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穷二白,你拿什么养!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他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来。


    这个问题,正好戳在了他的痛处。


    新一团的制式装备是啥?


    汉阳造、中正式,用的是7.92毫米的毛瑟尖头弹。


    捷克式轻机枪,用的也是7.92毫米的毛瑟尖头弹。


    这两种子弹,根据地兵工厂还能复装,前线打完了,弹壳捡回来,换上底火和发射药,还能再用。


    可这挺“捷克歪把子”用的是什么?


    是鬼子三八大盖改型用的6.5毫米步枪弹!


    这种子弹,他们全团上下,就只有打扫战扬时缴获的那点存货。


    刚才那一仗打得是痛快,可也几乎把缴获来的那点家底,全都给打光了。


    刘振华一看李云龙那吃瘪的样,心里暗暗点头。


    这林川,果然是个脑子活的,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他清了清嗓子,帮着林川敲边鼓。


    “老李,小林说得对啊。”


    “这枪是好枪,可它是个吃弹大户,而且吃的还是咱们自己造不出来的‘精粮’。”


    “给你配一挺,你当个宝贝,关键时刻拿出来用用还行。”


    “真要给你配一百挺,你拿什么养?你总不能为了这点醋,去包一盘饺子吧?天天盼着鬼子给你送子弹?”


    李云龙被刘振华说得老脸一红,梗着脖子犟道:“那怕什么!没有子弹,老子就去抢!端他一个军火库,什么都有了!”


    “说得轻巧!”


    刘振华毫不客气地戳穿他。


    “你当鬼子的军火库是你家后院,想进就进?再说了,就算你抢回来一仓库的6.5毫米子弹,能用多久?打完了怎么办?这一百挺机枪,不就成了一百根烧火棍?”


    这番话,句句在理。


    李云龙就是再不讲理,也知道刘振华说的是事实。


    他烦躁地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把地上的土都踩实了不少。


    他是个带兵打仗的,最清楚火力意味着什么。


    今天这挺丑枪,让他看到了压着鬼子打的希望。


    可这希望刚冒出个头,就被现实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那种抓心挠肝的难受劲儿,别提了。


    院子里的气氛,一时间有些沉闷。


    赵铁根他们看着团长那副憋屈的样子,心里也跟着不是滋味。


    他们是匠人,能打出好钢,造出好枪,是他们一辈子的追求。


    可现在,枪造出来了,却因为没有子弹用不成,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就在这时,林川的声音再次响起。


    唰!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正在地上画圈圈的李云龙,全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李云龙两步就蹿到林川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眼睛瞪得溜圆。


    “你有办法?快说!只要能让老子用上这枪,你让老子干啥都行!”


    “李团长,你先别激动。”


    林川稳住身形,不紧不慢地说道。


    “办法有两个,一个治标,一个治本。”


    “别跟老子卖关子,赶紧说!”


    李云龙急得直跳脚。


    林川伸出一根手指。


    “治标的办法,就是改装。”


    “改装?”


    李云龙和刘振华异口同声地问。


    “对。”


    林川解释道,“把这挺枪进行改造,更换枪管、枪机和供弹具,让它能使用咱们自己的7.92毫米毛瑟弹。”


    这个想法,让在扬的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对啊!


    把枪改成能用咱们自己子弹的,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这个法子好!”


    李云龙一拍大腿,“就这么干!林兄弟,需要多久能改好?”


    “这个……不好说。”


    林川摇了摇头。


    “6.5毫米子弹和7.92毫米子弹,口径只差了1.42毫米,但弹壳的尺寸、底缘的形状、子弹的全长,全都不一样。”


    “这意味着,枪管的膛线、枪机的尺寸、弹斗的结构,所有和子弹接触的地方,都要重新设计和制造。”


    “这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挺新枪,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反复的试验。”


    他看着李云龙,表情严肃。


    “我没有图纸,只能靠自己摸索。快则十天半个月,慢的话,一两个月也有可能。”


    一听要这么久,李云龙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浇灭了一半。


    “他娘的,这么麻烦?”


    他咂了咂嘴,又问:“那治本的办法呢?”


    林川伸出第二根手指,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话。


    “治本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造6.5毫米的子弹。”


    “什么?!”


    刘振华第一个惊呼出声。


    “小林,你没开玩笑吧?自己造子弹?还是鬼子规格的?”


    这年头,别说是一个团的修械所,就是一些正规的大型兵工厂,想要从零开始生产一种全新口径的弹药,那都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造子弹,那可比造枪复杂多了。


    弹壳的拉伸成型、底火的调配、发射药的配比、弹头的铸造……每一步都是精细活儿,哪一步出了问题,造出来的就不是子弹,是能炸膛的催命符。


    李云龙也懵了。


    他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也知道造子弹的难度。


    他愣愣地看着林川,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你……你说的是真的?你真能造出鬼子的子弹?”


    林川看着他们震惊的表情,心里很平静。


    ‘废话,我堂堂21世纪军工专家,要是连个二战时期的子弹都搞不定,那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关键是,我需要借这个机会,从李云龙这头“肥羊”身上,狠狠地薅一把羊毛!’


    他的计划,从李云龙踏进这个院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盘算了。


    他要的,绝不仅仅是几块废铁。


    他要人,要设备,要资源,要一切能让这个破烂兵工厂升级的东西。


    而李云龙,就是他最好的突破口。


    “能不能造,要试过才知道。”


    林川没有把话说满,给自己留了余地。


    “但是,不管是改装枪,还是自己造子弹,都需要满足一个前提。”


    他环视了一圈,最后目光落在了李云龙和刘振华的脸上。


    “我需要团里的全力支持。”


    “你说!要什么支持!”


    李云龙拍着胸脯,吼得震天响。


    “只要我李云龙能办到的,绝不含糊!”


    “好。”


    林川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自己的“狮子大开口”。


    “第一,我需要人。”


    “我们兵工厂现在算上我,总共就八个人,其中还有四个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傅。这个人力,连修枪都紧张,更别说搞研发了。”


    “我需要至少二十个年轻、机灵、识字的战士来给我打下手,当学徒。”


    “识字?”


    李云龙眉头一皱。


    这年头,大头兵里能找个识字的,可不容易。


    “对,必须识字。”


    林川的态度很坚决。


    “以后我们要看的图纸,要做的计算,会越来越多,不识字,根本干不了。”


    刘振华点了点头:“这个我来想办法,从团部机关和各营的文书里给你抽调。”


    “好。”


    林川继续说。


    “第二,我需要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和一个更大的厂房。”


    他指了指那个屋顶塌了半边的茅草屋。


    “就这地方,鬼子飞机再来一次,我连躲都没地方躲。而且地方太小了,很多设备都摆不下。”


    “我需要在后山找一个更隐蔽的山洞,越大越好,以后我们的核心生产,都要搬到山洞里去。”


    “这个没问题!”


    李云龙大手一挥,“我让工兵连去给你挖!你想挖多大就挖多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林川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


    “我需要物资。”


    “我不要零敲碎打的废铜烂铁,我要的是成批的、大量的物资!”


    “所有战斗缴获的钢铁、铜料、机器零件,甚至是鬼子尸体上的皮带、水壶,我都要有第一优先挑选权!”


    “另外,我还需要煤,大量的优质煤炭。还有木炭、石灰石、硫磺、硝石……”


    林川一口气报出了一大堆东西。


    这些东西,在根据地里,每一样都是稀缺的战略物资。


    李云龙和刘振华听得眼皮子直跳。


    这小子,哪是来当所长的,这分明是来“抢劫”的!