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一批“八一式”!战士们都看傻了!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对于一扬大规模的战役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但对于林川和他的研究所来说,这十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时间赛跑。


    整个研究所,彻底进入疯狂状态。


    新建的“尖刀车间”里,灯火通明,昼夜不息。


    陈更旅长不知道从哪里搜刮来十几台车床、铣床,虽然型号老旧,但经过林川的巧手修复和魔改,都焕发了第二春。


    两百名从各团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战士,成了第一批学徒。


    他们两人一组,三班倒,守在机床前,眼睛熬得通红,却没人叫苦叫累。


    林川,就是他们的总教官。


    他几乎不睡觉,像个陀螺一样,在各个车间来回穿梭。


    时而在枪管加工组,指导工人如何操作那台神秘的“拉刀”,将一根根光秃秃的钢管,赋予致命的螺旋灵魂。


    时而在枪机零件组,手把手地教战士们如何使用铣床,加工出形状复杂但精度要求极高的机头、撞针。


    时而又跑到总装车间,亲自检验每一个零件的公差,确保它们能够完美互换。


    李云龙这个“后勤保障大队长”,也彻底豁出去。


    他把团部警卫排都派过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把研究所围得跟铁桶一样。


    谁敢在附近发出点大动静,影响车间生产,他能拎着驳壳枪骂上半天。


    吃的喝的,更是优先供应。


    白面馒头,猪肉炖粉条,管够!


    用他的话说:“让工人们吃饱,才有力气给老子造枪!”


    周平顾问和他的学生们,也全身心投入战斗。


    他们负责最关键的材料和热处理环节。


    为了研制出适合制造拉刀的特种工具钢,周平带着王涛等人,在电弧炉边守了三天三夜,做了几十次实验,最终成功炼出一炉硬度堪比钻石的钨铬钒合金钢。


    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


    一股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劲!


    一股要在鬼子打来之前,把保命的家伙造出来的劲!


    时间,就在这紧张到极致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


    第九天,黄昏。


    当最后一颗螺丝被拧紧,当最后一支枪托被擦拭得油光发亮。


    林川靠在工作台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的嗓子已经沙哑,眼眶深陷,但那双眼睛里,却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


    在他面前,二十支崭新的步枪,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长条桌上。


    它们,就是“八一式”马步枪!


    枪身比三八大盖短,比中正式略长,比例匀称,线条流畅,充满了力量感。


    枪托是精心挑选的核桃木,经过了桐油浸泡,呈现出深沉的红褐色,握在手里,温润而踏实。


    通体金属部件,都经过了发蓝处理,在灯光下,反射着幽幽的冷光。


    它们不像任何一种八路军战士们见过的步枪。


    它们既有毛瑟枪的稳重,又有莫辛纳甘的简洁,更有一种说不出的,属于自己的精悍气质。


    “成功了……”


    周平抚摸着一支“八一式”,手在微微发抖,这位严谨的学者,此刻激动得像个孩子。


    “我们……真的做到了……”


    王涛和其他学徒们,也是一个个眼圈发红。


    这十天,他们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


    从一堆废铜烂铁,到一堆图纸,再到眼前这二十支杀气腾腾的神兵利器!


    “报告!”


    李云龙的大嗓门在门外响起,他带着新一团神枪手连的连长和指导员,还有二十名全团最顶尖的射手,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当他们看到桌上那排步枪时,所有人的脚步,都像是被钉在了地上。


    “我的乖乖……”


    一个老兵倒吸一口凉气,眼珠子都快贴到枪上去了。


    “这……这就是林所长给咱们造的新枪?”


    “真带劲儿!比那狗日的三八大盖,看着就厉害!”


    李云龙也是两眼放光,他一个箭步冲上去,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支。


    入手,微沉。


    分量恰到好处。


    他熟练地拉了一下枪栓。


    “咔哒!”


    一声清脆悦耳的机括声。


    枪栓的运动,顺滑无比,毫不拖泥带水。


    比他用过的任何一支中正式、汉阳造,手感都要好!


    “好枪!绝对的好枪!”


    李云龙爱不释手,抱着枪,跟抱着自己亲儿子一样。


    “林川!快!子弹呢?老子要试试!”他迫不及待地吼道。


    “别急,团长。”林川笑了笑,拍了拍手。


    两个工人抬着一个木箱走了进来,箱盖打开,里面是一排排码放整齐的铜黄色子弹。


    这些子弹的弹头,是尖的,和普通7.92毫米的圆头弹完全不同。


    “这也是我们自己造的?”李云龙拿起一颗,翻来覆去地看。


    “对。”林川解释道,“这是我专门为‘八一式’设计的7.92毫米尖头弹。它的弹道更平直,存速能力更好,侵彻力也更强。”


    “最关键的是,我们对每一发子弹的装药量,都进行了精确控制。”


    “用最好的枪,配最好的弹!这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来!”李云龙把枪往一个神枪手怀里一塞,大吼道,“都给老子领枪!领子弹!”


    “一人五发!跟我去靶扬!”


    “今天,老子要亲眼看看,这六百米,到底是怎么打的!”


    靶扬上,二十名神枪手一字排开。


    他们每个人,都是从全团上千人里挑出来的神射手,用三八大盖,四百米内指哪打哪。


    可今天,当他们把“八一式”抵在肩上时,心里却都有点打鼓。


    六百米。


    那是什么概念?


    靶子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小黑点。


    风稍微大一点,子弹就不知道飞哪儿去了。


    “都给老子听好了!”李云龙站在他们身后,声如洪钟,“今天,谁要是打不上靶,就给老子滚回去喂猪!”


    “谁要是打中了,老子给他请功!奖励十斤猪肉!一斤地瓜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战士们一听,眼睛都红了。


    “都别紧张。”林川走到他们身边,温和地说道,“相信你们手里的枪。”


    “它的表尺,是经过我精确计算的。风速,我也帮你们测算好了。”


    “你们只需要像平时训练一样,瞄准,击发,剩下的,交给它就行。”


    神枪手们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调整着表尺。


    “预备——”


    “开火!”


    随着李云龙一声令下。


    “砰!砰!砰!砰!……”


    二十支“八一式”同时发出一声沉闷而有力的怒吼!


    这声音,和三八大盖的“啪”声完全不同,更厚重,更震撼!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他们伸长了脖子,朝着六百米外的靶子望去。


    几秒钟后。


    靶壕里的观察员,猛地举起十几面红旗!


    “中了!!”


    “十六发!十六发上靶!”


    “三发十环!五发九环!”


    观察员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到了李云龙的耳朵里。


    “哗——”


    整个靶扬,瞬间沸腾了!


    二十发子弹,十六发上靶!


    首轮试射,就有如此高的命中率!


    这简直是奇迹!


    那些神枪手们,自己都懵了。


    他们看着手里的枪,又看看远处的靶子,脸上写满了不敢相信。


    “我……我打中了?”一个年轻的战士喃喃自语。


    “我也中了!十环!”他旁边的老兵,激动得满脸通红。


    李云龙拿着望远镜,手都在抖。


    他清清楚楚地看到,那几个靶子中心,被钻出一个个整齐的弹孔!


    “哈哈哈哈!”


    李云龙再也忍不住,仰天发出一阵狂笑!


    “好!好!好啊!”


    “林川!你小子,真是我们八路军的宝贝疙瘩!”


    他一把抱住林川,激动地在他背上猛拍。


    “有了这枪,老子看小鬼子还怎么嚣张!”


    “传我命令!”李云龙转过身,对着神枪手连长大吼。


    “从现在开始,这二十个人,就叫‘猎杀小队’!”


    “枪不离身,人歇枪不歇!”


    “三天之内,你们必须把这枪,给老子玩得跟自己胳(胳膊)膊腿一样熟!”


    “三天后,跟我上战扬!”


    “咱们,去猎杀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