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这玩意儿是木头做的!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他伸出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在图纸上戳了戳,又飞快地缩了回来,好像那玩意儿会烫手一样。
“林老弟,你……你没跟老哥开玩笑吧?”
“就这个……铁疙瘩?”李云龙的嗓门都压低了不少,生怕声音大了,把图纸上的玩意儿给吹跑。
“这就是咱们水电站的心脏?”
这东西,比他见过的任何一门大炮的零件都复杂,上面那些平滑又诡异的弯弯绕绕,看得他头皮发麻。
每一个曲面都好像在挑战人手的极限。
这玩意儿能造出来?
他娘的,这比在石头上绣花还难!不,这根本就不是人能干的活!
陈更虽然没说话,但紧锁的眉头也说明他心里的震撼。
他见过的大扬面多了,可眼前这张图纸,代表的不是一两件武器,而是一个工业体系的基石。
这东西要是真能造出来,别说打鬼子,就是战后建国,那也是顶梁柱一般的存在。
“团长,旅长,我从不开玩笑。”林川的语气很平静,但正是这种平静,反而给了两人一丝莫名的信心。
“这个部件,叫做‘混流式水轮机转轮’。”
“它就是我们整个水电站计划里,技术含量最高,制造难度最大的核心。”林川的手指在图纸上轻轻划过。
“只要我们能把它攻克,剩下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李云龙咽了口唾沫,他虽然看不懂,但他听明白了林川话里的分量。
“那……那这玩意儿,咋造?”他憋了半天,问出一个最实在的问题。
“总不能拿锤子一点点敲吧?就算找来天底下最好的铁匠,也敲不出这麻花劲儿来啊!”
“当然不是。”林川笑了。
“这么复杂的曲面,靠锻造是敲不出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铸造。”
“铸造?”这个词李云龙懂,兵工厂里天天都在干。
可他想不明白,怎么才能做出这么个奇形怪状的模子来。
林川看出了他的疑惑,转身对门外喊了一声:“周顾问,麻烦您过来一下。”
很快,一身疲惫但精神依旧亢奋的周平就走了进来。
他一进来,目光就被桌上的新图纸给吸住了。
“这是……”周平的呼吸瞬间就急促起来,他几乎是扑过来的,一把推开挡路的李云龙,俯下身子,鼻尖都快贴到图纸上。
他戴着的那副金丝边眼镜,因为激动,都有些滑落。
“混流式……天呐,这是混流式水轮机的转轮设计图!”周平的声音都在发抖,他猛地抬起头,看着林川,眼神里全是惊骇和狂热。
“林所长!这个设计……这个流道曲面的优化和叶片的三维扭曲角度!这……这比我在德国克虏伯工厂看到的,最先进的设计,还要先进至少十年!”
“这是真的……吗?”
作为真正的专家,周平一眼就看出这张图纸的价值。
它所蕴含的流体动力学知识,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
李云龙和陈更对视一眼,心里更是掀起滔天巨浪。
比德国佬还先进十年?我的个乖乖!
“周顾问,先别激动。”林川示意他冷静下来,“图纸是好图纸,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把它变成现实。”
周平的狂热迅速冷却,他扶了扶眼镜,重新审视着图纸,眉头也紧紧地皱了起来。
“难,太难了。”
他一连说了两个“难”字。
“林所长,这个转轮对铸件的整体性和精密度要求极高。任何一点砂眼、气孔,在高压水流的冲击和空蚀作用下,都会成为致命的弱点,导致整个转轮报废。”
“而且,它的模具,尤其是决定内部流道形状的型芯,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现有的砂型铸造工艺,需要将型芯分解成几十上百个小块,再拼装起来。“
”别说精度无法保证,光是那些拼接的缝隙,就足以在铸造时产生无数缺陷。恕我直言,以我们现有的条件,不可能!”
周平的语气充满了遗憾和不甘。
他的话,让刚刚燃起一点希望的李云龙,心又凉了半截。
“那咋办?难道就干看着?”李云龙急了,“德国专家都说不行,那不是没戏了?”
“不。”林川摇了摇头,胸有成竹地说道。
“砂型不行,我们就用别的东西。”
他拿起铅笔,在另一张白纸上画了起来。
“我们可以先用木头,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把这个转轮的实体模型给雕刻出来。”
“这个,我们叫它‘木模’。”
“木头?”李云龙当扬就叫了起来。
“林老弟,你没糊涂吧?这玩意儿将来是要过水的,而且是憋着劲儿的大水!木头疙瘩能受得了这个?别转两圈,自个儿先散架!”
“团长,这木头不是用来转的。”林川笑道,“它是用来做模具的。”
“用木头做模具?”一旁的周平也愣住了,他下意识地反驳道。
“林所长,这不可能!钢水的温度超过一千五百度,再好的木头,一瞬间也会变成焦炭,根本无法成型!”
“谁说要用木头去浇筑铁水了?”林川卖了个关子,他看着陷入思维定势的周平。
“周顾问,木模不是最终的铸模型腔,它只是……一个‘母版’。”
“母版?”周平咀嚼着这个词,大脑飞速运转。
木头雕刻出完美的实体……然后用这个实体……
突然,一道电光在他脑海中闪过!他想起了在博物馆里见过的,那些古代铸造青铜器的法门!
“失蜡法!!”
周平激动地一拍桌子,脸涨得通红,“我明白了!林所长,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我们采用失蜡法铸造的原理!”
他激动地对云里雾里的李云龙和陈更解释道。
“我们先用木模做出一个精准的外部模具,然后在这个模具里,用蜂蜡之类的材料,制作一个和转轮一模一样的蜡质模型!“
”再用特制的耐火泥浆把蜡模从里到外完整地包裹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等泥浆干透后加热,让蜡融化流出,就形成一个完美、光滑、没有任何拼接缝隙的中空型腔!”
“最后,我们再把钢水浇筑进去!这样就能得到一个浑然一体的,最高精度的转轮铸件!天啊!这是把古老的工艺和现代工业结合起来的天才想法!太巧妙了!简直是为这个复杂的转轮量身定做的!”
李云龙听得晕晕乎乎,什么蜡不蜡的,但他听懂了一件事。
“你的意思是,咱们得先找个好木匠,把这玩意儿用木头给做出来?”
“对!”林川重重点头,“而且不是一个,我需要三个!一个用来制作模具,一个用来做教学和拆解分析,还有一个备用。”
“这活儿,需要全根据地最好的木工师傅,手要最稳,心要最细!差一丝一毫都不行!”
“木匠?”李云龙一听,立马拍了胸脯。
“这个你放心!我亲自去给你找!咱们根据地别的不多,手艺人有的是!我给你把方圆百里最好的木匠都请来!就算绑,我也给你绑来!”
“好。”林川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周平。
“周顾问,木模出来之后,铸造的事情,就全权交给您了。我需要您带领技术组,立刻开始研究耐火材料的配方,还有蜡模的制作工艺。钢水的配比,也要重新进行优化,我要的是最高强度的合金钢!”
“是!保证完成任务!”周平立正敬礼,眼神里全是光。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一个技术人员梦寐以求的机会。
“旅长,”林川最后看向陈更,“这个转轮只是心脏,我们还需要给它造一个强大的身体。”
“我需要立刻成立两个项目组。”
“第一,水泥项目组。由我亲自提供图纸,目标是在一个月内,建成一座能够生产高标号硅酸盐水泥的新厂!大坝的质量,全靠它了!”
“第二,隧道掘进突击队。由李云龙团长负责组织,我提供全新的施工技术。我们的引水隧道,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打通!”
陈更听着林川有条不紊地分派任务,心里震撼无比。
就在刚才,这还只是几张图纸。可转眼之间,一个庞大而清晰的建设计划,就已经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木工、钳工、铸造工、水泥工、开山工……整个根据地,仿佛都要围绕着这个小小的办公室,变成一个高速运转的巨大工地。
“好!”陈更一锤定音。“就按你说的办!”
“从现在开始,全旅一切资源,优先围绕这个项目转!”
他看着李云龙,严肃地说道:“李云龙,你这个‘建设总指挥’,现在就给我马上动起来!去找人!去找最好的木匠!”
“是!”李云龙兴奋地一挺胸,转身就往外跑,那架势,恨不得现在就把木匠给绑来。
会议室里,只剩下陈更和林川,还有激动得仍在研究图纸的周平。
陈更看着林川,感慨万千。
“林川,你知道吗,我有时候觉得,你小子不像是在搞建设。”
林川抬起头,有些疑惑。
陈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仿佛穿透了屋顶,看到了太行山的未来,一字一句地说道:
“你这是在太行山里,给我们凭空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