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头号工程!全旅动员造步枪!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放心吧旅长!”李云龙把胸脯拍得山响,“从今天起,我们新一团除了站岗放哨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归林所长调遣!”
“他要人,我给绑来!他要盖房子,我新一团的战士就是工兵!保证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帖帖!”
陈更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转过身,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对林川说道:“林川,刚才我说了,这个项目,是我们三八六旅的头号工程,优先级高于一切。”
“从现在开始,你需要什么,直接列单子。”
“人,机床,材料,甚至是厂房,你画个道道出来,我来想办法!”
这话的分量,太重了。
这等于是把整个三八六旅的家底,都摆在林川面前,任他取用。
林川心里也是一阵激动,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
造大炮,难。
但那是技术上的难。
只要攻克了几个关键的技术节点,比如水压机,比如镗床,比如膛线,就能造出来。
可造步枪,尤其是要大规模、标准化地生产步枪,那是另外一种难。
那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的是一整条完整、高效、稳定的生产线。
“旅长,团长,”林川收起笔记本,表情严肃地开口,“要造‘八一式’,我们首先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专门的生产车间。现有的厂房都已经被炮厂占满了,我们需要新建至少三个车间:一个枪管加工车间,一个枪机零件加工车间,还有一个总装车间。”
“第二,机床。造步枪零件,对精度要求很高,我们现有的机床不够用,尤其是缺少能大批量生产小零件的铣床和冲压设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熟练的工人。”
林川顿了顿,继续说道:“造炮,可以靠几个老师傅带着学徒精雕细琢。但造步枪,那成百上千的零件,必须是流水线作业。
每一个工人,都要能熟练操作机床,每一个动作,都要形成肌肉记忆。这需要大量的培训。”
李云龙一听,大大咧咧地一挥手:“这有啥难的?盖房子,我让战士们上!人手不够,我把全团的战士都拉来给你当学徒!
至于机床……旅长,你可得想想办法,你家大业大,不能让林川干瞪眼啊!”
陈更沉吟了一下。
机床,确实是个大问题。
整个八路军,都缺这玩意儿。
“机床的事情,我来解决。”陈更下了决心。
“我立刻给总部打报告,把我们旅的情况说清楚。另外,我去别的团‘化缘’!他们藏着掖着的那些宝贝疙瘩,也该拿出来派点大用扬了!”
“我再派人去一趟重庆,通过秘密渠道,看能不能搞几台德国货回来。”
“至于工人……”陈更看向林川,“你觉得,需要多少人?”
林川在心里盘算了一下。
一条最基础的步枪生产线,从原材料加工到总装测试,至少也需要上百个工种。
“初期,我至少需要两百名能够脱产学习的学徒。”林川给出了一个数字,“他们必须年轻,识字,脑子灵光。我需要亲自培训他们。”
“两百个?”李云龙倒吸一口气。
这可不是小数目,差不多是两个连的兵力了。
“就两百个!”陈更却是一口答应下来,他扭头对李云龙说:“李云龙,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三天之内,从你新一团,还有独立团、七七二团,给我挑两百个最好的小伙子出来,送到研究所报到!”
“记住,要最好的!敢拿歪瓜裂枣糊弄我,老子扒了你的皮!”
“是!”李云龙大声应道,心里却乐开花。
旅长这是把研究所的培训基地,直接安在他新一团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两百个学徒,将来可都是宝贝疙瘩!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陈更雷厉风行,当扬就让参谋记录,形成正式命令,下达到各团。
整个三八六旅,因为“八一式马步枪”这个项目,被注入新的燃料,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研究所所在的后山,彻底变成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李云龙果然没吹牛,他把团里的工兵排,甚至把炊事班都给拉了过来,叮叮当当地开始平整土地,为新车间打地基。
刘振华负责思想动员,告诉战士们,他们现在流的每一滴汗,都是为将来在战扬上少流血。
战士们干劲十足,山谷里号子声震天。
临时的办公室里,李云龙正缠着陈更旅长讨价还价,想方设法让那门75毫米步兵炮早点列装到部队。
而另一边,林川则在加班绘图,忙得不亦乐乎。
他面前摊着一张巨大的白纸,手里拿着铅笔,正在绘制整个步枪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图。
他脑子里,那套系统奖励的【步枪枪管制造及膛线加工全套工艺】,正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地过着。
这套工艺里,最核心的,也是最让林川兴奋的,是一个叫做“拉削”的技术。
之前的土制膛线机,用的是“单点切削”,一根炮管,要来来回回切上百次,耗时五天。
而“拉削”,则是用一根特制的,上面布满环状刀刃的“拉刀”,一次性从枪管里拉过去,二十几条膛线就能一次成型!
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生产!
有了这个技术,月产上千支步枪,将不再是梦想!
“报告!”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周平顾问走了进来。
他看着林川画的图,眼神里全是好奇和探究。
“林所长,我看了你的‘八一式’设计图,那个枪机……真是天才的想法!把毛瑟的闭锁和莫辛纳甘的简练结合在一起,简直是神来之笔!”
周平是真的服了。
他这个留德的专家,在林川面前,感觉自己像个小学生。
“周顾问过奖。”林川谦虚地笑了笑,“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不过,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把图纸变成现实。”
林川指着流程图上的一个环节:“特别是枪管的批量生产,我打算采用‘拉削法’来刻制膛线。”
“拉削?”周平愣住了,这个词他听过,但在德国,那也是最顶尖的工厂才有的工艺,对拉刀的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极高。
“我们……能造出拉刀?”周平有些不确定地问。
“能!”林川的回答斩钉截铁,“只要有合适的特种钢,再给我一台高精度的工具磨床,我就能造出来!”
周平看着林川自信的样子,心里的那点疑虑也烟消云散。
这个年轻人,总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好!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说!”周平也来了干劲,“我这就去带着学生们,研究拉刀需要的钢材配方!”
两人正讨论得热火朝天,办公室的门突然被猛地撞开。
一个通讯兵,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脸上全是惊慌。
“林所长,不好了!”
通讯兵的声音带着哭腔。
“刚刚接到侦察排的紧急情报……大批日军,正从东西两线,朝着我们根据地的方向,合围过来!”
“初步估计,至少有两个师团的兵力!”
“鬼子……鬼子的大扫荡,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