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一支刺客小队诞生!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整个下午,研究所外的空地上,都回荡着他们此起彼伏的报告声。
“A点报告!方位角72度!”
“B点报告!方位角158度!”
“计算中心收到!目标锁定!坐标……”
他们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逐渐熟练,再到最后的配合默契。
每个人都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林川传授的知识。
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不再是困惑,而是对一种全新力量的渴望。
天色渐晚,第一批简易的“炮口闪光测向仪”和“声测拾音器”,也被工人们从车间里送了出来。
测向仪,其实就是一个加装高精度刻度盘和十字分划线的望远镜,固定在一个稳固的三脚架上。
拾音器,则更简单,就是几个经过特殊改造的,灵敏度极高的碳精麦克风,被封装在铁皮喇叭里,以增强收音效果。
连接着这些设备的,是一个由周平亲自带人赶制出来的,装满电池、继电器和秒表的计时装置。
当炮声传来,不同位置的拾音器接收到声音后,会触发相应的继电器,让对应的秒表停止计时。
通过读取秒表上的时间差,就能进行下一步的计算。
这些设备,在林川这个21世纪的军工专家看来,简陋得像一堆玩具。
但在周平和那些“秀才”们眼中,却不亚于神兵利器。
“林所长,这……这计时器,真的能捕捉到那么微小的时间差?”周平扶了扶眼镜,双手如同捧着珍宝一般捧着计时器,看着那个复杂的线路板,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周顾问,放心吧。”林川解释道,“我们用的是继电器阵列,虽然精度比不上电子计时器,但捕捉到百分之一秒的时间差,还是没问题的。对于几公里外的声源来说,足够了。”
“足够了!太足够了!”周平激动地搓着手,“这简直是工程学上的奇迹!”
指挥部里,陈更和李云龙看着这些新鲜出炉的“宝贝”,也是两眼放光。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参谋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声音带着哭腔:“报告旅长!刚接到前沿哨所急电,东南方向的赵家峪……被鬼子炮火覆盖了!村里的学堂被炸塌了半边,伤亡……伤亡惨重!”
“咣当!”一声,李云龙手里的茶缸子重重摔在地上,茶水溅了一地。
“他娘的!欺人太甚!”他双眼瞬间布满血丝,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猛地转向林川。
“林老弟,装备有了,人也练得差不多了!咱们是不是……该找个鬼子炮兵阵地,试试刀了?再等下去,老子就要被这股窝囊气给活活憋死了!”
这几天,中野英光的炮击,虽然因为根据地军民的疏散隐蔽,没有造成大规模伤亡,但那种被人堵在家里,天天用炮弹砸门的憋屈感,让李云龙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
而刚刚的噩耗,则彻底点燃他心中的炸药桶。
“我同意老李的看法。”陈更的目光在地图上扫过,眼神变得锐利如刀。
“我们不能再等了。拖得越久,根据地的损失就越大,军民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血债,必须血偿!”
他看向林川:“林川,你的意见呢?”
林川的目光,也落在了地图上。他的手指,重重地戳在一个被红圈标记出来的区域。
“旅长,团长,你们看这里。这是鬼子部署在阳泉以东,一个叫做‘磨盘山’的炮兵阵地。”
“根据我们之前的情报,这里至少部署鬼子一个大队的75毫米野战炮。刚才炸了赵家峪的,十有八九就是他们!”
“这个阵地,距离我们前沿的直线距离,大概在八到十公里。他们的炮,打得到我们。我们的常规炮,够不着他们。”
“这个阵地,就像一颗毒钉,死死地钉在这里,让我们非常被动。”
李云龙凑过去看了一眼,一拳砸在桌上,骂道:“他娘的,就是这帮狗日的!老子早就想收拾他们了!”
“林川,你的意思是,拿他们开刀?”陈更问道,声音里压抑着风暴。
“对!”林川点了点头,眼神里闪烁着冰冷而自信的光芒。
“但是,我们不能等到所有人都训练合格。战争,是最好的老师。
我建议,立刻从炮兵侦察班里,挑选出成绩最好,心理素质最过硬的学员,再从王承柱的炮营里,抽调一个最精锐的炮班,组成我们的第一支‘游猎炮兵’小队!”
“连夜出发,潜入敌后,把这颗钉子,给我拔掉!”
“好!”陈更一拳砸在桌子上,眼中杀意沸腾,毫不犹豫地说道,“就这么办!”
“这个头,必须开!而且必须打响!”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扬的众人。
“现在,我命令!”
“唰”的一下,所有人都挺直腰杆。
“任命!炮兵营营长王承柱,兼任第一游猎炮兵小队队长!全权负责此次猎杀行动!”
“到!”王承柱向前一步,吼声震天。
他的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和狂热。作为炮手,能亲手指挥这种闻所未闻的刺客战术,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荣耀。
“任命!研究所所长林川,为此次行动的总技术顾问!负责提供全部技术支持和战术指导!”
“到!”林川也应声道。他知道,这次行动的成败,技术环节是关键,他必须亲自把关。
“任命!新一团团长李云龙,负责行动的沿途警戒和接应工作!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保证小队的安全!他们要是少了一根汗毛,我拿你是问!”
“是!旅长您就瞧好吧!”李云龙拍着胸脯,虽然没能亲自带队去干一票有点遗憾,但能给这支宝贝疙瘩一样的队伍保驾护航,他也同样兴奋。
“人员,你们自己去挑!装备,研究所里有的,你随便拿!弹药,新出厂的增程炮弹,你想要多少,我给你多少!”
陈更的声音,斩钉截铁。
“我只有一个要求!”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王承柱和林川。
“明天天亮之前,我要在地图上,把‘磨盘山’这个名字,划掉!”
“是!保证完成任务!”
王承柱和林川,齐声怒吼。
命令下达,整个研究所立刻高速运转起来。
林川亲自从一百多名“秀才”里,挑选出六名最出色的学员。
他第一个点的就是那个眼镜参谋:“赵峰,出列!你的脑子比计算尺还快,侦察组的计算中心,交给你了!”
赵峰一愣,随即挺起胸膛,扶了扶眼镜,大声道:“是!保证完成任务!”被委以重任的激动,让他忘了紧张。
另外三人,一个叫孙旺,眼神好,反应快,负责光测。
另外两个叫吴大牛和吴小石,是双胞胎兄弟,心思缜密,配合默契,负责操作最复杂的声测设备。
王承柱那边,也挑出他手下最得力的一个炮班,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炮手。
一门被擦拭得锃亮的“一式”步兵炮,被小心地拆解成几个部分。
二十发金贵的增程炮弹,被装进特制的弹药箱。
再加上测向仪,拾音器,成卷的电话线,电台,地图,口粮……
一支由炮手、技术员和警卫战士组成的,总共不到三十人的精干小队,迅速集结完毕。
他们,是八路军的第一支技术奇兵。
是黑夜中,即将出鞘的利刃。
夜色深沉,陈更亲自将他们送到研究所门口。
冰冷的夜风吹过,战士们检查武器装备的咔哒声清脆而利落。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混杂着激动、紧张与决然的神情。
陈更看着眼前这些年轻而坚毅的脸庞,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是重重地拍了拍王承柱和赵峰的肩膀。
他替赵峰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领,“记住,你们是刺客,不是勇士。”
“打完就跑,安全第一。”
“我,等你们回来庆功!”
“是!”
王承柱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随即猛地一挥手,声音压得极低,却充满了力量。
“出发!”
一行人,没有再多言语,只是互相看了一眼,随即背起沉重的装备,如同一道融入夜色的黑色影子,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的太行山夜色之中。
他们的目标——磨盘山!
一扬前所未有的,用科学和智慧主导的猎杀,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