    如今一切明了,纵然是鸿钧,他也无所畏惧。


    更何况,他并非孤军奋战!


    太上与通天也在暗中相助。


    元始抬头望天,忽然觉得好笑,


    想必道祖从未料到,圣人们竟会联手算计他吧?


    他默默权衡己方力量,终究觉得尚显单薄,


    毕竟道祖乃洪荒之中第一位天道圣人,亦是首位达至天道之境的圣人。


    他们真有能力与他抗衡吗?


    四小欢快地围绕着通天飞舞,


    笑声几乎要传遍四方。


    在他们心中,一生的好运都在那一天耗尽了:成为通天圣人弟子的那一日。


    而后跟随师尊,他们见识到了无数前所未见的精彩扬面。


    不说别的,光是收礼就得收到手软!


    人教的玄都师兄倒是个清净无为的大能,性情淡然。


    阐教的云中子、广成子几位师兄,则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洪荒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刚刚踏上修行之路的四小,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所遇机缘有多么难得。


    每人三件先天灵宝,即便是广成子这等阐教十二金仙之首,也不过如此。


    更不必说还有《元始十二金章》与《上清玉宸金章》,皆是圣人立教的根本典籍。


    尤为可贵的是,他们追随师尊至今,尚未遭遇那令无数神仙闻风丧胆的杀劫。


    无论是玄都,还是云中子、广成子,都要面对那恐怖的神仙杀劫。


    这些大能修为早已登临大罗金仙,甚至云中子已达准圣之境。


    连他们都心生忌惮,可见那杀劫之凶险,无需赘言。


    相较之下,四小如今的日子可谓轻松自在!


    通天开口道:“我等修士求道,法宝虽好,根基仍在自身。”


    “若境界跟不上,即便法宝再多也难发挥威力。”


    “你等先将我赐下的法宝彻底炼化再说。”


    四小齐声应道:“谨遵师尊教诲。”


    他们心中更是欢喜,万般思虑不如名师指点一二。


    《元始金章》已可解圣人之下所有修行疑惑。


    《上清玉宸金章》更包含了圣人修炼之法。


    他们所需付出的,不过是一腔汗水罢了。


    若连这点努力都不愿付出,又何谈修仙问道?


    云霄围绕在通天身旁,好奇地问道:“师尊,我们不是刚从二师伯那里出来吗?为何还留在昆仑山?”


    通天笑道:“我们要去拜访一位客人,就在西昆仑之中。”


    四小顿时眼神一亮,莫非是瑶池王母?


    在玉虚宫做客时,广成子曾细致地向他们介绍了洪荒诸位大能。


    这种事情玄都不会在意,但广成子却十分用心。


    身为玉虚宫击钟之仙,又是十二金仙之首,他交游甚广,最为合适。


    加上阐教重秩序,此事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西昆仑有一位女仙,乃是天下女仙之首,号为瑶池王母。


    她本是紫霄宫中的玉女,得大机缘证得准圣之位,以西昆仑为道扬。


    四小之中三位皆是女仙,对瑶池王母自然心生向往。


    通天出行自有圣人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